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海鲜菇复水及品质特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赖谱富 1 ; 翁敏劼 1 ; 汤葆莎 1 ; 李怡彬 1 ; 吴俐 1 ; 陈君琛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中心/国家食用菌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

关键词: 海鲜菇;低场核磁共振;复水;质构;品质特性;干燥方式

期刊名称: 核农学报

ISSN: 1000-8551

年卷期: 2022 年 02 期

页码: 350-36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索不同干燥方式对海鲜菇复水及品质特性的影响,分别采用真空冷冻干燥(不加热冻干、加热冻干、热泵干燥、热风干燥4种干燥方式对海鲜菇进行干制,结合海鲜菇干品的质构特性和复水率,通过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动态分析海鲜菇干品复水过程中水分的迁移和分布规律,并通过线性回归分析不同干燥方式与海鲜菇干品核磁参数、质构特性与复水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4种干燥方式制备的海鲜菇干品在复水过程中均会出现结合水、不易流动水和自由水3个组分峰,随着复水时间的增加,不易流动水、自由水含量呈显著上升趋势,结合水含量变化不大。真空冷冻干燥处理(不加热冻干、加热冻干)组海鲜菇的复水特性最好,热风干燥海鲜菇的复水特性最差。复水过程中真空冷冻干燥处理组海鲜菇的硬度、咀嚼度较小,热风干燥和热泵干燥组海鲜菇的硬度和咀嚼度较大。干燥方式对海鲜菇的复水及品质特性有显著影响,真空冷冻干燥有利于海鲜菇的干制。研究结果可为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海鲜菇复水及品质体系影响预测模型的建立提供参考。

  • 相关文献

[1]不同干燥方式制备海鲜菇物性及营养品质的灰色关联分析. 赖谱富,汤葆莎,李怡彬,吴俐,翁敏劼,陈君琛. 2021

[2]海鲜菇酥饼配方优化研究. 赖谱富,李怡彬,翁敏劼,汤葆莎,吴俐,陈君琛. 2021

[3]响应面优化海鲜菇副产物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 赖谱富,李怡彬,翁敏劼,汤葆莎,吴俐,陈君琛. 2021

[4]不同干燥方式对香菇风味成分的影响. LI Wen,李文,YANG Yan,杨焱. 2019

[5]不同干燥方式对香菇含硫风味化合物的影响. 李文,杨焱,陈万超,张劲松,于海龙,沈学香. 2018

[6]干燥方式对黄桃果脯品质的影响. 刘贵阁,钟耀广,乔勇进,陈冰洁,王晓,张怡. 2022

[7]金针菇不同萃取物对肿瘤细胞的影响. 冯婷,汪雯翰,张劲松,樊华,贾薇,包海鹰. 2016

[8]基于成分轮廓数据的大球盖菇干制风味品质综合分析评价. 陈万超,李文,吴迪,张忠,陈辉,李正鹏,王晨光,杨焱. 2023

[9]不同干燥方式对葛渣营养和功能成分的影响. 赖谱富,李怡彬,吴俐,翁敏劼,汤葆莎,陈君琛. 2018

[10]不同干燥方式对花菇品质的影响. 陈冰洁,刘贵阁,路遥,乔勇进. 2023

[11]糯玉米种质资源的果穗性状和淀粉品质特性多样性分析. 王慧,郑洪建,卢有林,杨华,孙大鹏,倪一丁,施标. 2013

[12]电子束辐照对冷藏猪脊肉品质特性的影响. 顾可飞. 2013

[13]不同解冻方式对金枪鱼品质特性的影响. 仝潇洋,张怡,刘宝林,逄金鑫,寇兴然,邬松恒,邴岐杰,乔勇进. 2024

[14]固态复合酶解法和纳米球磨法处理对猴头菌子实体粉物理和营养特性及体外免疫活性的影响. 杜敏杰,杨焱,刘朋,张忠,陈万超,李文,吴迪,金月玲. 2024

[15]金针菇多糖对曲奇品质的影响. 庄海宁,陈忠秋,冯涛,贾薇,汪雯翰,杨焱,张劲松. 2018

[16]电子束辐照对沙拉酱微生物及品质的影响. 王海宏,颜伟强,岳玲,郑琦,戚文元,陈志军,段卓旭,孔秋莲. 2021

[17]不同套袋时间对甜瓜果实外观及品质的影响. 田守波,钱春桃,姚东伟,刁倩楠,曹燕燕,戚欢军,王楠,张永平. 2024

[18]砂梨品种果实冷藏期间质地及品质差异性评价. 周慧娟,叶正文,曾思懿,王晓庆,骆军. 2023

[19]1-MCP处理结合低温贮藏对早生新水梨采后生理及品质的影响. 张明昊,叶正文,骆军,苏明申,周慧娟. 2022

[20]四个上海地方猪肉品质比较分析. 涂尾龙,蒋玮,何川,张维谊,陈柔含,卫金良,甘叶青,卞益,吴潇.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