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绿豆生长素响应因子基因家族序列特征及分子进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彩萍 1 ; 王丽 2 ; 宋敏 2 ; 刘荣华 2 ; 孙朝霞 2 ; 侯思宇 3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山西农业大学农业生物工程研究所;山西农业大学特色杂粮基因资源挖掘与种质创新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2.;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山西农业大学农业生物工程研究所;山西农业大学特色杂粮基因资源挖掘与种质创新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3.;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山西农业大学农业生物工程研究所;山西农业大学特色杂粮基因资源挖掘与种质创新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绿豆;生长素响应因子;基因家族;系统进化

期刊名称: 分子植物育种

ISSN: 1672-416X

年卷期: 2018 年 02 期

页码: 371-37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绿豆种子萌发率严重影响和制约其田间产量,研究利用与绿豆种子萌发相关的基因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拟通过查询绿豆转录组数据库,分离包含完整ORF的生长素响应因子(ARF)基因家族成员,对比分析该家族成员的蛋白保守结构域,基于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分离到22个包含完整ORF的ARF基因,其核苷酸序列长度范围为905~3 624 bp,其编码氨基酸序列长度的范围为237~761 aa。其中仅有4个ARF基因包含保守的B3 DNA结合结构域、Auxin响应因子和AUX/IAA家族蛋白结构域,其他基因存在1~2个保守结构域的缺失。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绿豆22个ARF基因与拟南芥12个ARF基因共划分为3大类,9个亚类。这些结果为进一步揭示绿豆ARF基因功能多样性,同时为将来遗传工程改良绿豆品种提供理论参考。

  • 相关文献

[1]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评价绿豆新品种. 张耀文. 2004

[2]绿豆新品种晋绿豆1号的选育及推广. 赵雪英. 2004

[3]亚蔬绿豆主要性状的遗传与相关研究. 张耀文. 2004

[4]谷子逆境相关基因家族研究进展. 赵晋锋,连玲燕,余爱丽,王高鸿,杜艳伟,李颜方,张正,赵根友. 2018

[5]中国闪蛱蝶亚科线粒体全基因组测定及系统进化研究. 曹天文,王菊平,张敏,聂新平,宣善滨,马恩波. 2019

[6]高粱WRKY家族成员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赵兴奎,范昕琦,聂萌恩,王海燕,柳青山,段永红. 2020

[7]大豆ZF-HD蛋白家族的全基因组序列特征分析. 王长彪,易金鑫,徐照龙,何晓兰,朱虹润,马鸿翔. 2011

[8]复播绿豆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张红芳,郑海泽,曲运琴,姚勇,张耀文. 2015

[9]晋北高寒地区绿豆抗旱高产栽培技术. 降云峰,邢宝龙,薛龙飞. 2013

[10]绿豆不同品种对绿豆象的抗性初探. 王宏民,成小芳,樊艳平,郑海霞,张耀文,张仙红. 2018

[11]绿豆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相关及聚类分析. 侯小峰,王彩萍,刘静,宋瑞军,成玉红,李婷. 2020

[12]山西省绿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朱慧珺,张耀文,赵雪英,张泽燕,闫虎斌,张春明. 2019

[13]膜下滴灌绿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冯钰,邢宝龙,王桂梅. 2019

[14]不同种皮色绿豆黄酮类含量的初步研究. 廉雪,张耀文. 2020

[15]绿豆籽粒颜色的遗传分析. 廉雪,张泽燕,张耀文. 2020

[16]绿豆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研究. 冯钰,王桂梅. 2019

[17]密度和行距配置对绿豆光合生理特性与产量形成的影响. 闫虎斌,赵雪英,张春明,朱慧珺,张泽燕,张耀文. 2018

[18]不同地理来源绿豆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郭鹏燕,王彩萍,任杰成,赵吉平,许瑛,岳茂林. 2017

[19]阳高县旱地绿豆高产栽培技术. 张旭丽,李洪. 2021

[20]绿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对绿豆象生长发育及体内解毒酶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樊艳平,党海燕,王宏民,郑海霞,成小芳,张耀文,张仙红.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