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膳食因子对多酚生物利用率影响的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郑妍 1 ; 隋勇 2 ;

作者机构: 1.武汉设计工程学院食品与生物科技学院

2.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

关键词: 多酚;生物利用率;膳食因子;相互作用

期刊名称: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673-2383

年卷期: 2020 年 006 期

页码: 111-11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多酚是膳食中重要的活性成分,分子结构中的多元羟基使其具有抗氧化、改善慢性代谢疾病、提高机体免疫、预防癌症等多种生理活性。但由于多酚溶解性差、生物可及率低、与食品基质相互作用等因素的影响,在机体内的生物利用率较低,限制了其生理活性的发挥。食品中的蛋白质、膳食纤维等与多酚在胃肠道中发生相互作用,影响多酚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进而影响了其生物利用率和生理活性。随着多酚和食品组分相互作用研究的深入,通过膳食因子改善多酚生物利用率日趋成为研究热点。对多种膳食因子对多酚生物利用率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提高多酚生物利用率和生理活性提供理论依据。

  • 相关文献

[1]复合氨基酸螯合钙对大鼠生物利用率的研究. 王俊,程薇,文莉,熊光权,曾汉庭,陈金国,乔宇. 2008

[2]光谱法研究Fe~(3+)/Fe~(2+)离子对CS-Fe_3O_4@ZnS:Mn/ZnS磁性荧光复合纳米粒子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影响(英文). 彭茂民,夏虹,刘丽. 2019

[3]Mn掺杂ZnS量子点与孔雀石绿和隐性孔雀石绿的相互作用. 刘丽,彭茂民,夏虹. 2019

[4]紫薯蛋白-葡萄糖美拉德产物制备及其与花色苷相互作用研究. 岁鲁姗,詹少颖,李佳,安孝宇,何静仁,杨宁,祝振洲,金伟平. 2019

[5]茶多酚与多糖的相互作用:作用机理及功能特性变化研究进展. 祝琳,吴龙,陈小强,陈学玲,吴正奇,石勇. 2019

[6]高山野生襄荷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吴金平,艾永兰,郭凤领,施建斌,陈学玲,陈佩和,邱正明. 2014

[7]蔷薇科甜茶加工应用研究进展. 柏芸,薛淑静,周明,关健,杨德,李露. 2010

[8]不同品种薯尖的总酚、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比较. 陈蓬凤,梅新,黄师荣,蔡芳,王少华,何建军,施建斌,隋勇,蔡沙,熊添,陈学玲,范传会. 2021

[9]非生物胁迫对发芽谷物多酚的影响研究进展. 徐汇,梅新,李书艺,祝振洲,施建斌,蔡沙,熊添,隋勇. 2020

[10]冷藏和热处理对荸荠多酚氧化酶活性和多酚含量的影响. 张国真,何建军,姚晓玲,陈学玲,关健,张妍楠,梅新. 2013

[11]黄精主要生物活性物质的初提取与益生元作用研究现状. 黄镭,文俊仁,文静. 2023

[12]高山薇菜中多酚类化合物提取条件的优化. 郭凤领,李俊丽,王运强,吴金平,邱正明. 2014

[13]相互作用下多酚对肌原纤维蛋白结构和性质的影响研究进展. 黄剑,李书艺,祝振洲,熊光权,吴文锦,石柳,何静仁,丁安子,乔宇,汪兰. 2022

[14]延龄草多酚分析及其在不同硒浓度下的变化规律. 滕树锐,杨强,廖璐婧,江念,郑小江.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