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吴寒 1 ; 芮昕 1 ; 李春阳 1 ; 夏秀东 1 ; 董明盛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关键词: 多菌种;固态发酵;燕麦全谷物;蛋白质;营养价值
期刊名称: 食品科学
ISSN: 1002-6630
年卷期: 2018 年 16 期
页码: 168-175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研究植物乳杆菌70810与米根霉在燕麦全谷物基质中共固态发酵特性及对燕麦营养价值的影响,利用平板计数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乳酸菌的生长情况和真菌麦角固醇含量,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考马斯亮蓝法和邻苯二甲醛法测定发酵过程中燕麦蛋白质的水解情况。结果表明:燕麦全谷物基质中,随着植物乳杆菌70810和米根霉共同发酵时间的延长,乳酸菌活菌数和麦角固醇含量逐渐增加,72 h分别达到(8.46±0.04)(lg(CFU/g))和(137.04±6.13)μg/g,其中活菌计数结果比植物乳杆菌70810单独发酵时提高了7.14%;pH值由5.34±0.12降低至3.74±0.04,总酸质量分数由(0.23±0.02)%增加至(1.08±0.08)%;蛋白质发生明显水解,发酵至72 h,可溶性蛋白(以牛血清白蛋白当量计)含量为(11.58±0.16)mg/g,分子质量小于10 k Da肽(以胰酪蛋白胨当量计)含量为(366.51±1.30)mg/g。发酵后的燕麦蛋白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氨基酸组成更为合理,赖氨酸含量显著增加,必需氨基酸指数提高至75.63±0.10,蛋白质生物价提高至70.74±0.13。
- 相关文献
[1]多菌种发酵辣椒汁培养基配方的优化. 曾希珂,张喻,罗凤莲,王燕. 2017
[2]多菌种接种发酵生产低盐剁辣椒的工艺优化. 李文青,罗凤莲,曾希珂,卿泉,蒋依琳,罗耀华. 2019
[3]影响稻草降解及其产纤维素酶的几个关键性因素. 辛婷,张兴,谢逸萍,吕巧玲,葛义杰,马代夫,王慧. 2008
[4]复合微生物固态发酵菜籽粕的研究. 邱良伟,顾拥建,沙文锋,戴晖,朱娟. 2015
[5]蛹拟青霉固态发酵大豆条件研究. 朱蕴兰,商学兵,陈安徽,陈宏伟,邵颖,张城,刘岁,户泽荣. 2018
[6]蛹拟青霉固态发酵法制备大豆渣小肽及其理化特性. 朱蕴兰,陈宏伟,陈安徽,韩砚,户泽荣,孙雅,胡路路. 2019
[7]复合微生物菌剂发酵制备生物腐植酸的条件优化及其结构特性. 师杨杰,靳红梅,管益东,龙玉娇,朱燕云,朱宁. 2023
[8]木薯渣固态发酵植酸酶的条件研究. 马艳,洪葵,李枚秋,赵江涛. 2000
[9]蛹虫草固体发酵大豆基质蛋白质含量变化的研究. ZHANG Cheng,张城,CHEN Hongwei,陈宏伟,ZHU Yunlan,朱蕴兰,YIN Junjie. 2017
[10]苏南地区发展青饲大麦的可行性分析. 陈和,黄如鑫,陈健,陈晓静,沈会权. 2000
[11]功能型大麦——糯性裸大麦开发前景探讨. 陈晓静,陈和,陈健,沈会权,周汝琴,陶红,乔海龙,臧慧. 2011
[12]黑大麦的营养价值及其开发利用前景. 臧慧,陈和,陈健,沈会权,陶红,乔海龙,栾海业. 2012
[13]金针菇活性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谭一罗,杨和川,苏文英,秦裕营,马腾,周振玲,浦汉春. 2018
[14]金针菇活性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谭一罗,杨和川,苏文英,秦裕营,马腾,周振玲,浦汉春. 2018
[15]尾菜的营养价值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孙华,侯福银,丁海荣,杨智青,叶恩君. 2022
[16]3种野菜的保健功能及栽培技术. 张红梅,陈新,顾和平,袁星星,陈华涛,崔晓艳. 2012
[17]米糠油生理功能及制取工艺的研究. 丁丽,周维仁,章世元,汪益峰,顾金. 2009
[18]食用羽扇豆在澳大利亚的研究开发概况及其在我国的利用前景. 孙加祥. 2018
[19]保健蔬菜——面条菜的高效优质栽培技术. 管安琴,卢昱宇,陈罡,冯伟民,樊平声,韩庆余. 2016
[20]小球藻粉作为饲料添加剂的营养价值及安全性研究. 王冉,孙展兵,商庆凯.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花生表面黄曲霉高压电场低温等离子体消杀工艺优化及对花生品质的影响
作者:刘欢;NASIRU Mustapha Muhammad;冯进;宋江峰;祝红;李春阳
关键词:高压电场低温等离子体;花生;黄曲霉;杀菌;品质
-
球磨处理对大米蛋白分子结构的影响与促进大米蛋白酶解制备抗氧化肽
作者:刘天;徐之涵;柴清天;余振宇;李春阳;王乃富
关键词:大米蛋白;球磨处理;结构性质;酶水解;抗氧化活性
-
群体感应在合成微生物群落构建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喆;曹雨欣;戴意强;徐为民;王道营;董明盛;夏秀东
关键词:群体感应;合成微生物群落;微生物制造;微生物相互作用;细胞间通信
-
乳酸菌发酵黑莓汁风味品质及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夏依旦·买买提;吴寒;刘小莉;努尔古丽·热合曼;邸清如;周剑忠;钟良
关键词:乳酸菌;黑莓汁;气相色谱-质谱;皮质酮;神经细胞
-
基于代谢组学及网络药理学分析不同品种芡实中活性成分及其对人糖尿病的作用
作者:张青强;马佳佳;朱和权;李勇;李红领;刘欢;蔡为荣;李春阳
关键词:芡实;糖尿病;代谢组学;网路药理学;分子对接
-
基于Cur-NLCs的多重响应性微球的构建与评价
作者:刘典;冯进;李春阳
关键词: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姜黄素;微球;稳定性;多重响应性
-
黄芪生物活性成分及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孙佳慧;周援;孙月娥;李春阳;王卫东;张军
关键词:黄芪;多糖;皂苷;黄酮;生物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