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乔小燕 1 ; 王秋霜 1 ; 陈栋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饮用植物研究所
关键词: 茶树;保存;利用;育种;红茶
期刊名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ISSN: 1672-1810
年卷期: 2015 年 16 卷 06 期
页码: 1135-114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茶树种质资源是茶树品种选育的材料基础。本文系统阐述了世界茶叶主产国在茶树资源收集、保存和鉴定评价方面所取得的进展,着重对红茶化学特性、红茶育种的研究成果进行论述。同时,对未来茶树育种的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 相关文献
[1]广东省蔬菜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鉴定利用. 李植良,陈清华,罗少波,何裕志,郭巨先. 2006
[2]广东省兰花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与评价利用. 陈和明,朱根发,廖飞雄,王碧青,龚妮,胡哲森. 2007
[3]罗坑野生红茶感官审评及其生化组分研究. 姜晓辉,吴华玲,陈栋,乔小燕. 2014
[4]香蕉种质资源的安全保存与有效利用. 胡玲玉,黄秉智,杨兴玉,吴元立,许林兵. 2020
[5]茶树茶氨酸的代谢及其育种研究进展. 方开星,姜晓辉,吴华玲. 2016
[6]茶树咖啡碱代谢及低咖啡碱茶树育种研究进展. 吴华玲,陈栋,李家贤. 2011
[7]优良杂交桑种子繁殖技术探讨. 吴剑安,黄港,黄炳辉,唐翠明,钟建武. 2017
[8]茄子花粉的离体萌发和生活力保存研究(英文). 李植良,衡周,李涛,黎振兴,孙保娟. 2018
[9]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种质资源研究60年:成就与展望. 潘大建,李晨,范芝兰,孙炳蕊,陈文丰,江立群,张静,吕树伟,刘清,毛兴学. 2020
[10]我国甘薯种质资源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房伯平,张雄坚,陈景益,安康. 2004
[11]高温对现生植物细胞质的影响(英文). 李楠,邓焕祥,张文虎,杜开和,王鑫. 2013
[12]鸭疫里默氏杆菌菌种保存试验及蜂胶苗的保护试验. 吕殿红. 2002
[13]广东主要果树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现状与展望. 吴洁芳,袁沛元,陈洁珍,刘岩,黄秉智,潘建平,韩冬梅. 2011
[14]水稻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与创新. 潘大建,范芝兰,李晨,周汉钦,陈建酉. 2006
[15]甘薯资源温室盆栽保存探讨. 张雄坚,房伯平,陈景益,安康. 2002
[16]稻瘟病菌分离及保存方法研究. 金晓春,李志新,张海生,李晓方. 2008
[17]野生稻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方法. 范芝兰,潘大建,李晨,陈建酉,陈雨,刘维. 2009
[18]甘薯种质资源种植保存动态监测研究. 张雄坚,房伯平,符史立,陈景益,安康,曹培安. 2006
[19]阿根廷马黛茶与广东红茶挥发性成分比较分析. 乔小燕,马棉霞,陈维,马成英,陈栋. 2020
[20]红茶品质及其相关生化因子研究进展. 范捷,王秋霜,秦丹丹,方开星,朱海燕,姜晓辉,陈栋,吴华玲.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粤黔协作"揭榜挂帅"项目驱动的茶产业发展实践与创新研究
作者:杨留勇;杜云霄;周佳;乔小燕
关键词:粤黔协作;揭榜挂帅;产业发展;实践与创新
-
植物花青素修饰相关UDP-糖基转移酶研究进展
作者:王青;倪尔冬;王秋霜;秦丹丹;方开星;李红建;姜晓辉;李波;潘晨东;吴华玲
关键词:植物;花青素;UDP-糖基转移酶;修饰
-
不同贮青温度及方式对红碎茶品质的影响
作者:林冬纯;胡蝶;陈维;夏红玲;乔小燕;苗爱清;马成英
关键词:茶青;贮青温度;贮青方式;红碎茶;品质
-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茶叶生产质控与品质评价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梁建华;郭嘉明;乔小燕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技术;茶叶;质量控制;信息融合
-
云浮市象窝山野生茶树种质资源调查与分析
作者:王秋霜;李波;梁建球;秦丹丹;王青;吴华玲
关键词:云浮新兴;象窝山;野生茶树资源;变异系数;农艺性状;品质评价
-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印度不同产地红茶关键香气代谢物
作者:王秋霜;秦丹丹;方开星;姜晓辉;王青;李波;李红建;倪尔冬;潘晨东;吴华玲
关键词:非靶向代谢组;气相色谱-质谱法;印度红茶;香气代谢物;活性
-
金萱炒青绿茶中挥发性对映异构体分析方法的优化及应用
作者:张淑怡;马成英;陈维;苗爱清;乔小燕;林冬纯;夏红玲;许靖逸
关键词:炒青绿茶;顶空固相微萃取;对映选择性-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挥发性成分;对映异构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