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5种籼稻品种谷壳中游离态和结合态酚类物质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青 1 ; 张名位 2 ; 张瑞芬 2 ; 魏振承 2 ; 邓媛元 2 ; 唐小俊 2 ; 张业辉 2 ; 李武 2 ; 马永轩 2 ;

作者机构: 1.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2.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农业部功能食品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水稻品种;谷壳;酚类物质;抗氧化活性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12 年 45 卷 06 期

页码: 1150-115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比较不同水稻品种谷壳中游离态和结合态酚类物质的含量、组成及其抗氧化活性差异。【方法】选用5个代表性的南方籼稻品种,分析其谷壳中的游离态和结合态总酚、总黄酮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其单体酚类的组成及含量,采用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Ferric reducing ability of plasma)和ABTS(2,2'-联氨-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phonic acid)自由基清除能力两种方法评价其体外抗氧化能力差异。【结果】5个不同籼稻品种谷壳的游离酚、结合酚和总酚含量分别介于42.8—123.0、260.9—325.2和320.2—398.3 mg GAE/100 g DW,其结合态酚占总酚含量百分比平均为78.9%;游离态黄酮、结合态黄酮和总黄酮含量分别介于34.0—58.0、47.9—64.4和82.0—115.7 mg CE/100 g DW,其结合态黄酮占总黄酮含量的百分比平均为56.4%;稻壳中的酚类物质主要为没食子酸、原儿茶酸、绿原酸、香草酸、咖啡酸、丁香酸、香豆酸和阿魏酸,其中游离态酚类物质以丁香酸和香豆酸为主,平均含量分别为25.09μg.g-1DW和31.21μg.g-1DW;结合态酚类物质以香豆酸含量为主,平均含量为2141.61μg.g-1DW。稻壳游离态、结合态和两者合计FRAP抗氧化能力值分别介于37.7—106.0、217.9—281.0和269.3—370.3 mg TE/100 g DW,其结合态占总FRAP百分比平均为77.3%;稻壳游离态、结合态和两者合计ABTS抗氧化能力值分别介于26.3—85.8、67.2—111.9和93.4—155.2 mg TE/100 g DW,其结合态占总ABTS百分比平均为64.8%。【结论】稻壳中含有较丰富的酚类物质,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稻壳总酚、总黄酮含量、单体酚组成及其抗氧化活性均以结合态形式为主,且有显著的品种间差异。提示水稻谷壳可以作为一种潜在的天然抗氧化剂资源进行开发利用。

  • 相关文献

[1]不同干燥方式对桑椹多酚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研究. 游庭活,廖森泰,刘凡,温露,邹宇晓,肖更生. 2014

[2]全谷物糙米的酚类物质及其加工影响效应. Mingwei Zhang,张名位,遆慧慧,Huihui Ti,Ruifen Zhang,张瑞芬,Lei Liu. 2014

[3]体外消化对银杏果酚类物质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李杰,董丽红,苏东晓,黄菲,张雁. 2018

[4]不同品种龙眼果肉酚类物质的抗氧化活性比较. 林耀盛,张名位,张瑞芬,郭栋梁,潘学文,魏振承,张雁,刘磊,唐小俊. 2016

[5]米糠固态发酵工艺优化及对其酚类物质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董丽红,陈甜妹,曾荣,张名位,王旭,张瑞芬. 2024

[6]杨桃的酚类成分含量及其生物可及性与抗氧化活性. 罗牡康,贾栩超,张瑞芬,刘磊,董丽红,池建伟,白亚娟,张名位. 2020

[7]荔枝果肉的主要活性物质及其健康效应研究进展. 张名位,董丽红,张瑞芬. 2019

[8]储藏温度对荔枝果汁中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曾庆帅,廖森泰,张名位,邓媛元,魏振承,唐小俊. 2012

[9]热处理对甜玉米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黄龙,张名位,邓媛元,张雁,魏振承,张瑞芬,唐小俊. 2011

[10]米糠酚类物质的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工艺. 童鑫,张瑞芬,邓媛元,肖娟,刘磊,张雁,魏振承,张名位. 2016

[11]肠膜明串珠菌对蜜柚果醋酿造过程中品质变化影响. 李汀,邹波,吴继军,刘忠义,肖更生,徐玉娟,余元善,邹颖. 2020

[12]南方低甲烷排放的高产水稻品种筛选与评价. 黄农荣,梁开明,钟旭华,潘俊峰,刘彦卓,彭碧琳,傅友强,胡香玉,田卡,孔清霓. 2018

[13]水稻品种(组合)对稻黑孢霉菌的抗性评价. 冯爱卿,黄显良,江先芽,陈深,伍尚信,黄日亮,曾列先,朱小源. 2015

[14]优质稻新品种黄丰占的选育——水稻核心种质育种理论应用实例. 赖穗春,周少川,王志东,黄道强,李宏,卢德城,周德贵,李康活. 2013

[15]水稻化感品种抑草效应研究. 卢德城,周少川,李宏,黄道强,王家生. 2004

[16]多金属硫化物矿区不同品种水稻根际土壤酶活的变化. 李金娟,张雪霞,王平,高云,陈能场,冷小艳. 2013

[17]覆草旱作和常规水作对水稻品种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李宏,樊小林,周少川. 2006

[18]适宜于改良后酸性田和反酸性田的水稻品种筛选试验. 李伯欣,徐培智,周柏权,黄旭,游奕来,甘道建. 2011

[19]广东省新育成水稻品种米质分析. 陈建伟,吴东辉,陈文丰,肖昕,李晓方. 2004

[20]广东不同时期水稻主栽品种抗病基因同源序列多态性分析. 唐志明,陈建酉,陆永法,周华成,莫雪娇,毛兴学,李晓方.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