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胡西洲 1 ; 刘亚琴 2 ; 刘骞 1 ; 张仙 1 ; 彭西甜 1 ; 周有祥 1 ; 孙继成 2 ; 彭立军 1 ;
作者机构: 1.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农产品营养品质与安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武汉)
2.潜江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局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养殖模式;脂肪酸
期刊名称: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4 年 013 期
页码: 99-106
摘要: 目的 进一步挖掘和评价江汉平原不同养殖模式下克氏原螯虾肌肉脂肪特征及差异.方法 利用索式抽提法和气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不同养殖模式下克氏原螯虾肌肉中脂肪的组成及其含量.结果 江汉平原不同养殖模式下克氏原螯虾肌肉中脂肪含量平均值仅为1.070%(以干基计),3种养殖模式下克氏原螯虾肌肉中脂肪平均含量为:虾稻共作(1.037%)<虾稻连作(1.057%)<精养池(1.214%),虾稻模式与精养池养殖模式呈显著差异(P<0.05).肌肉组织中测出37种脂肪酸,其中26种脂肪酸呈显著性差异(P<0.05).3种养殖模式下脂肪酸组成均呈现:∑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饱和脂肪酸(saturate fatty acids,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s,MUFA),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占脂肪酸总量呈现:虾稻共作(76.7%)>虾稻连作(76.1%)>精养池(75.4%),且虾稻共作、虾稻连作和精养池养殖模式下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227.249、231.698和248.526 mg/100 g,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68.962、72.613和81.114 mg/100 g.结论 3种养殖模式下克氏原螯虾脂肪酸品质均表现优良,符合健康膳食的要求,总体上看,虾稻共作养殖模式下脂肪特征要优于虾稻连作和精养池养殖模式,虾稻共作养殖模式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潜力.
- 相关文献
[1]湖北省不同养殖模式下克氏原螯虾肌肉品质评价. 郑丹,彭西甜,张仙,张隽娴,周有祥,彭立军,夏珍珍. 2023
[2]湖北省蛋鸡“124”标准化养殖模式鸡舍建设及生产要点. 蒲跃进,蔡传鹏,黄京书,王建国,李朝国. 2019
[3]湖北省优质猪开发模式分析. 李良华,宋忠旭,孙华,李明波,彭先文,梅书棋. 2016
[4]湖北省蛋鸡养殖规模发展现状调研与分析. 皮劲松,童睿,申杰,潘爱銮,蒲跃进,程妮,吴艳. 2014
[5]超高压与热烫预处理对克氏原螯虾肉冻藏品质的影响. 石钢鹏,周俊鹏,章蔚,熊光权,石柳,吴文锦,李新,乔宇,丁安子,廖李,汪兰. 2020
[6]克氏原螯虾不同可食部位风味成分分析. 周明珠,熊光权,乔宇,汪超,汪兰,吴文锦,李新,石柳,丁安子,黎彩. 2020
[7]夏季克氏原螯虾虾肉和虾壳基本性质研究. 吴伟伦,夏雨婷,石钢鹏,汪兰,乔宇,康峻,石柳,吴茜. 2023
[8]克氏原螯虾酚氧化酶原mRNA组织分布特性研究. 李艳和,王永杰,杨克礼,陈宇,佘磊. 2011
[9]稻虾共作模式下克氏原螯虾对水稻土团聚体特征及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佀国涵,朱秀秀,彭成林,袁家富,赵书军,徐大兵,谢媛圆,周剑雄,杨小红. 2024
[10]熟制方式对克氏原螯虾剥壳效果及品质的影响. 谌玲薇,邱文兴,刘煊,谭宏渊,乔宇,汪超. 2024
[11]不同清洗方式下克氏原螯虾肉细菌群落及理化性质的变化. 谌玲薇,邱文兴,杜柳,熊光权,乔宇,汪超,汪兰,黎彩. 2023
[12]不同规格及性别的克氏原螯虾各部位营养分析及评价. 黄国威,佘敏,周际松,熊光权,白婵,邱亮,杨俊松,廖涛. 2023
[13]两种豆科绿肥对克氏原鳌虾生长及虾肉品质的影响. 汪兰,吴伟伦,石柳,佀国涵,袁家富,赵书军,彭成林. 2023
[14]生长环境对克氏原螯虾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李雪红,李述刚,石钢鹏,罗小莹,康峻,苏静,汪兰. 2021
[15]不同捕捞月份和规格克氏原螯虾品质比较. 石钢鹏,高天麒,阙凤,汪超,乔宇,石柳,吴文锦,于巍,丁安子,李新,廖李,熊光权,汪兰. 2022
[16]电子束辐照后即食小龙虾贮藏品质的变化. 谌玲薇,杜柳,占智敏,刘栋银,熊光权,乔宇,汪超,汪兰. 2023
[17]青贮饲料对波麻杂交羊血清指标和背最长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索效军,张年. 2022
[18]水牛奶与奶牛奶常规营养成分与脂肪酸含量的差异及季节变化规律. 张依,苏俊东,罗雪路,南良康,杜超,陈明新,熊琪,张淑君. 2021
[19]牛奶中脂肪酸与常规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申丽娜,王海童,罗雪路,李春芳,倪俊卿,马亚宾,陈明新,熊琪,张淑君. 2021
[20]鸭I-FABP基因的克隆、组织表达模式及功能研究. 陈芳,张昊,卢立志.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金属卤化物CH_3NH_3PbBr_3钙钛矿量子点快速检测新烟碱类农药
作者:周然锋;彭茂民;刘丽;尹小丽;彭西甜;夏虹
关键词:金属卤化物钙钛矿;量子点;快速检测;新烟碱类农药
-
储藏过程中稻谷挥发性风味物质和酶活力变化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鹏;郑丹;彭西甜;陶明芳
关键词:稻谷储藏;陈化;风味物质;酶活力;挥发性化合物;提取
-
纳米棒状MgO固相萃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食用油中的苯并[a]芘
作者:周然锋;程刚;刘丽;尹小丽;彭西甜
关键词:棒状纳米MgO;固相萃取;液相色谱-荧光检测;苯并[a]芘;食用油
-
改进的QuEChERS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饲料中的环匹阿尼酸
作者:彭茂民;喻小兵;陈琳;熊青松;刘丽;郑丹;夏虹;余琼卫;彭西甜
关键词: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环匹阿尼酸;饲料
-
动物源性食品中氯霉素类药物残留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作者:袁喆;彭茂民;刘丽;彭西甜;夏虹
关键词:氯霉素类;分析方法;动物源性食品;食品安全;检测
-
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稻中氯虫苯甲酰胺和吡蚜酮残留量
作者:陈鑫;刘骞;吕昂;朱坤淼;程运斌;刘军
关键词: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水稻;氯虫苯甲酰胺;吡蚜酮
-
甘薯中主要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作者:刘姣;王婧;杨洁;周有祥
关键词:甘薯;活性成分;检测技术;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