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藜麦清洗液活性成分微胶囊制备及其特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兰永丽 1 ; 张文刚 1 ; 杨希娟 1 ;

作者机构: 1.青海大学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青海省青藏高原农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实验室

关键词: 藜麦;清洗液;活性成分;微胶囊;工艺优化;体外消化

期刊名称: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006-8996

年卷期: 2023 年 41 卷 006 期

页码: 62-68

摘要: 为回收利用藜麦清洗液活性物质并提升其稳定性,本研究以玉米醇溶蛋白和海藻酸钠为壁材,通过注滴法制备藜麦清洗液活性成分微胶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并对微胶囊稳定性及体外释放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微胶囊制备最优条件为玉米醇溶蛋白质量分数1.0%、海藻酸钠质量分数1.5%、氯化钙质量分数3.0%、藜麦清洗液浓缩物加量3 mL.微胶囊结构近似球形,粒径约2.5 mm,包埋率为86.74%.与未包埋的藜麦清洗液冻干物相比,微胶囊在不同温度下的活性成分保留率提高了2.70%~5.94%,且其在模拟胃液和肠液中消化3h后活性成分释放率分别达到11.35%和19.42%.微胶囊化能够实现藜麦清洗液活性物质的负载回收,并有效提升活性物质的稳定性.

  • 相关文献

[1]藜麦籽粒清洗液功能成分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分析. 兰永丽,张文刚,杨希娟. 2022

[2]纳豆微胶囊的制备及其稳定性. 张杰,葛武鹏,杨希娟,党斌. 2017

[3]藜麦黑米挤压膨化食品加工工艺优化及品质分析. 张文刚. 2023

[4]藜麦富硒萌发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张玲,郑万财,兰永丽,张文刚. 2024

[5]藜麦紫薯挤压膨化食品加工工艺优化及品质分析. 张文刚. 2023

[6]青海藜麦的发展现状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刘洋,闫殿海,张玉清,党斌,姚有华,毛玉金,张宏亮,迟德钊. 2015

[7]藜麦、皱叶酸模对土壤砷、镉修复作用田间试验. 肖明,杨文君,崔明明,孙小凤. 2018

[8]谷氨酸钠和抗坏血酸协同处理藜麦萌发富集γ-氨基丁酸工艺优化及胆酸盐吸附能力研究. 张文刚,兰永丽,赵萌萌,党斌,杨希娟. 2020

[9]青海高原干旱地区藜麦害虫与天敌名录及5种害虫记述. 李秋荣,李富刚,魏有海,朱海霞,来有鹏,侯璐,郭青云. 2019

[10]6个藜麦品种(系)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宋娇,姚有华,刘洋,迟德钊,王越. 2017

[11]青海藜麦资源酚类物质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党斌. 2019

[12]亏缺灌溉对藜麦光合特性、营养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姚有华,白羿雄,吴昆仑. 2019

[13]藜麦Hsf家族的进化与多胁迫条件下的转录应答. 陈诗佳,张戎金蕾,蒋礼玲,陈志伟,张真真,贾举庆,王明雪,黄胜雄. 2021

[14]基于SSR标记的藜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与指纹图谱构建. 陈翠萍,刘洋. 2022

[15]基于表型和基因型的藜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陶小所,姚晓华,吴昆仑,谢德庆,宋娇,姚有华. 2024

[16]患病青白藜可培养内生菌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 呼荣,乔佳慧子,郝玉凡,谢天艳,李玮,沈硕. 2022

[17]高寒荒漠地区调亏灌溉对藜麦和毛苕子混播的影响与综合评价. 马利利,张莹莹,李正鹏,韩梅,蒋福祯. 2022

[18]6种杀虫剂对藜麦黄条跳甲和萹蓄齿胫叶甲的田间药效评价. 李秋荣. 2022

[19]藜麦SSR指纹图谱构建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陈翠萍,闫殿海,张书苗,左皓南,高森,刘洋. 2023

[20]柴达木盆地有机藜麦覆膜穴播栽培大田对比试验. 肖明,赵小娟,危湘宁.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