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冬小麦籽粒氮积累量高光谱监测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贾学勤 1 ; 冯美臣 2 ; 王超 2 ; 杨武德 2 ; 李广信 2 ; 孙慧 2 ; 武改红 2 ; 张松 3 ;

作者机构: 1.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2.;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3.;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冬小麦;高光谱;氮积累量;监测

期刊名称: 山西农业科学

ISSN: 1002-2481

年卷期: 2018 年 03 期

页码: 335-338

摘要: 为探究冬小麦籽粒氮积累量与冠层光谱反射率的定量关系,实现冬小麦籽粒氮积累量的无损快速监测,以连续2 a氮运筹试验为基础,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和逐步多元线性回归(SMLR)建立植株氮积累量(PNA)和叶片氮积累量(LNA)光谱监测模型,分析PNA和LNA与籽粒氮积累量(GNA)的定量关系,以PNA和LNA为中间变量建立GNA光谱监测模型。结果表明,基于PLS-SMLR建立的PNA和LNA高光谱模型监测效果均较好,且冬小麦PNA,LNA与GNA均有较好的定量关系;分别以PNA和LNA为中间变量建立的GNA光谱监测模型中,以LNA为中间变量的模型建模集和验证集表现均较佳,可以实现冬小麦GNA高光谱准确监测。

  • 相关文献

[1]一种降低土壤水分对土壤有机质光谱监测精度的新方法. 王超,冯美臣,杨武德,肖璐洁,李广信,赵佳佳,任鹏. 2015

[2]糜子叶片氮含量和籽粒蛋白质含量高光谱监测研究. 王君杰,陈凌,王海岗,曹晓宁,刘思辰,田翔,秦慧彬,乔治军. 2019

[3]麦田耕作层土壤有机质的高光谱监测. 王超,冯美臣,杨武德,李广信,赵佳佳,朱智慧. 2014

[4]基于高光谱和HJ-1 CCD的水旱地冬小麦叶绿素含量反演. 王慧琴,冯美臣,李广信,杨武德,任鹏,刘婷婷,郭小丽,高龙梅,李志花. 2014

[5]小麦条锈菌条中29号小种的监测及致病性. 李艳芳,原宗英,任海宝. 1992

[6]北方果树食心虫监测和防控新技术示范. 胡增丽,聂磊云,王媛. 2016

[7]耕地不同产量水平的面积与分布监测法. 刘执鲁,樊兰英,降云峰,董联蓉,洛希图. 1992

[8]华北地区保育猪舍空气环境质量监测. 程晓亮,段栋梁,韩一超,穆秀梅,淡江华,陈剑波,韩文儒,王树华. 2018

[9]基于物联网的果树监管平台构建及应用分析. 王越,王芸芸. 2016

[10]太原市蔬菜有机磷农药残留抽样调查. 朱九生,秦曙,王静,牛四坤,乔雄梧. 2001

[11]棉铃虫抗药性监测及其化学防治. 朱九生,乔雄梧,秦曙,王静,张林水,牛全忠. 2001

[12]桃小食心虫性信息素的研究与应用. 薛艳花,马瑞燕,李先伟,李亮,李捷. 2010

[13]冬小麦抗(耐)旱种质基因库的建拓研究. 李生海,温辉芹,张立生,程天灵. 2001

[14]山西冬麦田病虫综合治理体系及示范应用. 尹青云,郑王义,谢咸升,卫玲,李锋,景金爱,杨立峰. 2001

[15]春季干旱对旱地冬小麦生产的影响及施肥和灌溉的应对效果——以2003年和2009年山西垣曲县冬小麦生产的调查和试验观察为例. 褚清河,闫明,薛献来,潘根兴. 2011

[16]微孔膜覆盖穴播小麦生态效应研究. 崔欢虎,张鸿杰,徐建兵,梁维治,马爱平,池宝亮,陈奇恩. 2000

[17]5个冬麦品种产量性状和叶片特征多样性分析. 张雪茹,王瑞云,周兴,连帅,刘笑瑜,程冀南. 2014

[18]晋南旱地小麦播种期和播种密度对小麦个体生长动态及产量的影响. 郑海泽,张红芳,梁志刚. 2011

[19]氮肥实时监控技术对冬小麦产量及养分效率的影响. 白成云,王永亮,张建杰,杨治平,张强. 2011

[20]SG平滑处理对冬小麦地上干生物量光谱监测的影响. 乔星星,冯美臣,杨武德,李广信,王超,孙慧,张雪茹,武改红.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