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几种水生模式生物在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毒理学评价中的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梦圆 1 ; 张龙飞 1 ; 汤云瑜 1 ; 蔡友琼 1 ; 顾润润 1 ; 黄冬梅 1 ; 史永富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上海)农业农村部东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水生模式生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斑马鱼;青鳉鱼;非洲爪蟾;毒理效应.

期刊名称: 环境化学

ISSN: 0254-6108

年卷期: 2021 年 40 卷 005 期

页码: 1361-137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环境及生物体产生的危害已引起全球范围内的持续关注.此类物质能够富集在生物体内,并通过食物链传递产生生物放大效应,进而引发"三致"作用、发育毒性、内分泌干扰效应等.水生模式生物具有饲养成本低、生理周期较短、繁殖量大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POPs毒理学评价.本文聚焦斑马鱼、青鳉鱼、非洲爪蟾等几种水生模式生物,对其在POPs毒性效应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包括POPs所致骨骼发育畸形、心血管系统病变、性腺发育异常等发育毒性,卵黄蛋白原的诱导、性腺指数、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改变等内分泌干扰效应以及神经行为异常等相关研究内容,希望为POPs污染现状评估以及毒理效应的深入探索、疾病预测模型的建立提供资料参考,并对该领域研究过程中生物模型的筛选具有借鉴意义.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