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大西洋鲑源尾孢虫的形态观察与分子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荻 1 ; 孙伟 1 ; 陆绍霞 1 ; 李绍戊 1 ; 曹永生 1 ; 卢彤岩 1 ; 刘红柏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哈尔滨工业大学医院检验科

关键词: 尾孢虫;大西洋鲑;形态学观察;18S rDNA;分子系统树

期刊名称: 水产学杂志

ISSN: 1005-3832

年卷期: 2019 年 06 期

页码: 1-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本实验采用形态学法和18S rDNA基因序列比较相结合的方法,观察野生大西洋鲑Salmo salar肌肉中尾孢虫Henneguya sp.的形态特点,进行分类鉴定和系统地位研究。肉眼观察发现,该寄生虫寄生在鱼体的肌肉中,大量虫体聚集形成白色孢囊。镜检结果显示,该寄生虫壳面观呈倒卵形,具有尾凸,缝面观呈现纺锤形。选用特异性引物扩增了寄生虫18S rDNA基因片段,所得序列结合GenBank登陆的其他42个相关序列以Polypodium hydriforme为外群构建了系统进化树,表明所得序列与楚氏尾孢虫Henneguya zschokkei同源性最高(98.7%),遗传距离最小(0.0098)。

  • 相关文献

[1]二长棘犁齿鲷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和分子系统发育分析. 张殿昌,邵燕卿,苏天凤,江世贵. 2007

[2]圆斑星鲽仔稚鱼色素细胞发育和体色变化. 严俊丽,陈四清,常青,刘长琳,胡建成,王志军. 2017

[3]黄海绿潮浒苔的形态学观察及分子鉴定. 张晓雯,毛玉泽,庄志猛,柳淑芳,王清印,叶乃好. 2008

[4]用于鉴别大西洋鲑和虹鳟的生物传感检测方法. 赵紫霞,徐桂彩,李炯棠,杨世勇. 2017

[5]丁香酚对大西洋鲑麻醉效果的实验研究. 李靖,刘宝良,王顺奎,于凯松,刘鹰. 2015

[6]钾和镁离子对大西洋鲑卵孵化及仔鱼开口的影响. 韩萃,孙雪倩,李丽,董双林,魏发奕. 2019

[7]大西洋鲑的染色体核型. 尹洪滨,牟振波,孟繁华. 2003

[8]挪威大西洋鲑良种选育的发展历程及其对我国水产种业工作的借鉴. 陆亚男,刘翀,王茜,沈映君. 2021

[9]大西洋鲑稚鱼(Oncorhynchus solar)小瓜虫病(Lchthyophthirius filiis)的防治试验. 王丙乾,李永发,贾忠贺. 2001

[10]陆封型大西洋鲑生物学特性与移植驯化技术. 夏重志,陆九韶,李永发,牟振波,曹广斌. 2003

[11]陆封型大西洋鲑发眼卵孵化及苗种培育试验. 夏重志,牟振波,陆久韶,李永发. 2002

[12]大西洋鲑杀鲑气单胞菌无色亚种的分离鉴定和致病性研究. 李绍戊,王荻,连浩淼,卢彤岩,刘红柏,尹家胜. 2015

[13]DNA条形码技术鉴定青岛市售三文鱼水产品. 赵新宁,牟铭,李昂,柳淑芳,庄志猛. 2021

[14]挪威大西洋鲑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对中国水产养殖产业的借鉴. 刘翀,刘晃,刘兴国,陆诗敏,徐琰斐,龙丽娜,张成林. 2021

[15]陆封型大西洋鲑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陆九韶,夏重志,李永发,刘成刚. 2004

[16]陆封型大西洋鲑发眼卵孵化和稚鱼养殖. 李永发,牟振波,牛红燕,张艳. 2002

[17]陆封型大西洋鲑的全人工繁殖. 陆九韶,刘成刚,秦文启,夏重志. 2004

[18]基于SYBR-Green熔解曲线快速鉴别挪威三文鱼及其制品的方法. 李新光,赵峰,马丽萍,孙永,周德庆. 2014

[19]七种骨舌鱼核糖体序列特征及遗传发育分析. 杨叶欣,刘奕,刘超,宋红梅,汪学杰,牟希东. 2022

[20]南极德雷克海峡表层海水酵母菌多样性研究. 李昭,王伟,郝建华,孙谧.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