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广西沿海贝类寄生帕金虫的宿主多样性及季节动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吴霖 1 ; 叶灵通 1 ; 崔颖溢 1 ; 姚托 1 ; 卢洁 1 ; 罗帮 1 ; 邓爱珍 1 ; 王江勇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广西水产科学研究院;湖南省新宁县金石镇动物防疫站

关键词: 奥尔森帕金虫;北海帕金虫;宿主多样性;流行病;广西沿海

期刊名称: 南方水产科学

ISSN: 2095-0780

年卷期: 2018 年 06 期

页码: 113-11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掌握贝类帕金虫病的发生和流行规律,对广西沿海的常见贝类进行了帕金虫(Perkinsus spp.)感染情况调查,并开展了香港巨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和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寄生帕金虫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调查的14种贝类中有13种感染了奥尔森帕金虫(P. olseni),8种感染了北海帕金虫(P. beihaiensis),7种同时感染了这2种帕金虫(同一贝类个体最多感染一种帕金虫)。奥尔森帕金虫在尖紫蛤(Soletellina acuta)、棕带仙女蛤(Callista erycina)、菲律宾蛤仔、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等4种贝类中的感染率显著高于其他10种,而北海帕金虫在香港巨牡蛎和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中的感染率显著高于其他12种。在香港巨牡蛎中,北海帕金虫的感染率显著高于奥尔森帕金虫;在菲律宾蛤仔中,奥尔森帕金虫的感染率显著高于北海帕金虫。帕金虫在不同海域、不同养殖贝类种类中呈现出不同的感染规律。

  • 相关文献

[1]奥尔森帕金虫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曲朋,王崇明,任伟成,梁彦韬,贾志磊,黄倢,潘鲁青. 2012

[2]白斑综合征病毒2014年中国毒株变异区的序列比较. 孙新颖,万晓嫒,刘庆慧,黄倢. 2016

[3]杂色鲍鲍苗“掉板症”病因的探讨. 王江勇,刘广锋,徐力文,王瑞旋,陈毕生. 2008

[4]罗非鱼暴发性流行病病毒病原的电镜观察初报. 马杰,江南,刘文枝,周勇,文华,曾令兵. 2015

[5]单克隆抗体酶联合免疫技术检测对虾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的病原及其 …. 于佳,王秀华. 199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