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超临界流体萃取紫芝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吴建国 1 ; 王宏雨 2 ; 吴岩斌 1 ; 陈体强 2 ;

作者机构: 1.福建中医药大学中西结合研究院

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

关键词: 紫芝;挥发油;超临界流体萃取;气相色谱-质谱

期刊名称: 福建农业学报

ISSN: 1008-0384

年卷期: 2012 年 27 卷 08 期

页码: 909-912

摘要: 为进一步研究紫芝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从紫芝超细粉中提取分离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其化学成分。从挥发油萃取物(1.47%,w/w)中检出46个峰(组分),鉴定了其中26个化合物(匹配度>83%),总相对含量占79.2%,主要成分有十六(烷)酸(18.88%)、(E)-十八碳-9-烯酸甲脂(18.74%)、(Z)-9-十八碳烯酸(24.33%)、(E)-2-癸烯醛(0.77%)、(E,E)-葵二烯醛(1.53%)、1,8,8-三甲基-2-(3-氧代环戊基)-三环[3.2.1.0(2,4)]辛烷-3,3-二腈(4.41%)、9-甲基-Z-1-十四碳-1-醇乙脂(1.20%)、(Z)-9-十八碳烯酸-2-羟基-1-羟甲基乙脂(1.95%)和E-11-十六烯-1-醇(2.38%)等。超临界流体萃取分离的紫芝挥发油成分及其相对含量有别于乙醚回流-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得到的挥发油成分。

  • 相关文献

[1]紫芝超临界萃取物中3种三萜醇的分离与鉴定. 陈体强,吴锦忠,吴岩斌. 2012

[2]紫芝超细粉挥发油成分GC-MS分析. 陈体强,吴锦忠,朱金荣. 2007

[3]柱前衍生与柱后衍生法检测紫芝药材中氨基酸. 陈丽艳,陈体强,徐洁. 2007

[4]紫芝栽培品种‘武芝2号’(‘紫芝S2’)全基因组测序及分析. 陈体强,徐晓兰,石林春,钟礼义. 2021

[5]鉴别紫芝菌株的PCR引物筛选及其序列比对验证. 钟礼义,陈体强,刘新锐,应正河,杨驰. 2020

[6]紫芝的子实体、担孢子形态及其营养成分. 陈体强,李开本,林兴生,徐洁,郑宇,林章余. 2001

[7]紫芝担孢子交配型的鉴定. 柯斌榕,卢政辉,吴小平,郭丽羡,兰清秀. 2016

[8]紫芝基因组rDNA序列特征及ITS2二级结构比较. 陈体强,徐晓兰,石林春,应正河,钟礼义. 2023

[9]我国南方部分灵芝产区栽培品种调查鉴定与分析. 柯斌榕,卢政辉,吴小平,兰清秀,钟锦生. 2016

[10]低温复式加工技术对红茶香气的影响. 陈泉宾,张应根,邬龄盛,王秀萍,王振康. 2016

[11]‘晚香’龙眼果实香气成分的3种萃取头GC-MS效果分析. 胡文舜,蒋际谋,黄爱萍,郑少泉,HUWen-shun. 2015

[12]土荆芥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肖建平,陈体强. 2010

[13]不同采收期单叶蔓荆子挥发油成分的分析比较. 陈体强,吴锦忠,余德亿,陈丽艳. 2007

[14]GC-MS法比较分析铁皮石斛原球茎和花的挥发性成分. 邹晖,王伟英,戴艺民,林江波. 2019

[15]小花黄堇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吴建国,陈体强,吴岩斌,曾建伟,邹秀红,吴锦忠. 2015

[16]太子参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I). 吴锦忠,陈体强,秦路平. 2008

[17]太子参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刘义宁,易骏,陈体强. 2009

[18]漳州地区产紫苏叶挥发油成分GC-MS分析. 李珊珊,郑开斌,杨敏,吴维坚. 2018

[19]闽产胜红蓟挥发油化学成分GC―MS分析. 曾建伟,吴锦忠,林忠宁,陈敏健. 2012

[20]福建流通砂仁的质量比较研究. 唐建阳,黄颖桢,陈菁瑛,苏海兰.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