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芝余 ; 翟毓秀 1 ; 姚琳 1 ; 江艳华 1 ; 李风铃 1 ; 王联珠 1 ; 尚德荣 1 ; 杨元昊 ; 郭萌萌 1 ; 谭志军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PFOA;菲律宾蛤仔;毒性效应;抗氧化酶系;生物转化酶
期刊名称: 生态毒理学报
ISSN: 1673-5897
年卷期: 2017 年 12 卷 03 期
页码: 695-70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半静态毒性实验方法,将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分别暴露于0.2、2、20μg·L-1的全氟辛酸(perfluorooctanoic acid,PFOA)中,在处理后第1、3、6、10、15、21天分别取样,测定整体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7-乙氧基异吩噁唑酮脱乙基酶(EROD)活性和过氧化脂质(LPO)含量。酶活性分析结果显示:PFOA对菲律宾蛤仔组织SOD、CAT和POD活性均呈现先促进后抑制的作用;低浓度组SOD活性在暴露第1天达到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中高浓度组SOD活性在暴露第6天达到最低;暴露1~15 d,低浓度组CAT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浓度组CAT活性在暴露第6天得到显著诱导,其余时间基本处于抑制状态;中浓度组POD活性在暴露第3天即达到最高,高浓度组POD活性基本一直处于抑制状态;随着PFOA暴露时间的延长,菲律宾蛤仔组织LPO含量呈现了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各浓度组中EROD的活力都显著被诱导(P<0.01),与处理浓度呈正相关;中高浓度组的GST活性在胁迫期间变化比较显著,呈现诱导-抑制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PFOA暴露能够引起菲律宾蛤仔组织抗氧化酶和生物转化酶的变化,可以与其他敏感性指标一起作为指示早期海洋PFOA污染的生物标志物。
- 相关文献
[1]水溶性石油烃组分对翡翠贻贝的毒性效应研究. 肖雅元,李纯厚,徐姗楠,吕国敏,张喆,黄志婓,马胜伟,王学峰,巩秀玉. 2012
[2]栉孔扇贝对8:2FTCA的代谢转化与氧化应激响应. 刘晓玉,国佼,王智,谭志军,翟毓秀,郭萌萌. 2021
[3]菲律宾蛤仔养殖水体中主要污染物安全限量的研究. JIANG Chao-jun,姜朝军,QIAO Qing-lin,乔庆林,XU Jie,徐捷,CAI You-qiong. 2011
[4]菲律宾蛤仔大规格苗种培育技术研究. 陈百尧,杨健,龚琪本,唐兴本,伏光辉,时勤. 2009
[5]菲律宾蛤仔酶解产物的抑菌活性. 刘淇,谢沙,赵玲,曹荣,万慧一,魏玉西. 2013
[6]菲律宾蛤仔4个野生群体的同工酶分析. 葛京盈,刘萍,高天翔. 2008
[7]底播菲律宾蛤仔养殖区的质量安全环境风险评估——以胶州湾为例. 崔正国,陈碧鹃,曲克明,夏斌,梁峻,赵学伟. 2014
[8]两种蛤仔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形态参数及AFLP分析. 刘相全,包振民,胡景杰,何金霞,方建光,王如才. 2010
[9]基于GLM模型Logistic回归的菲律宾蛤仔地理群体判别. 董建宇,胡成业,杨晓龙,李文涛,张秀梅. 2018
[10]桑沟湾楮岛大叶藻床区域菲律宾蛤仔的生态贡献. 吴亚林,高亚平,吕旭宁,王晓芹,李凤雪,姜娓娓,王军威,张义涛,蒋增杰. 2018
[11]基于叶绿素a时空分布的胶州湾菲律宾蛤仔养殖容量评估. 董世鹏,蔺凡,姜娓娓,杜美荣,高亚平,李凤雪,侯兴,蒋增杰. 2020
[12]围隔生境下养殖密度对菲律宾蛤仔生长的影响. 潘渊博,孙秀俊,郭贺,林忠洲,徐建峰,周成旭. 2023
[13]菲律宾蛤仔重复序列28S RRNA及组蛋白H3基因的染色体定位. 卢素敏,包振民,张玲玲,孟庆磊,胡景杰,胡晓丽,刘慧,方建光. 2007
[14]不同地理群体菲律宾蛤仔壳形态对体重性状的影响研究. 王松林,许星鸿,涂康,刘志鸿,张天时,吴彪,周丽青,孙秀俊. 2023
[15]菲律宾蛤仔养殖水体中大肠菌群安全限量的研究. 徐捷,乔庆林,蔡友琼,姜朝军. 2005
[16]菲律宾蛤仔对0~#柴油和南海流花原油的生物富集动力学特征. 胡莹,马胜伟,陈海刚,张喆,张林宝,蔡文贵. 2017
[17]菲律宾蛤仔两种谷氧还蛋白基因对微生物侵染和重金属胁迫的应答. 张林宝,孙伟,蔡文贵,贾晓平. 2014
[18]10种麻痹性贝类毒素的固相萃取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法. 于慧娟,蔡友琼,黄宣运,冯兵,史永富. 2015
[19]温度、盐度和密度对菲律宾蛤仔稚贝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吴磊,涂康,周丽青,刘志鸿,吴彪,孙秀俊. 2024
[20]乳山湾菲律宾蛤仔可溶性氮、磷排泄及其与温度的关系. 蒋红,崔毅,陈碧鹃,陈聚法,辛福言,马绍赛.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低分子质量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分离纯化、结构表征及体外抗氧化活性
作者:于凡;郭莹莹;李娜;代心悦;朱文嘉;姚琳;江艳华;王联珠
关键词:低分子质量岩藻聚糖硫酸酯;化学组成;结构特征;抗氧化活性
-
防腐剂对牡蛎中耐药菌群结构的影响
作者:宫钰洁;吴书香;王鹏;姚琳;曲梦;李风铃;王联珠;江艳华
关键词:防腐剂;牡蛎;耐药菌;耐药菌丰度;菌群结构
-
食品中维生素B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作者:霍善琴;赵新楠;林怡辰;王腾;谭志军;彭吉星
关键词:维生素B;前处理方法;检测方法;含量分析
-
麻痹性贝毒亚慢性暴露对小鼠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
作者:王潇潇;陈彩红;郑关超;霍善琴;谭志军;吴海燕
关键词:麻痹性贝毒;脂质组学;差异脂质;代谢通路
-
鲍营养品质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作者:王腾;赵新楠;林怡辰;宋冬茹;霍善琴;薛勇;谭志军;彭吉星
关键词:鲍;营养品质;影响因素
-
盐度对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在海水-沉积物界面吸附行为的影响
作者:姜舒祺;毕宇杰;张涛;冯志华;耿倩倩;谭志军;郭萌萌
关键词: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海水;沉积物;盐度;吸附;新污染物
-
基于高通量测序分析干条斑紫菜及海苔的细菌多样性与优势菌
作者:江姗;李娜;戴卫平;郭莹莹;黄宇川;姚琳;朱文嘉;曲梦;江艳华;王联珠
关键词:海苔;干条斑紫菜;菌落总数;高通量测序;细菌多样性;优势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