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蓝莓采后病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抑制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葛达娥 1 ; 图尔荪阿依·图尔贡 1 ; 魏照辉 1 ; 潘玥 1 ; 王帆 1 ; 周剑忠 1 ; 刘小莉 1 ;

作者机构: 1.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关键词: 蓝莓;病原菌;分离鉴定;牛至精油;链格孢霉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20 年 018 期

页码: 187-19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以兔眼蓝莓(品种名为灿烂)为材料,采用组织分离法从自然腐败蓝莓中分离、纯化病原真菌,通过形态学观察及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鉴定,并考察肉桂醛、柠檬醛、牛至精油、香芹酚和丁香酚等对4种病原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分离得到6株病原真菌,分别为1株稻黑孢霉(Nigrospora oryzae)、1株青霉属(Penicillium sp.)、3株枝孢属(Cladosporium sp.)和1株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真菌,经致病性试验确定链格孢霉为主要病原菌.牛至精油对4种病原真菌均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对链格孢霉的半最大效应浓度(EC50)为37 mg/L.

  • 相关文献

[1]苏北地区某奶牛场乳房炎顽固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蒋临正,徐悦,林志平,马芳,邢光东,周明旭,卢宇. 2020

[2]丁香酚对蓝莓链格孢霉的抑制作用. 葛达娥,魏照辉,图尔荪阿依·图尔贡,潘玥,王帆,陶宁萍,周剑忠,刘小莉. 2020

[3]复合乳酸菌发酵蓝莓黑莓混合汁过程中的品质变化. 张宏志,马艳弘,刘小莉,李亚辉,郜海燕,陈杭君,周剑忠. 2019

[4]江苏沿海地区蓝莓设施耐盐碱栽培技术. 王海洋,徐仁根,王金根,王为,潘宗瑾. 2019

[5]蓝莓栽培土壤改良技术研究进展. 狄华涛,陈雪平,霍恒志,李金凤,陈丙义,万春雁. 2021

[6]蓝莓酶解工艺优化研究. 戴意强,吴寒,单成俊,刘小莉,王英,臧泉,周剑忠,夏秀东. 2020

[7]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分析蓝莓花色苷抗氧化活性. 王兰娇,李大婧,张良聪,柴智,何伟伟,黄午阳,包怡红,张钟元. 2020

[8]蓝莓中花色苷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刘红锦,刘小莉,周剑忠. 2009

[9]蓝莓花青素氯化锦葵色素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的抗氧化作用. 徐丽萍,付琳,黄午阳,李春阳,朱运明. 2015

[10]粉碎和干燥方法对蓝莓渣营养成分和生理活性物质的影响. 夏秀东,王英,刘小莉,李莹,单成俊,周剑忠. 2018

[11]超声预处理蓝莓真空冷冻干燥工艺优化及对品质的影响. 聂梅梅,杨慧珍,李大婧,肖亚冬,杨亦雯,于蕊,刘春菊,牛丽影,金鹏. 2024

[12]茶多酚对蓝莓花色苷的辅色作用研究. 邵增琅,裴少芬,闫征,岳鹏翔. 2014

[13]热处理条件对蓝莓汁中花色苷和加工特性的影响. 刘小莉,胡根河,陆卿卿,仇小妹,周剑忠. 2016

[14]温度、pH值和光照对蓝莓汁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 陆卿卿,张丽霞,刘小莉,董明盛,周剑忠. 2012

[15]蓝莓发酵酒澄清和冷稳定处理的响应面优化. 李亚辉,马艳弘,黄开红,张宏志,刘晨,乔月芳. 2015

[16]真空冷冻干燥不同升温程序对蓝莓干燥特性及品质影响. 于蕊,杨慧珍,李大婧,肖亚冬,聂梅梅,刘春菊,杨润强,金鹏. 2024

[17]蓝莓澄清汁酶法制备工艺优化. 张丽霞,周剑忠,黄开红. 2012

[18]不同蓝莓品种酿酒特性的比较研究. 董月,王英,范琳琳,周剑忠,高瑀珑. 2018

[19]草莓、黑莓、蓝莓中多酚类物质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刘文旭,黄午阳,曾晓雄,李春阳. 2011

[20]植物源杀菌剂的筛选. 杨静东,胡梁斌,周威,黄长干,石志琦.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