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微生物菌剂对堆肥过程中氨挥发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于洪久 1 ; 郭炜 1 ; 王大蔚 1 ; 李玉梅 2 ; 刘杰 1 ; 边道林 3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村能源研究所

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3.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氨挥发;堆肥;微生物菌剂

期刊名称: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ISSN: 1002-2090

年卷期: 2016 年 28 卷 01 期

页码: 73-75+83

摘要: 以鸡粪、稻草为主要原料,通过添加酵素菌、微生物菌剂后,进行室内好氧堆肥发酵试验,研究微生物菌剂对堆肥的除臭、保氮效果,结果表明:添加微生物菌剂处理较不添加微生物菌剂处理(CK)升温快、温度高、高温持续时间长,添加微生物菌剂处理堆体温度第9 d上升到55℃,第15 d最高温度达62℃,55℃以上高温期可持续12 d;添加微生物菌剂处理较不添加微生物菌剂处理(CK),堆肥结束后p H值提高了0.17,氨的挥发时间缩短了6 d,氨的挥发总量降低。

  • 相关文献

[1]微生物菌剂及硅肥对盐碱地水稻生长发育及土壤环境的影响. 丁俊杰,刘凯,姚亮亮,高雪冬,张茂明,刘伟,顾鑫,杨晓贺,邱磊,来永才. 2022

[2]减肥配施微生物菌剂对五优稻四号抗倒性和产量的影响. 肖明纲,杨贤莉,孙兵,迟立勇,张擘,赵北平,李明贤. 2020

[3]不同微生物菌剂对糜子生长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闫锋,董扬,赵富阳,侯晓敏,李清泉,刘悦,殷博,范国权. 2023

[4]内置式秸秆反应堆技术对越冬茬番茄生长及温室环境的影响. 陈立新,王娟,邹春娇,刘力勇,刘吉业,李楠楠. 2017

[5]水稻三段式高产化控施肥技术研究. 张茂明,顾鑫,杨晓贺,姚亮亮,高雪冬,刘伟,邱磊,丁俊杰. 2021

[6]微生物菌剂对谷子生长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闫锋,董扬,赵富阳,侯晓敏,李清泉,曾玲玲,卢环,王冰雪. 2024

[7]两种微生物菌剂对工业大麻田中大麻螟的防治效果. 杨慧莹,王宇先,徐莹莹,高盼,张巩亮,郑旭,徐婷,王晨. 2023

[8]不同微生物菌剂对糜子黑穗病田间防效. 董扬,闫锋,赵富阳,侯晓敏,李清泉,李旭业. 2023

[9]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对日光温室土壤氨挥发的影响. 郝小雨,高伟,王玉军,金继运,黄绍文,唐继伟,张志强. 2012

[10]东北黑土玉米单作体系氨挥发特征研究. 纪玉刚,孙静文,周卫,梁国庆,何萍,马献发,魏丹,吴英. 2009

[11]氮素水平与施氮方式对稻田氨挥发影响. 孟祥海,魏丹,王玉峰,吴英,陈雪丽,张磊,时新瑞. 2011

[12]生活垃圾堆肥过程中有机态氮形态的动态变化. 魏自民,王世平,魏丹,许景钢. 2005

[13]生活垃圾堆肥水溶性有机物荧光特性变化. 滕险峰,魏自民. 2008

[14]牛粪传统堆肥工艺降低重金属铜、锌活性的研究. 王振,韩永胜,张淑芬. 2023

[15]北方高寒地带生物堆肥中高温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及分离纯化研究. 张胜男,张浩洋,张跃华,任国莉,马军. 2017

[16]堆肥过程中氮素损失的控制. 赵秋,鲍艳宇. 2007

[17]寒地秀珍菇菌渣生物腐熟技术研究. 张楠,刘杰,于洪久,钟鹏,孙彬,郭炜,苏戈. 2021

[18]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堆肥微生态研究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李琬,李景鹏. 2012

[19]寒区玉米秸秆田间覆膜堆肥速测指标变化研究. 史风梅,刘娣,裴占江,于洪久,张楠,王粟,高亚冰,刘杰. 2021

[20]堆肥原位保氮技术研究进展. 张玉兰,孙彩霞,段争虎,陈利军,武志杰,马星竹,王俊宇.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