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苦荞SRAP分子标记体系优化与遗传多样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令狐斌 1 ; 侯思宇 1 ; 孙朝霞 1 ; 黄可盛 1 ; 路阳 1 ; 韩渊怀 1 ; 许冬梅 1 ;

作者机构: 1.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苦荞;SRAP-PCR;正交试验设计;遗传多样性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7-4333

年卷期: 2015 年 20 卷 01 期

页码: 37-4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比较苦荞序列相关多态性-聚合酶链式反应(Sequence 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RAP-PCR)扩增反应体系的组合,选出最佳扩增体系用于苦荞SRAP分子标记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其中最佳SRAP-PCR反应扩增体系为Taq DNA聚合酶2 U、Mg2+1.5 mmol/L、DNA模板75ng、引物0.5μmol/L。从238对SRAP引物组合中筛选出20对多态性较高的引物组合,并对15个苦荞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20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128个位点,其多态性信息量(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PIC)值在0.66~0.95,每对引物组合扩增位点为7~13个,多态性比率平均值为81.6%,其中多态性信息量值为0.95的引物组合为me7em11、me9em4和me12em8。基于UPGMA法聚类(GS=0.78)可将15个苦荞品种划分为3大类,但这3类划分的品种没有明显的地域分布特征。

  • 相关文献

[1]高粱抗丝黑穗病基因SRAP体系优化. 段永红,渠云芳,王铭,王长彪,司浩浩. 2017

[2]基于荧光检测的糜子Genic-SSR PCR体系优化. 李耀深,曹鑫,段明,王俊杰,张彬,李红英,侯思宇,韩渊怀. 2016

[3]苦荞主要性状遗传力和遗传相关研究. 李秀莲. 2004

[4]苦荞数量性状遗传距离的测定. 李秀莲. 2004

[5]优质苦荞GAP生产管理技术研究. 陕方. 2004

[6]5种不同品种苦荞的易挥发性成分比较分析. 李云龙,赵琳,何永吉,吕慧卿,李红梅. 2019

[7]苦荞发芽期不同部位的活性成分含量变化. HU Jun-jun,胡俊君,YI Xin,仪鑫,LI Hong-mei,李红梅. 2019

[8]EMS诱变刺荞的形态突变体鉴定与分析. Ma Mingchuan,马名川,Liu Longlong,刘龙龙. 2019

[9]灰色多维综合隶属度评估方法在苦荞区试中的应用. 李秀莲,赵建东,陈稳良,朱慧珺 . 2009

[10]苦荞新品种'晋荞麦2号'丰产稳产性分析及应用前景. 李秀莲,史兴海,高伟,朱慧珺,崔林. 2011

[11]苦荞生物有机专用肥肥效研究. 史清亮,杨晶秋,陶运平,张筱秀,温月香,刘素芬. 2003

[12]苦荞查尔酮合成酶基因序列特征及分子进化分析. 孙朝霞,侯思宇,郭彬,令狐斌,黄可盛. 2014

[13]苦荞Ft4CL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及分子进化分析. 侯思宇,赵盖超,刘荣华,孙朝霞,令狐斌,韩渊怀,许冬梅,李红英. 2015

[14]酶法水解苦荞麸皮蛋白生产降血压肽. 林汝法,陕方,宋金翠,孟宪军. 2004

[15]苦荞提取物的毒理学安全性. 林汝法,王瑞,周运宁. 2001

[16]施氮量与种植密度互作对苦荞黑丰一号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田再芳,靳建刚. 2020

[17]苦荞C4H基因的cDNA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刘荣华,王丽,孙朝霞,侯思宇,李红英. 2017

[18]5种不同品种苦荞的易挥发性成分比较分析. 李云龙,赵琳,何永吉,程哲,吕慧卿,李红梅. 2020

[19]苦荞突变体库构建与突变体中芦丁合成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孙朝霞,侯思宇,郝彦蓉,王东航,高豪,韩渊怀,李红英,刘龙龙,周美亮. 2020

[20]晋北地区苦荞种质资源的评价与筛选. 杨媛,王慧,石金波,李占成,杨芳.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