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阿维菌素在鲈组织中的富集及消除规律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邢丽红 1 ; 孙伟红 1 ; 冷凯良 1 ; 李兆新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鲈;阿维菌素;富集;消除

期刊名称: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ISSN: 2095-1833

年卷期: 2013 年 3 卷 04 期

页码: 63-69

摘要: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HPLC-FLD)法测定鲈组织中残留的阿维菌素,研究其在鲈体内的富集和消除规律。使用0.5μg/L阿维菌素对初始体重为(120±15)g的鲈连续药浴20 d,停药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肌肉、肝脏、鳃和血液组织中阿维菌素的残留量。结果表明,阿维菌素能够在鲈肌肉、肝脏、血液和鳃各组织中富集,但不同组织对阿维菌素的富集能力不同,肝脏的蓄积能力最强,而肌肉的蓄积能力最弱。肝脏中阿维菌素最高质量浓度(C max)可达87.36μg/kg,药时曲线下面积(AUC肝脏)为12 977.73(μg/L)·h,而肌肉C max仅为7.74μg/kg,AUC肌肉仅为2 105.75(μg/L)·h,肌肉、鳃、肝脏和血液对阿维菌素的消除半衰期分别为6.9、9.5、8.2和10.7 d。由于影响水生生物药代动力学的因素较多,同种药物在不同水生生物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有很大差异。鲈在15~18℃条件下连续药浴阿维菌素20 d,可食组织肌肉中阿维菌素的残留量40 d后降至检测限以下。本研究为今后在水产养殖中合理使用阿维菌素药物提供了理论依据。

  • 相关文献

[1]MS-222对大菱鲆麻醉效果及富集消除规律研究. 孙伟红,赵东豪,付树林,邢丽红,冷凯良,朱敏. 2015

[2]两种喂食方式下微囊藻毒素-LR在罗非鱼肝脏和肌肉中动态变化的比较. 陈家长,胡庚东,瞿建宏,孟顺龙,范立民,张美娜. 2010

[3]溴氰菊酯在团头鲂体内的富集消除规律研究. 徐春娟,刘永涛,艾晓辉,杨秋红,宋雅琪,胥宁. 2017

[4]异源冷冻精子诱导大菱鲆的雌核发育. 苏鹏志,陈松林,杨景峰,田永胜,翟介明,孙礼娟. 2008

[5]恩诺沙星在养殖大菱鲆体内的残留及消除规律. 李娜,李健,王群. 2009

[6]室外池塘自然养殖条件下呋喃西林代谢物在中华绒螯蟹体内残留和消除规律. 黄宣运,沈晓盛,黄冬梅,冯兵,于慧娟,蔡友琼. 2017

[7]甲基睾丸酮在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肌肉中的代谢和消除规律研究. 祝璟琳,邹芝英,杨弘,李大宇,肖炜,卫程亮. 2012

[8]呋喃西林和呋喃唑酮在海参组织中的代谢消除规律. 付树林,邢丽红,孙伟红,李兆新,郑关超,翟毓秀,郭江涛. 2016

[9]不同温度下恩诺沙星及其代谢物在斑点叉尾各组织中的残留及消除规律比较. 杨秋红,艾晓辉,刘永涛,胥宁,赵凤. 2017

[10]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在杂交鳢(斑鳢♀×乌鳢♂)体内的残留及消除规律研究. 刘书贵,郑光明,尹怡,王群,戴晓欣,宋怿,刘毅辉,马兵. 2014

[11]三聚氰胺在大菱鲆体内的代谢消除规律研究. 邢丽红,孙伟红,苗钧魁,谭志军,翟毓秀,冷凯良. 2011

[12]药浴条件下孔雀石绿及无色孔雀石绿在鳜体内的残留及消除规律. 刘书贵,白野,尹怡,朱新平,单奇,马丽莎,戴晓欣,郑光明. 2015

[13]呋喃西林代谢物在杂交鳢(斑鳢♀×乌鳢♂)体内的残留消除规律研究. 刘书贵,吴仕辉,郑光明,王群,戴晓欣,宋怿,刘毅辉,马兵. 2013

[14]镇静类药物在活鱼运输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惠芸华,蔡友琼,于慧娟. 2014

[15]土霉素在锯缘青蟹体内的药物代谢和消除规律. 陈玉露,房文红,周凯,周帅,汪开毓. 2009

[16]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在斑点叉尾体内及养殖环境中的消解规律. 杨秋红,刘永涛,艾晓辉,王群,宋怿,索纹纹,吕思阳. 2013

[17]浸泡条件下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隐色孔雀石绿在斑点叉尾组织中分布及消除规律研究. 刘永涛,艾晓辉,索纹纹,杨秋红. 2013

[18]黄芩苷在中国对虾体内的代谢及残留消除规律研究. 李小彦,李健,潘鲁青,张喆. 2010

[19]诺氟沙星2种不同给药方式在中国对虾体内的残留及消除规律. 孙铭,李健,张喆,王静凤. 2011

[20]呋喃唑酮代谢物AOZ在斑点叉尾体内组织分布与消除规律研究. 刘永涛,艾晓辉,索纹纹,余少梅,杨秋红.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