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优化栽培措施对春玉米密植群体冠层结构及 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朴琳 1 ; 李波 2 ; 陈喜昌 2 ; 丁在松 1 ; 张宇 2 ; 赵明 1 ; 李从锋 1 ;

作者机构: 1.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农村部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

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关键词: 春玉米;栽培措施;冠层结构;干物质;密植;籽粒产量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20 年 53 卷 015 期

页码: 3048-305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研究春玉米密植群体优化栽培模式下冠层结构特征,并探索其对冠层生产的调控机制及对产量提高的贡献.[方法]以耐密高产品种"中单909"为试验材料,设置105000株/hm2种植密度,采用深松(S)、宽窄行(W)及化控(C)的组合,形成4种根-冠优化栽培模式:(1)传统模式(旋耕20 cm,60 cm等行距,RU),(2)耕层优化模式(深松耕作35 cm,60 cm等行距,SU),(3)冠层优化模式(传统旋耕20 cm,80 cm+40 cm宽窄行,叶面喷施磷酸胆碱合剂ECK,RWC),(4)综合优化模式(深松耕作35 cm,80 cm+40 cm宽窄行,叶面喷施磷酸胆碱合剂ECK,SWC).比较不同栽培模式下冠层大田切片(垂直)、群体光分布、光合性能、蔗糖合成酶活性及籽粒灌浆的差异.[结果]相较于常规栽培模式(RU),耕层优化模式(SU)的玉米冠层叶片干物质增加,冠层优化模式(RWC,SWC)下密植群体株高和穗位高降低30 cm以上,但群体整齐度下降明显;RWC和SWC处理,叶片垂直分布似"纺锤型"更为均匀,垂直高度180—240 cm的光能截获相比传统模式显著降低8%—37%,而穗位以下(120—180 cm)相比传统模式提高44%—129%;RU和SU处理呈现"漏斗型"株型特征,叶片集中分布在冠层顶部.根-冠协同优化可改良高密玉米群体冠层垂直结构,显著提高穗位及穗下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增加穗位叶蔗糖磷酸合酶(SPS)和蔗糖合成酶(SS)活性,维持生育后期冠层叶片的生理活性,延长干物质活跃积累期10 d以上.[结论]综合优化模式(SWC)改变冠层干物质空间分布,增加了密植群体中下部光能截获和光合碳代谢能力,促进了花后冠层物质生产及籽粒灌浆,显著增加玉米籽粒产量.

  • 相关文献

[1]黑龙江省半湿润区密植玉米施肥措施研究. 张磊. 2020

[2]玉米密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及效益分析. 宫秀杰,钱春荣,于洋,赵杨,姜宇博,马军韬,王俊河. 2011

[3]绥李3号密植高产栽培试验. 吴振林. 2013

[4]嫩江县大豆1.3m大垄窄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 韩冬伟,王守义,王淑荣,李晓明,赵曦,池莉,曲忠诚. 2010

[5]半矮秆大豆合丰42号最佳密植群体结构分析. 张敬涛,王成,王谦玉,赵桂范,王庆胜. 2005

[6]高水肥密植条件下大豆地上部干物重变化动态. 宋英博. 2010

[7]窄行密植大豆保护性耕作技术. 盖志佳. 2024

[8]密植条件下矮秆大豆合交9525-1生育动态分析. 张敬涛. 2000

[9]行距对两个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冠层结构与产量的影响. 赵海新,杨丽敏,陈书强,姜树坤,黄晓群,单莉莉,潘国君. 2011

[10]超高产春小麦群体结构与经济产量及生物产量关系的研究. 高凤梅,邵立刚,王岩,李长辉,马勇,车京玉,张启昌,刘玲玲. 2006

[11]种植密度对高粱冠层结构及光辐射特征的影响. 王聪,胡尊艳,陈林祺,任思琪. 2017

[12]超高产春小麦群体结构与经济产量及生物产量关系的研究. 高凤梅. 2007

[13]春小麦新品种龙辐12-876. 刘东军,张宏纪,孙岩,刘文林,杨淑萍,苗丽丽. 2019

[14]大豆低温冷害研究进展及防控技术. 盖志佳,刘婧琦,蔡丽君,杜佳兴,谷维,张敬涛,吴俊江. 2021

[15]设施蔬菜作物连作障碍研究进展. 吴玉娥,姚怀莲,林惠莲,周万凤,简丹. 2013

[16]水稻幼穗-颖花发育的研究进展. 姜树坤,张喜娟,王嘉宇,张凤鸣. 2012

[17]优质强筋小麦品种龙麦40的选育及栽培措施. 刘东军,宋维富,杨雪峰,赵丽娟,宋庆杰,张春利,辛文利,张宝辉. 2020

[18]寒地高产水稻龙粳2305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张希瑞,孙海正,孙淑红,赵凤民,王立楠,薛菁芳,田崇兵. 2023

[19]施肥对大豆物质生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李忠杰,王春艳,王连敏,王立志,刘功. 2006

[20]两个高粱品种生长发育动态变化及对种植密度的响应研究. 姜艳喜,盖志佳,刘婧琦,蔡丽君,张敬涛,王雪洁,焦少杰,严洪冬,苏德峰,王黎明,宋嘉雯.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