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鱼露特征挥发性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江津津 1 ; 梁兰兰 2 ; 林婉玲 2 ; 林金莺 3 ;

作者机构: 1.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食品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2.;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食品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3.;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食品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关键词: 鱼露;风味;挥发性化合物;发酵;嗜盐微生物

期刊名称: 水产学报

ISSN: 1000-0615

年卷期: 2017 年 06 期

页码: 984-99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研究了鱼露浓郁独特的风味及现代快速发酵工艺所存在的风味品质问题,并综述了近20年来的鱼露特征挥发性化合物的研究,结果表明探究鱼露特征挥发性化合物的形成是可行的。结果显示,气味指纹技术与气相色谱—人工嗅辨仪—质谱(GC-O-MS)联用可以探讨鱼露特征风味的形成;鱼露的气味是融合了奶酪味、氨味、腌渍味、酸味、鱼腥臭味和肉香味的复杂刺激性气味,含硫与含氮化合物是特征挥发性化合物;鱼的种类、嗜盐微生物、酶解途径对特征挥发性化合物形成都有很大影响。研究表明,鱼露的挥发性风味是非常复杂的体系,挥发性化合物的形成不是简单因素作用或个别化合物转化导致的。鱼露挥发性化合物研究可以解决鱼露风味品质提升的难题。

  • 相关文献

[1]基于GC-MS联用技术分析传统鱼露发酵过程中挥发性风味成分和脂肪酸组分变化. 王悦齐,李春生,李来好,杨贤庆,陈胜军,吴燕燕,赵永强,魏涯. 2018

[2]龙须菜风味海藻酱的加工工艺优化. 杨贤庆,夏国斌,戚勃,李来好,陈胜军,郝志明. 2013

[3]鱼露制曲工艺优化及对草鱼下脚料的发酵作用. 蒋慧亮,李学英,王正云,王善宇,陈桂花. 2019

[4]鱼露中章鱼胺的分离提取研究. 曲映红,刘志东,陈舜胜. 2013

[5]利用茎柔鱼废弃物酿制鱼露的研究. 曲映红,刘志东,陈舜胜. 2014

[6]鱼露中高产蛋白酶耐盐菌株的筛选、鉴定及产酶条件优化. 李文静,李春生,李来好,王悦齐,陈胜军,杨少玲. 2021

[7]传统鱼露发酵过程中细菌群落演替及对其挥发性风味形成的影响分析. 李春生,王悦齐,李来好,陈胜军,吴燕燕,胡晓,荣辉. 2018

[8]发酵盐厌氧菌YL9-2对鱼露发酵过程中品质和风味的改善作用. 李文静,李春生,王悦齐,陈胜军,赵永强,吴燕燕,李来好. 2022

[9]基于电子鼻技术的鱼露与鱼酿酱油的品质分析. 赵玲,刘淇,曹荣. 2015

[10]基于超声联合滚揉腌制改善低盐预制调理海鲈鱼品质特性. 白恒丽,李来好,吴燕燕,王悦齐. 2024

[11]饲料中添加食盐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及风味的影响. 梁萌青,王士稳,王家林,常青. 2009

[12]利用罗非鱼内脏提取鱼油及其品质控制. 周婉君,岑剑伟,吴燕燕,郝淑贤,李来好,杨贤庆,石红. 2011

[13]米曲霉和鲁氏酵母协同发酵优化合浦珠母贝肉酶解液风味. 赵永强,王安凤,陈胜军,杨贤庆,李来好,吴燕燕,杨少玲. 2019

[14]不同热加工方式对罗非鱼片食用品质的影响. 李锐,孙祖莉,李来好,杨贤庆,魏涯,岑剑伟,相悦,赵永强. 2020

[15]池塘循环水养殖对混养草鱼食用品质的影响. 温利,李温蓉,陶玲,安玥琦,刘茹,李谷,熊善柏. 2023

[16]银鲑不同部位肌肉的营养评价与特征风味分析. 赵玲,曹荣,刘淇,高峰涛,胡梦月. 2022

[17]不同采收期坛紫菜的风味比较. 曹荣,刘楠,王联珠,刘淇. 2019

[18]蓝鳍金枪鱼不同部位肌肉的营养与主要风味分析. 赵玲,胡梦月,曹荣,刘淇,孟凡勇. 2023

[19]烹饪方式对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脂质及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王善宇,赵玲,孙慧慧,刘淇,曹荣,薛勇. 2023

[20]水产品中甜菜碱的功能特性、检测方法及其含量研究进展. 崔雅楠,穆迎春,韩刚,宋金龙,徐锦华,许玉艳.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