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苦荞茶总黄酮冲泡特性及其与抗氧化能力相关性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红梅 1 ; 李云龙 2 ; 仪鑫 2 ; 胡红娟 2 ; 何永吉 2 ; 胡俊君 2 ; 李丹丹 3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山西省食品工业研究所;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流通处

2.;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山西省食品工业研究所;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流通处

3.;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山西省食品工业研究所;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流通处;

关键词: 苦荞茶;总黄酮冲泡特性;抗氧化能力

期刊名称: 食品工业科技

ISSN: 1002-0306

年卷期: 2018 年 18 期

页码: 22-26+3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苦荞茶总黄酮冲泡特性与其抗氧化能力的相关性。方法:以市售的12份米茶型和11份造粒型苦荞茶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总黄酮的冲泡特性、清除DPPH·和总抗氧化能力。结果:米茶型苦荞茶总黄酮均值为1.37%,造粒型苦荞茶均值为3.04%,造粒型苦荞茶总黄酮均值比米茶型苦荞茶高出121.9%;米茶型苦荞茶三次冲泡总黄酮溶出率平均值为47.53%,造粒型苦荞茶平均值为15.07%。造粒型苦荞茶清除DPPH·的IC_(50)为0.59 mg,总抗氧化能力FRAP值为0.549 mmol Fe SO_4/g;米茶型苦荞茶清除DPPH·的IC_(50)为1.50 mg,FRAP值为0.152 mmol Fe SO_4/g。造粒型苦荞茶总黄酮含量极显著高于米茶型苦荞茶的总黄酮含量(p<0.01);米茶型苦荞茶总黄酮冲泡溶出率极显著高于造粒型苦荞茶(p<0.01);苦荞茶总黄酮含量和DPPH·(IC_(50))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与总抗氧化能力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造粒型苦荞茶抗氧化能力极显著高于米茶型苦荞茶(p<0.01)。结论:在饮用米茶型苦荞茶产品时,同时将茶渣一起食用,更能发挥苦荞茶的保健功效;造粒型苦荞茶因其耐泡性更适合餐饮行业选用。

  • 相关文献

[1]不同炒制方式及贮藏时间对苦荞茶滋味影响的智舌辨识研究. 曹静,王敏,张珍,陕方,徐变娜,李荣. 2014

[2]黍稷麸皮酚酸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牛伟,鹿茸,乔治军,张丽珍. 2014

[3]枣和酸枣不同器官黄酮含量比较及抗氧化能力分析. 薛晓芳,弓桂花,赵爱玲,任海燕,王永康,李登科. 2020

[4]电解水对荞麦芽酚酸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刘瑞,于章龙,孙元琳,王慧,李云龙,周素梅. 2022

[5]不同果皮颜色酿酒葡萄品种果实不同部位酚类物质含量比较及抗氧化能力分析. 谭伟,唐晓萍,董志刚,李晓梅.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