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养殖密度下吉富罗非鱼生长性状的通径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范立民 1 ; Kamira Barry 1 ; 宋超 2 ; 裘丽萍 2 ; 郑尧 2 ; 孟顺龙 2 ; 胡庚东 2 ; 陈家长 1 ; 徐跑 1 ;

作者机构: 1.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业部长江下游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内陆生态环境和资源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养殖密度;吉富罗非鱼;生长性状;通径分析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5 年 31 卷 11 期

页码: 83-87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为研究不同养殖密度下吉富罗非鱼(GIFT)成鱼体长、全长、体高和体宽对体重的影响差别,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研究不同养殖密度下罗非鱼生长性状之间的差别。采用通径分析的方法对各养殖密度下变量的重要性进行排序,对不显著变量进行了剔除。结果发现:除在养殖密度为18000尾/hm2和22500尾/hm2时体长和全长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外,其他指标在不同养殖密度间差异均极显著(P<0.01);3个养殖密度下对体重影响最大的变量分别是体长(18000尾/hm2)、体宽(22500尾/hm2)、全长(27000尾/hm2),回归方程中,在养殖密度为22500尾/hm2时全长和体高被剔除,在养殖密度分别为18000尾/hm2和27000尾/hm2时体长被剔除。不同养殖密度下同日龄吉富罗非鱼的其他生长指标对体重的影响存在差别,在选育时应充分考虑。

  • 相关文献

[1]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下养殖密度对吉富罗非鱼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王裕玉,徐跑,聂志娟,华忠,李全杰,邵乃麟,徐钢春. 2019

[2]吉富罗非鱼MSTN基因结构及其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 唐永凯,李建林,俞菊华,陈雪峰,李红霞. 2010

[3]吉富罗非鱼家系选育3代后形态性状变异及其对体质量的影响. 李灵玲,董在杰,苏胜彦,徐跑,梁政远,马良骁,刘伟,张建桥. 2012

[4]建鲤与黄河鲤的杂交优势研究及主要生长性状的通径分析. 佟雪红,董在杰,缪为民,袁新华,王建新,岳春梅,林连升. 2007

[5]大口黑鲈2群体双列杂交子代的生长比较及通径分析. 龚雅婷,傅建军,朱文彬,张林兵,王兰梅,强俊,郜灿,胡桂飞,洪斌,董在杰. 2022

[6]养殖密度对白点鲑幼鱼生长、存活以及行为的影响. 张永泉,尹家胜,王丙乾,刘奕,李永发,李建兴,白庆利. 2009

[7]溶解氧与养殖密度对褐牙鲆幼鱼血细胞数量及血红蛋白含量影响的研究. 董晓煜,张秀梅,张沛东. 2008

[8]褐牙鲆幼鱼工厂化养殖密度优化软件的初步实现. 董晓煜,张秀梅,黄国强,张沛东. 2009

[9]笼具形状对选育合浦珠母贝幼贝生长的影响. 郝博飞,黄桂菊,刑孔武,黎火金,陈明强,李有宁,吴开畅,喻达辉. 2012

[10]不同养殖密度对褐鳟(Salmo trutta)稚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王炳谦,王芳,谷伟,户国,白庆利. 2014

[11]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下养殖密度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王裕玉,徐跑,聂志娟,邵乃麟,徐钢春. 2019

[12]养殖密度对华南鲤幼鱼生长特性的影响. 黎品红,马冬梅,朱华平,温涛雄. 2019

[13]养殖密度对食用褐鳟Salmo trutta生长和水质的影响. 谷伟,户国,孙鹏,徐革峰,白庆利,王炳谦. 2017

[14]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养殖密度对红鳍东方鲀应激反应和抗氧化状态的影响. 张龙,曲克明,张鹏,汪鲁,李卫东,朱建新. 2019

[15]养殖密度对循环水系统中大菱鲆生长和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韩岑,雷霁霖,刘宝良,贾睿,姜志强,赵奎峰,王国文. 2017

[16]围隔生境下养殖密度对菲律宾蛤仔生长的影响. 潘渊博,孙秀俊,郭贺,林忠洲,徐建峰,周成旭. 2023

[17]养殖密度对池塘循环水养殖大口黑鲈生长、生理指标和GH、IGF-I基因表达的影响. 倪金金,王裕玉,徐钢春,聂志娟,孙毅,李全杰,徐跑. 2020

[18]稻鲈共作系统中养殖密度对大口黑鲈抗氧化状态、肌肉营养品质和代谢功能的影响. 丁崇航,贾睿,侯诒然,李冰,朱健. 2023

[19]之六 对虾养殖中后期亚硝酸盐过高问题的处理与预防. 杨铿,冷加华,文国,李卓佳. 2008

[20]养殖密度对中华鲟行为、免疫力和养殖环境水质的影响. 张晓雁,李罗新,危起伟,张先锋,沈丽.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