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氮素水平条件下水稻苗期形态性状QTL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赵峰 1 ; 白建江 2 ; 杨瑞芳 2 ; 石英尧 1 ; 朴钟泽 2 ;

作者机构: 1.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

2.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关键词: 水稻;苗期;QTL分析;氮素水平

期刊名称: 上海农业学报

ISSN: 1000-3924

年卷期: 2015 年 06 期

页码: 18-2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水稻品种‘Dasanbyeo'和‘TR22183'为亲本构建的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RIL)群体及其分子连锁图谱,分别在高氮和低氮2种水平条件下对水稻苗期最大根长、根干重、茎(叶)干重和苗高进行QTL分析。结果表明:这4个苗期形态性状与不同氮素水平存在明显互作效应。高低2种氮素水平条件下共检测到2个茎(叶)干重、1个根干重、1个苗高和3个最大根长QTL,同时检测到1个根干重、1个茎(叶)干重和2个最大根长的高低不同氮素水平差值QTL。其中,高氮素水平下仅检测到1个与茎(叶)干重有关的QTL;低氮素水平下根干重的1个QTL与最大根长的1个QTL均定位在第10染色体RM239-S10023标记区间,可能存在基因的"一因多效"或"基因紧密连锁"现象。此外,高氮素水平下茎(叶)干重QTL与高、低氮素水平茎(叶)干重差值QTL均定位在第9染色体S09075A-S09075B标记区间,低氮素水平下2个最大根长QTL与2个高低氮素水平最大根长差值QTL分别定位在第12染色体RM101-S12075和S12012-S12011标记区间,定位在这2个染色体相关区域的QTL很有可能与水稻的氮素(缺氮)响应以及吸收利用相关。

  • 相关文献

[1]正常与水分胁迫下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的QTL分析. 胡颂平,梅捍卫,邹桂花,刘鸿艳,刘国兰,蔡润,李明寿,罗利军. 2006

[2]水稻柱头外露率的研究进展. 岳高红,潘彬荣,许立奎,楼珏,梅捍卫,罗利军. 2009

[3]杂交旱稻保持系沪旱1B柱头外露率的QTL定位. 岳高红,梅捍卫,潘彬荣,楼珏,李明寿,罗利军. 2009

[4]干旱胁迫下水稻叶片光合速率与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及其基因定位. 胡颂平,王正功,张琳,刘国兰,罗利军,廖慧敏. 2007

[5]对水稻种子耐储性QTL的研究. 黄祎雯,孙滨,程灿,牛付安,周继华,张安鹏,涂荣剑,李瑶,姚瑶,代雨婷,谢开珍,陈小荣,曹黎明,储黄伟. 2022

[6]水稻苗期模拟干旱胁迫条件下表型性状QTL定位. 姜雪,马孝松,罗利军,刘鸿艳. 2016

[7]水稻苗期氮素营养高效基因型的筛选. 童汉华,余新桥,梅捍卫,曹一平,章善庆,罗利军. 2007

[8]水稻花药水分胁迫培养反应与植株水平抗旱性间的关系. 张艳敏,高润红,李梁,杜志钊,郭桂梅,陈志伟,何婷,陆瑞菊,黄剑华. 2011

[9]甜玉米中F2:3群体可溶性糖和子粒嫩度性状的数量性状位点(QTL)定位. 党冬冬,秦涛,于典司,顾炜,阮燕晔,郑洪建,王慧,关媛. 2024

[10]黄瓜抗白粉病QTL分子标记定位. 刘龙洲,蔡润,袁晓君,何欢乐,潘俊松. 2008

[11]胚乳对大麦苗期耐盐性的影响. 徐红卫,王亦菲,梁乔伟,黄赛华,刘成洪,黄剑华,马运涛,李锦斌,陆瑞菊,许如根. 2019

[12]低温弱光对不同生态型黄瓜苗期若干测定指标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余纪柱,李建吾,王美平,金海军. 2003

[13]鲜食玉米自交系苗期耐水淹种质筛选及生理特性分析. 张金池,关媛,秦涛,党冬冬,于典司,顾炜,王慧,郑洪建,白光红. 2024

[14]冬春季普通大棚+中棚对不结球白菜生长的影响. 侯瑞贤,李晓锋,朱红芳,朱玉英,归武球. 2013

[15]玉米苗期淹水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狄邺,孙萍东,关媛,顾炜,郑洪建,邹华文,张学才,施标,于典司,张丙林. 2023

[16]不同地区大麦品种苗期耐低氮性及聚类分析. 李梁,杜志钊,高润红,刘成洪,陈志伟,黄剑华. 2013

[17]生物磷肥对番茄苗期生长影响的研究. 郑瑞娜,万延慧,朱为民,朱龙英,郭世荣. 2010

[18]秸秆与缓释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率的影响. SUN Huifeng,孙会峰,ZHOU Sheng,周胜. 2015

[19]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上海市水稻生产碳足迹研究. 曹黎明,李茂柏,王新其,赵志鹏. 2014

[20]提高粳稻花药小孢子离体培养反应的研究. 陆瑞菊,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孙月芳,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王亦菲,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单丽丽,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黄剑华,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