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浮床栽培鱼腥草对吉富罗非鱼血清免疫因子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郑尧 1 ; 胡庚东 1 ; 裘丽萍 1 ; 赵志祥 1 ; 宋超 1 ; 范立民 1 ; 孟顺龙 1 ; 徐跑 1 ; 陈家长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业部长江下游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农业部水产品质量安全环境因子风险评估实验室(无锡);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农业部水产品质量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生物浮床;鱼腥草;免疫因子;吉富罗非鱼

期刊名称: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ISSN: 1673-4831

年卷期: 2017 年 33 卷 10 期

页码: 950-95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究构建鱼腥草-罗非鱼共生体系能否对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产生免疫增强效应,研究池塘中浮床栽培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种植面积分别为0、5%、10%和15%)对不同免疫反应阶段吉富罗非鱼血清免疫因子的影响,测定免疫识别阶段免疫球蛋白(Ig M)和表皮生长因子(EGF),炎症反应阶段相关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以及效应阶段金属硫蛋白(MT)和转铁蛋白(TRF)等指标。结果表明,10%鱼腥草处理组吉富罗非鱼血清EGF、IL-8、IL-10、TNF-α和TRF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和对照组,5%鱼腥草处理组吉富罗非鱼血清Ig M、IFN-γ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和对照组,且没有造成血清MT含量的降低。吉富罗非鱼养殖池塘种植鱼腥草(5%)能显著提高其不同免疫反应阶段血清免疫因子的活性。

  • 相关文献

[1]浮床栽培鱼腥草对吉富罗非鱼胆汁液中八种免疫因子的影响. 郑尧,邴旭文,裘丽萍,范立民,宋超,孟顺龙,李丹丹,张聪,胡庚东,吴伟,徐跑,陈家长. 2016

[2]罗非鱼-鱼腥草共生系统中鱼菜不同配比对池塘水质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可小丽,李庆勇,黄秋标,王淼,衣萌萌,刘志刚,卢迈新. 2022

[3]浮床栽培鱼腥草对吉富罗非鱼养殖池塘水质的影响. 郑尧,邴旭文,范立民,裘丽萍,宋超,孟顺龙,胡庚东,吴伟,徐跑. 2016

[4]鱼腥草种植对吉富罗非鱼养殖池塘污染物的影响. 郑尧,赵志祥,邴旭文,陈家长. 2017

[5]生物浮床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概况. 李志斐,王广军,陈鹏飞,李小艳,谢骏. 2013

[6]淡水池塘4种生态沟渠净化效果研究. 顾兆俊,刘兴国,程果锋,朱浩. 2020

[7]一种箱式生物浮床处理养殖排放污水技术. 顾兆俊,刘兴国,车轩,朱林. 2014

[8]高温胁迫对皱纹盘鲍幼鲍免疫因子的影响. 贾艳丽,王江勇,孙敬锋. 2015

[9]大菱鲆家系选育二代7种免疫因子的分析. 田岳强,郭建丽,黄智慧,马爱军,王新安,杨志,曲江波. 2016

[10]人工选育中国对虾两个群体WSSV感染相关免疫与生化因子的变化. 刘庆慧,黄倢,杨冰,刘莉. 2005

[11]番石榴叶水提物对拟穴青蟹抗病毒病能力及部分血清免疫因子的影响. 王博,李加儿,冯娟,马红玲,申亚阳,郭志勋. 2015

[12]感染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对虾相关免疫因子的研究. 雷质文,黄倢,杨冰,俞开康. 2001

[13]中草药制剂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及血淋巴中免疫因子的影响. 郭文婷,李健. 2005

[14]饲料中添加半乳低聚糖对军曹鱼生长、部分血清免疫和生化因子的影响. 郭志勋,林黑着,徐力文,苏友禄,冯娟. 2011

[15]蛋氨酸铜和硫酸铜在凡纳对虾饲料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郭志勋,陈毕生,徐力文,郑石轩,湛波,刘立鹤,程开敏. 2005

[16]盐度渐变对杂交鲍免疫因子的影响. 时少坤,王瑞旋,王江勇,姜敬哲,刘广锋,张晗. 2013

[17]环境病原免疫因子三要素与池塘养殖对虾AHPND发生的关联性. 于永翔,王印庚,蔡欣欣,张正,廖梅杰,李彬,荣小军,朱洪洋,唐苗苗,王春元. 2023

[18]pH对栉孔扇贝体内几种免疫因子的影响. 樊甄姣,杨爱国,刘志鸿,戴继勋,董迎辉,任建峰. 2006

[19]植物提取物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消化酶及免疫因子的影响研究. 丁贤,林黑着,李卓佳,陈永青. 2008

[20]感染白斑综合病毒(WSSV)对虾相关免疫因子的研究. 雷质文,俞开康.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