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野生白棕口蘑菌种分离及培养条件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陆欢 1 ; 王瑞娟 1 ; 万佳宁 1 ; 杨慧 1 ; 徐珍 1 ; 尚晓冬 1 ; 刘建雨 1 ;

作者机构: 1.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农业部应用真菌资源与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白棕口蘑;分离纯化;碳源;氮源;生长速度

期刊名称: 分子植物育种

ISSN: 1672-416X

年卷期: 2022 年 012 期

页码: 4019-402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研究对从江西赣州采集的一株野生食用菌子实体经组织分离获得菌丝纯培养物,通过形态特征分析和ITS技术进行鉴定,鉴定其为口蘑属的白棕口蘑Tricholoma albobrunneum。序列上传GenBank,登录号为MT539126。本研究还通过不同培养基配方对白棕口蘑进行分离纯化培养,并设计分析不同碳源和氮源培养基对白棕口蘑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菌根泥土浸提液的4号培养基菌丝的生长速度最快,菌丝长势强,色素分泌少,得到纯化菌种。白棕口蘑菌丝生长最佳碳源为红糖,最佳氮源为酵母膏,最佳培养基组合为:马铃薯200 g,红糖20 g,酵母膏5 g,琼脂20 g,KH2PO40.6 g,MgSO40.6 g,pH自然。本研究为后续白棕口蘑栽培试验提供了一定理论基础。

  • 相关文献

[1]西藏地区一珍稀药用菌-上升炭角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张清卿,李传华,杨瑞恒,邓春英,杨靖亚. 2020

[2]草菇V_9等三个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王辅德,叶叙丰,倪迪安,夏镇澳,蔡令仪,陈敬荣,高君辉,乔卫亚. 1996

[3]真姬菇菌种质量评价方法的优化研究. 陈辉,刘洋,赵楚楚,于海龙,张津京,冯志勇. 2013

[4]高雄山虫草生物学特性及人工驯化条件优化. 杨双双,林群英,朱丽娜,鲍大鹏,陈明杰,李传华. 2021

[5]拟康宁木霉T-51菌株生物学特性及其生物防治潜力. 尤佳琪,杜然,顾卫红,李超汉,李国庆,宋荣浩. 2022

[6]不同氮源对刺芹侧耳谷氨酰胺合成酶的酶活力及基因表达影响. 汪滢,尚俊军,茅文俊,王莹,鲍大鹏,李燕. 2019

[7]复合氮源对香菇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分析. 于海龙,吕贝贝,宋春艳,尚晓冬,章炉军,张美彦,谭琦. 2016

[8]不同氮含量对大球盖菇菌丝生长和碳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张津京,卓馨怡,冀浩,郝海波,岳一鸿,王倩,肖婷婷,陈辉. 2024

[9]氮源对灵芝菌丝体液态深层发酵合成灵芝三萜的影响. 冯杰,冯娜,贾薇,杨焱,张劲松. 2016

[10]玉米芯颗粒度对杏鲍菇菌丝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李正鹏,潘辉,李玉,于海龙,王瑞娟,周峰,谭琦,郭倩. 2011

[11]提高种鹅效益的技术要点. 何大乾. 2005

[12]灰树花工厂化栽培适宜菌株筛选试验. 金宇昌,冯占,李峙净,杨永凯,李贺文,杨瑞恒. 2020

[13]工厂化生产金针菇菌株‘青禾’F_2代性状分化的研究. 张旬旬,苏蓉,尚晓冬,谭琦. 2014

[14]新型香菇母种培养基的筛选. 杨焕玲,查磊,赵妍,黄建春,隽加香,陈明杰. 2019

[15]草菇纤维素酶活力测定条件确定及应用分析. 周慧敏,李亚鹏,赵妍,汪虹,陈明杰. 2014

[16]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碳源对黄芩细胞生长及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 方强,乔勇进,王海宏. 2008

[17]低碳农业研究述评. 张晨,罗强,俞菊生,马莹,曹黎明. 2013

[18]影响还田秸秆降解速率的因素及组合效果. 王树红,姚政,蒋小华,查健生. 2001

[19]不同施肥处理对花菜-毛豆轮作系统碳收支的影响. 张娟琴,郑宪清,李双喜,张翰林,吕卫光. 2017

[20]不同碳源对双孢蘑菇菌株A15和W192菌丝生长及胞外酶活性的影响. 王倩,肖婷婷,张宇辰,张津京,隽加香,陈辉,陈明杰,黄建春. 202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