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婷 1 ; 刘忠英 1 ; 戴宇樵 1 ; 方仕茂 1 ; 李琴 1 ; 张拓 1 ; 冉乾松 1 ; 潘科 1 ;
作者机构: 1.贵州省茶叶研究所;贵州大学茶学院
关键词: 茶多酚;儿茶素;氨基酸;咖啡碱;黄酮苷
期刊名称: 贵茶
ISSN: 2097-2601
年卷期: 2023 年 01 期
页码: 17-27
摘要: 近年来,抹茶因其色泽鲜亮、滋味浓郁、气味芬芳的特点深受大众喜爱,其内含的丰富化学成分赋予了它独特的滋味特征和功能价值,逐渐改变了人们从“饮茶”到“食茶”的习惯。本文从抹茶的苦、涩、鲜、甜等滋味特征,较全面的综述了近5年的相关研究进展,包括味觉的形成机制、抹茶相关滋味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以期为抹茶滋味特征物质的研究及利用提供借鉴,提出了下一步可开展的研究思路。
- 相关文献
[1]早春不同时间茶鲜叶生化成分含量变化研究. 席亚楠,罗雨,王家伦,周顺珍,徐俊昌,郑文佳,张小琴. 2022
[2]修剪施肥相结合对低产低效茶园茶叶品质的影响. 曹雨,崔晓明,罗显扬. 2012
[3]HPLC法测定茶叶中儿茶素及咖啡碱. 周顺珍,龚雪,周国兰,郭灿,郑文莉. 2013
[4]黔茶1号碾茶加工中氨基酸及儿茶素组分的动态变化. 张拓,杨婷,戴宇樵,李琴,刘忠英,潘科. 2023
[5]普洱茶中氨基酸和茶多酚浸出规律的研究. 段学艺. 2010
[6]黔湄系列品种与云南大叶种所制普洱茶的比较分析. 曹雨,韩丽,罗显扬. 2010
[7]茶叶咖啡碱检测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的改进与探讨. 刘晓霞,周国兰,何萍,郑文丽,赵华富. 2010
[8]晴隆原生态特异茶树资源与福鼎大白茶比较浅析. 曹雨,罗琳杰,段学艺,贺伯虎,王霖,王家伦,赵华富,张正文,刘蔚蓝,袁静,徐杰. 2014
[9]两种方法测定茶叶中咖啡碱的应用比较. 周顺珍,周国兰,何萍,郑文莉. 2012
[10]实验室盲样考核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周顺珍,郭灿,周国兰,赵华富,刘晓霞. 2016
[11]高咖啡碱含量的特异茶树种质资源的筛选. 杨春,罗军武,陈涛林,龚雪,何萍,王庆,王汉超,冉立群. 2013
[12]19份茶树资源鲜叶中咖啡碱合成酶的活性. 段学艺,高秀兵,曹雨,赵华富,张圆,何萍,胡华健. 2018
[13]不同茶树品种(品系)绿茶与红茶咖啡碱含量的比较分析. 龚雪,周顺珍,陈娟,杨春,郭燕,陈正武. 2018
[14]贵州两地野生大厂茶嘌呤生物碱与儿茶素组分比较. 杨春,杨代星,苏胜峰,梁思慧,李燕,郭燕,乔大河,密孝增,陈正武. 2024
[15]基于多酚类和嘌呤类代谢表型的沿河古茶树红茶适制性评估. 方仕茂,戴宇樵,杨婷,田小强,田洪军,刘忠英,潘科. 2021
[16]2014“黔茶杯”名优绿茶主要品质特征分析报告. 周顺珍,郭灿,刘晓霞,周国兰,郑文莉. 2015
[17]儿茶素糖基化修饰研究进展. 雷志伟,李露露,郭灿,尹荣秀. 2019
[18]紫色芽叶红茶加工过程中茶色素和儿茶素组分的变化. 邓波,韦城,罗金龙,刘冠群. 2023
[19]贵州高茶多酚茶树品种多酚品质分析评价. 赵华富,高秀兵,刘晓霞,曹雨,周顺珍,周国兰. 2016
[20]茶叶中茶多酚提取技术进展. 雷志伟,喻云春.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红茶发酵影响因素及品质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刘亚兵;冉乾松;蒲璐璐;段学艺;王敏;戴宇樵;张拓;刘忠英;潘科
关键词:红茶;滋味;影响因子;品质调控;光质;微生物
-
不同造型白化绿茶滋味化学成分及感官品质分析
作者:张小琴;罗金龙;李燕;梁思慧;刘忠英;沈强
关键词:白化绿茶;造型;滋味化学成分;感官品质
-
灵芝菌固态发酵夏秋梅占红茶风味特征分析
作者:戴宇樵;罗学尹;刘亚兵;李琴;刘忠英;张拓;潘科;龙林
关键词:灵芝菌;电子舌;夏秋茶;梅占;香气
-
孔雀石绿对稀有鮈鲫的胚胎发育毒性研究
作者:杨婷;曾鹏;冉盛菊;马秀慧;黄福江
关键词:孔雀石绿;稀有鮈鲫;胚胎毒性效应
-
黄茶闷黄工艺影响因子及品质评价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夏长杙;冉乾松;杨天根;翟精武;刘亚兵
关键词:黄茶;闷黄;人工感官;成分检测;模式识别;智能仿生技术
-
响应曲面优化茶树花饮料发酵工艺
作者:周洁;刘忠英;范静怡;周倩倩;崔继来
关键词:茶树花;发酵工艺;响应曲面法;DPPH抗氧化
-
红茶发酵过程中品质评价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夏长杙;冉乾松;李芮;刘亚兵
关键词:红茶发酵;人工感官;成分检测;模式识别;智能仿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