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焦盐辣椒粉加工工艺优化及其挥发性成分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熊学斌 1 ; 夏延斌 1 ; 张晓 1 ; 邓后勤 1 ;

作者机构: 1.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关键词: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焦盐辣椒粉;挥发性成分

期刊名称: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ISSN: 1673-1689

年卷期: 2012 年 31 卷 08 期

页码: 857-86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作者研究了焦盐辣椒粉加工工艺与香气特征,以野山椒为材料,通过正交试验方法确定焦盐野山椒粉的最佳工艺,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灯笼椒、红干椒、越野椒和野山椒四种焦盐辣椒粉的香气特征。结果表明:烘烤温度120℃、烘烤时间10min、加盐量5%为焦盐野山椒粉的最佳加工工艺;最佳工艺条件下,4种焦盐辣椒粉共检出69种挥发性成分,其中灯笼椒、红干椒、越野椒、野山椒分别为22种、39种、33种、50种,18种成分为4种辣椒粉共有。

  • 相关文献

[1]不同品种辣椒粉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 熊学斌,夏延斌,张晓,邓后勤. 2012

[2]烹制加工对板栗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罗凤莲,夏延斌,欧阳建勋,王燕. 2013

[3]辣椒汁发酵过程中挥发性成分的变化. 唐鑫,夏延斌,吴灿. 2014

[4]焦盐辣椒粉加工工艺优化研究. 熊学斌,夏延斌,吴灿. 2012

[5]剁椒坯盐水酱油与普通酱油香气特征比较分析. 李明浩,胡璇,夏延斌. 2011

[6]不同真空干燥温度对海南番木瓜粉香气成分SPME/GC-MS分析的影响. 杨保刚,潘永贵,陈文学,钟秋平,张伟敏,黄午阳. 2016

[7]固相微萃取条件对橙汁主要挥发性成分GC-FID测定的影响. 牛丽影,郁萌,吴继红,刘夫国,刘春泉. 2013

[8]超高压处理对即食板栗仁风味成分的影响. 弓志青,朱丹宇,刘春泉. 2011

[9]不同芥菜的滋味及挥发性成分变化规律. 罗耀华,刘晓鸣,李月,江玉琴,罗凤莲. 2018

[10]不同干制工艺对野山椒粉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熊学斌,夏延斌,邓后勤,吴灿. 2012

[11]冷冻干燥温度对荠菜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张丽,刘腾飞,薛妍君,杨代凤,董明辉,汝骅,郁志芳. 2015

[12]3种干燥方式对香菇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涂宝军,陈尚龙,马庆昱,叶莉,冯谈. 2014

[13]不同品种鲜食糯玉米清汁与籽粒中挥发性成分比较. 沈凌雁,牛丽影,刘春菊,李大婧,宋江峰,刘春泉. 2021

[14]大叶芥菜发酵过程中挥发性成分变化研究. 陈艳,蒋依琳,唐玉娟,罗凤莲. 2019

[15]江苏富士苹果香气特点分析. 牛丽影,沈凌雁,李大婧,刘春泉,肖丽霞. 2020

[16]热处理对乳熟期玉米汁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 牛丽影,刘夫国,李大婧,刘春泉. 2014

[17]鲜食糯玉米挥发性成分与感官属性相关性分析. 吴建平,牛丽影,李大婧,刘春泉,肖丽霞. 2016

[18]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山药的挥发性成分. 韩伟,张芳,杨晨晔,陈光哲. 2019

[19]新疆不同品种薰衣草精油特征香气成分及感官属性分析. 黄梅桂,李春阳. 2014

[20]不同养殖模式克氏原螯虾肉中挥发性成分的差异研究. 屠晓航,李鹏鹏,卞欢,耿志明,诸永志,徐为民,王道营.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