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模拟生态系统中恩诺沙星在沉水植物体内蓄积、代谢和消除规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传步 1 ; 王元 1 ; 赵姝 1 ; 范培莉 1 ; 凌海 1 ; 李新苍 1 ; 周俊芳 1 ; 房文红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恩诺沙星;沉水植物;蓄积、代谢和消除;模拟生态;HPLC法

期刊名称: 海洋渔业

ISSN: 1004-2490

年卷期: 2022 年 44 卷 004 期

页码: 491-50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评价沉水植物对去除养殖尾水中残留抗菌药的作用,改进了QuEchERS前处理方法,建立了沉水植物中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含量HPLC检测方法,采用模拟生态研究了恩诺沙星残留在沉水植物体内蓄积、代谢和消除规律.优化了不同提取液、萃取盐和提取时间对回收率的影响,考察了不同净化剂的净化效果.以外标法进行定量,沉水植物中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回收率分别为79.60% ~110.15%和57.26% ~102.00%,检测限分别为0.003μg·g-1和0.005μg·g-1.在模拟生态系统中,以终浓度200μg·L-1的恩诺沙星单次泼洒用药后,苦草(Vallisneria natans)、伊乐藻(Elodea nuttallii)和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均在24 h吸收恩诺沙星至最大值,分别为0.82μg·g-1、0.86μg·g-1和2.34μg·g-1;采用梯形法计算曲线下面积,分别为192.06(μg·g-1)·h、209.92(μg·g-1)·h和471.44(μg·g-1)·h;此时3种沉水植物对恩诺沙星的生物富集系数FBC分别为9.7、10.2和27.8.恩诺沙星代谢产物环丙沙星浓度在施药后72 h达到最高值,分别为0.027μg·g-1、0.029μg·g-1和0.037μg·g-1,300 h后呈现缓慢下降趋势;曲线下面积分别为8.42(μg·g-1)·h、8.21(μg·g-1)·h和12.21(μg·g-1)·h.结果表明,沉水植物可以有效地蓄积养殖尾水中的恩诺沙星残留,轮叶黑藻明显优于苦草和伊乐藻,研究结果可为养殖尾水抗菌药残留处理提供理论依据.

  • 相关文献

[1]白洋淀不同沉水植物盖度下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变化. 张军旺,谢骏,李志斐,张晓可,王广军,张凯,刘阳,肖国华. 2021

[2]三种沉水植物对富营养化池塘水质的改良效果. 林连升,缪为民,袁新华,岳春梅,佟雪红,张守领. 2006

[3]沉水植物在池塘养殖生态系中的水质改良作用. 林连升,缪为民,袁新华,岳春梅. 2005

[4]水体营养水平对3种沉水植物吸收磷的影响. 周彦锋,胡庚东,徐东坡,尤洋. 2011

[5]工厂化水产养殖水中氨氮处理技术的研究. 韩世成,郭常有,蒋树义,曹广斌. 2014

[6]工厂化水体LED光照沉水植物对氨氮的吸收. 韩世成,郭常有,蒋树义,曹广斌. 2013

[7]斑节对虾血淋巴中诺氟沙星含量测定及药代动力学. 房文红,邵锦华,施兆鸿,杨宪时. 2003

[8]恩诺沙星在大菱鲆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梁俊平,常志强,李健. 2010

[9]恩诺沙星在养殖大菱鲆体内的残留及消除规律. 李娜,李健,王群. 2009

[10]基于P-糖蛋白基因表达评价尼罗罗非鱼体内恩诺沙星代谢“首过效应”. 胡鲲,程钢,吕利群,章海鑫,王会聪. 2013

[11]两种水温条件下恩诺沙星在鲫鱼体内的药动学比较. 汪文选,卢彤岩,王获,陈俭清,刘红柏. 2010

[12]恩诺沙星及其代谢物在方正银鲫组织中的代谢及消除规律. 罗晶晶,邹荣婕,宋怿,黄会,韩典峰,李佳蔚,任传博,薛敬林,刘慧慧. 2019

[13]恩诺沙星及其代谢物在俄罗斯鲟多组织中的代谢及消除研究. 刘慧慧,罗晶晶,宋怿,来长青,刘传忠,程波,孙玉增,张华威,张秀珍. 2019

[14]恩诺沙星对眼斑双锯鱼生理生化的影响. 高鸿伟,胡静,杨蕊,周胜杰,于刚,马振华. 2019

[15]体外药动模型中恩诺沙星对嗜水气单胞菌的药动及药效研究. 陈俭清,卢彤岩. 2009

[16]不同水温条件下恩诺沙星及其代谢物在俄罗斯鲟体内的代谢及消除规律. 罗晶晶,张秀珍,宋怿,姜向阳,来长青,刘传忠,孙玉增,刘慧慧. 2020

[17]烹饪方式对克氏原螯虾中恩诺沙星残留的影响. 黄宣运,孔聪,史永富,张璇,黄冬梅,蔡友琼. 2020

[18]恩诺沙星代谢产物研究进展. 唐锡招,李兆新,邢丽红,吴燕,吴海燕,张婷婷. 2015

[19]恩诺沙星对2种鲟细胞色素P450活性影响的比较研究. 卢彤岩,陈琛,李绍戊,王获. 2011

[20]恩诺沙星在俄罗斯鲟体内残留消除规律研究. 詹士立,何欣,陈效燕,柳爱春,张发忠,李诗言.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