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加工方式对豇豆中毒死蜱残留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向未 1 ; 仇厚援 1 ; 陈文学 1 ; 王强 2 ; 袁玉伟 2 ;

作者机构: 1.海南大学食品学院

2.浙江省植物有害生物防控重点实验室一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关键词: 加工;毒死蜱;去除;意义

期刊名称: 食品工业科技

ISSN: 1002-0306

年卷期: 2012 年 33 卷 16 期

页码: 53-56+6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毒死蜱是一种常用的农药,蔬菜上的毒死蜱残留问题日益凸显,影响饮食安全,通过气相色谱检测方法,比较了水浸泡、水浸泡后冲洗、1%NaHCO3溶液、醋、洗涤剂和食盐浸泡等方法处理豇豆后的毒死蜱去除效果。其中水浸泡不同时间对豇豆中毒死蜱的去除率在33.332%~70.718%,效果较好;水浸泡后冲洗后去除率达45.623%~69.924%;1%NaHCO3溶液对毒死蜱的去除率达25.257%~49.299%;食用醋去除效果一般;洗涤剂去除率在17.588%~41.895%。食盐对毒死蜱的去除效果不显著。从中挑选出最佳清洗条件:水浸泡15min后清洗2min,进行不同烹饪方式烹饪,去除率范围在42.651%~46.358%。只有考虑加工过程的影响才能正确评价膳食中农药残留的暴露水平,更为真实地接近消费者的膳食暴露量,降低此种农药的风险值,对保障消费者的膳食安全具有积极意义。

  • 相关文献

[1]腐植酸包覆纳米零价铁去除水中环丙沙星性能及影响因素. 井江心,刘洋之,黄鹏,马军伟. 2025

[2]试论浙江省发展彩色棉困扰与对策. 马永根,邱新棉. 2001

[3]低碳背景下农业发展方向探讨. 陈晓雯. 2012

[4]芹菜中毒死蜱和多菌灵残留降解行为研究. 王新全,吴长兴,章虎,徐浩. 2011

[5]毒死蜱微胶囊悬浮剂的制备及其对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 陈列忠,陈建明,张珏锋,何月平. 2009

[6]不同家蚕品种对毒死蜱的敏感性比较. LIU Xin-ju,柳新菊,YU Rui-xian,俞瑞鲜. 2013

[7]不同家蚕品种对毒死蜱的敏感性比较. 柳新菊,俞瑞鲜,赵学平,陈诗,蒋金花,祝新荣. 2014

[8]不同烹饪对模拟毒死蜱豇豆中的慢性膳食暴露评估. 王向未,仇厚援,陈文学,张志恒,袁玉伟,吴莉宇,王强. 2013

[9]韭菜中毒死蜱残留去除技术研究. 商飞飞,吴莉宇,仇厚援,陈文学,王强. 2013

[10]毒死蜱与有机硅混用对四季豆的残留降解与安全间隔期的影响. 朱金星,郑永利,吴长兴,陈丽萍,吴声敢,赵学平. 2011

[11]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的微胶囊化及其对蛴螬的防治效果. 陈列忠,陈建明,赵敏,张珏锋,何月平. 2009

[12]市售农残速测仪对青菜中毒死蜱和三唑磷的检测评价. 汪志威,沈玉姣,徐浩,周思齐,徐霞红,齐沛沛,王祥云,狄珊珊,王新全. 2018

[13]两种药剂亚致死浓度对稻纵卷叶螟生长发育及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杨亚军,王彩云,徐红星,鲁艳辉,吕仲贤. 2018

[14]不同测试方法评估48%毒死蜱乳油对玉米田施药者的人体暴露风险. 安雪花,王星,张文萍,关文碧,吕露,吴声敢,柳新菊,赵学平,陶传江,蔡磊明. 2017

[15]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白蚁预防工程土壤中毒死蜱及其代谢物残留. 张文童,杨嘉理,王瑊,荣飞,王文晶,张新平,杨志兰,章虎. 2020

[16]基于VBNC状态复苏的荧光假单胞杆菌CHZYR63对毒死蜱的酶降解效果. 丁林贤,吴咚咚,付惠玲,王强,蔡慧慧,施洁莹,王新全,周育. 2015

[17]铜与毒死蜱复合污染对淡水绿藻的毒性效应. 徐冬梅,柯薇,王彦华. 2018

[18]毒死蜱和甲氰菊酯对赤眼蜂毒性与安全评价. 吴长兴,王强,赵学平,吴声敢,陈丽萍. 2008

[19]铜、毒死蜱单一与复合暴露对蚯蚓的毒性作用. 徐冬梅,王彦华,王楠,饶桂维. 2015

[20]农药毒死蜱和甲萘威对斑马鱼的联合毒性效应. 蒋曼[1,吴莉宇,赵学平,吴声敢,朱朝华.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