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海洋生物体多环芳烃污染残留及其健康风险评价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孙闰霞 1 ; 林钦 2 ; 柯常亮 3 ; 卢腾腾 4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2.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3.农业部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

4.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关键词: 海洋生物体;多环芳烃;污染残留;风险评价

期刊名称: 南方水产科学

ISSN: 2095-0780

年卷期: 2012 年 08 卷 03 期

页码: 73-80

摘要: 多环芳烃(PAHs)主要来源于煤、石油等矿物燃料及其他有机物的不完全燃烧和裂解过程,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环境中具有潜在致畸、致癌和致突变效应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AHs引起的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已经被世界许多国家列为有机污染物的研究重点。海洋环境中的PAHs可以通过生物积累和食物链传递作用进入鱼类、贝类等海洋生物体中,不仅影响海洋生物的生存繁衍,破坏海洋生态环境,还会通过水产品影响人类健康。文章重点对近年来国内外鱼类、贝类等海洋生物体PAHs残留分析方法、残留水平的影响因素、来源解析以及人体暴露健康风险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同时指出了目前研究还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方向。

  • 相关文献

[1]湛江红树林海域生物体中多环芳烃污染水平及其健康风险评价. 于紫玲,林钦,谷阳光,杜飞雁,柯常亮. 2015

[2]超声提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海洋生物中的多环芳烃. 孙闰霞,柯常亮,林钦,石凤琼. 2013

[3]大亚湾大鹏澳表层沉积物中PAHs特征及生态风险. 王鹏,林钦,柯常亮,李娟. 2010

[4]海南岛沿海牡蛎体中PAHs的时空分布及其健康风险评价. 于紫玲,林钦,孙闰霞,谷阳光,柯常亮,石凤琼. 2015

[5]深圳大鹏湾海域表层沉积物和生物体中多环芳烃残留及其风险评价. 孙闰霞,柯常亮,谷阳光,卢腾腾,杜飞雁,马胜伟,林钦. 2013

[6]大亚湾海洋生物体内铅的含量与风险评估. 王增焕,林钦,王许诺. 2010

[7]3种多环芳烃对条纹锯(鮨)胚胎发育及早期仔鱼的毒性效应. 孔祥迪,刘莉,李炎璐,于欢欢,陈超. 2015

[8]3种多环芳烃对条纹锯鮨胚胎发育及早期仔鱼的毒性效应. 孔祥迪,刘莉,李炎璐,于欢欢,陈超. 2015

[9]改进的QuEChERS-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产品中16种多环芳烃. 郭萌萌,吴海燕,杨帆,谭志军,李兆新,翟毓秀. 2013

[10]临南洼陷古近系火山岩油藏原油多环芳烃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常象春,陈曦,于文文,董丽萍. 2017

[11]水环境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现状及研究进展. 郑志周,李海燕. 2017

[12]水产品中多环芳烃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杨丹丹,史永富,黄宣运,王媛,蔡友琼. 2018

[13]环渤海地区养殖水产品中多环芳烃(PAHs)污染残留及健康风险评估. 郑关超,郭萌萌,赵春霞,付树林,谭志军,翟毓秀. 2015

[14]分散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快速测定鱼、虾中的16种多环芳烃. 尹怡,郑光明,朱新平,马丽莎,吴仕辉,潘德博,戴晓欣,谢文平. 2011

[15]广东典型湿地环境沉积物及鱼体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估. 李海燕,赖子尼,曾艳艺,杨婉玲,高原. 2019

[16]广东罗非鱼养殖区水体及鱼体中多环芳烃的含量与健康风险. 谢文平,朱新平,郑光明,单奇,马丽莎. 2014

[17]水产品中多环芳烃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孙闰霞,柯常亮,林钦,石凤琼. 2012

[18]3种多环芳烃对条纹锯鮨胚胎发育及早期仔鱼的毒性效应. 孔祥迪,刘莉,李炎璐,于欢欢,陈超. 2016

[19]环境中多环芳烃(PAHs)的生物标志物的功效分析. 宋超,胡庚东,范立民,裘丽萍,瞿建宏,孟顺龙,陈家长. 2011

[20]中国部分沿海海域牡蛎体内多环芳烃和多氯联苯的空间分布及组分特征. 苏惠,蔡友琼,于慧娟,黄冬梅,徐捷,钱蓓蕾.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