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响应面优化海鲜菇副产物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赖谱富 1 ; 李怡彬 1 ; 翁敏劼 1 ; 汤葆莎 1 ; 吴俐 1 ; 陈君琛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中心/国家食用菌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

关键词: 海鲜菇;副产物;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响应面法

期刊名称: 福建农业科技

ISSN: 0253-2301

年卷期: 2021 年 002 期

页码: 1-6

摘要: 利用响应面法对海鲜菇副产物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乙醇浓度为自变量,黄酮类化合物得率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分析法研究各自变量交互作用及其对黄酮类化合物得率的影响,模拟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海鲜菇副产物黄酮类化合物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8、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1.4h、乙醇浓度58%、振荡速率120r·min-1,在此工艺条件下黄酮类化合物得率为3.41mg·g-1

  • 相关文献

[1]海鲜菇酥饼配方优化研究. 赖谱富,李怡彬,翁敏劼,汤葆莎,吴俐,陈君琛. 2021

[2]响应面法优化节瓜中丙醇二酸提取条件的研究. 刘娜,杜旋,鲁博,田守波,李丹. 2021

[3]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海鲜菇复水及品质特性的影响. 赖谱富,翁敏劼,汤葆莎,李怡彬,吴俐,陈君琛. 2022

[4]不同干燥方式制备海鲜菇物性及营养品质的灰色关联分析. 赖谱富,汤葆莎,李怡彬,吴俐,翁敏劼,陈君琛. 2021

[5]扇贝加工副产物资源利用进展. 马丽艳,汪一红,刘志东,王鲁民,蒋玫,曲映红,李磊,汪雯瀚. 2017

[6]杏鲍菇酥饼的加工工艺. 赖谱富,陈君琛,钟礼义,沈恒胜,李怡彬,翁敏劼. 2016

[7]工厂化栽培杏鲍菇副产物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李怡彬,杨艺龙,陈君琛,沈恒胜,赖谱富. 2014

[8]食用菌副产物中可再利用的营养成分分析. 肖楠,唐庆九,张劲松,吴迪,刘艳芳,周帅,王晨光,杨焱,张忠. 2015

[9]桑黄菌丝体和子实体中次级代谢产物及其活性的比较. 张俊峰,张忠,汪雯翰,张赫男,冯娜,吴迪,刘艳芳,杨焱. 2020

[10]桑黄黄酮高产菌株筛选及菌丝体提取物生物活性研究. 赵子高,杨焱,唐庆九,李光平,刘艳芳,张劲松,潘迎捷. 2007

[11]响应面法优化灰树花液体菌种配方研究. 潘辉,郭倩,刘朝贵,李正鹏,李玉,周峰,于海龙,王瑞娟. 2011

[12]响应面法及三波长技术优化蒽酮比色法测定豆类淀粉含量的研究. 郝小燕,张巨松,顾卫红,麻浩. 2009

[13]模糊综合评判结合响应面法优化苹果酒发酵工艺. 冯涛,马博文,庄海宁,孙敏,徐志民,杨末尧. 2020

[14]响应面法优化草菇抗氧化肽的酶法制备工艺. 王耀冉,陈明杰,查磊,魏晨颖,李治平,赵妍. 2022

[15]乙酸镁对桑黄液态发酵合成黄酮类物质的促进研究. 姜福春,张赫男,冯杰,杨焱,冯娜,吴迪. 2017

[16]响应面法研究链格孢菌Alternaria ochroleuca的产毒条件. 曹浩杰,孟佳佳,黄晴雯,王杰,赵秀英,范楷,聂冬霞,韩铮. 2024

[17]杏鲍菇秋葵咀嚼片配方优化与质量标准研究. 赖谱富,陈君琛,汤葆莎,翁敏劼,李怡彬. 2017

[18]杏鲍菇脆片的杀青及干燥工艺优化. 赖谱富,陈君琛,沈恒胜,杨艺龙,李怡彬. 2015

[19]响应面法优化酶法水解香菇子实体中氨基酸的工艺. 刘涛,杨焱,冯涛,吴迪,刘艳芳,颜梦秋,庄海宁. 2017

[20]七种食(药)用菌的超滤分级分离. 黄家利,陈元勇,唐庆九,刘艳芳,杨焱,张劲松.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