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何雪梅
作者: 何雪梅 1 ; 廖森泰 2 ; 刘吉平 1 ; 邹宇晓 2 ;
作者机构: 1.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广州,510642
2.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广东省农产品加工公共实验室,广州,510610
关键词: 桑枝;总黄酮;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提取工艺
会议名称: 全国桑树种质资源及育种和桑蚕综合利用学术研讨会
主办单位: 中国蚕学会
页码: 319-324
摘要: 本试验以桑枝为材料,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桑枝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参数为温度80℃,提取时间3.5h,乙醇浓度60%,料液比1:40,总黄酮得率为0.63%.
分类号: R284.2`S888.3
- 相关文献
[1]桑枝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廖森泰,何雪梅,吴娱明,邹宇晓,徐玉娟,刘吉平. 2007
[2]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桑叶多酚的提取工艺. 沈维治,廖森泰,刘吉平,邹宇晓,李妍. 2009
[3]辣蓼总黄酮提取工艺筛选及优化. 向蓉,何立美,陈文露,高彪,袁明贵,罗胜军,徐志宏,彭新宇. 2019
[4]新鲜葛根中总黄酮和淀粉的提取工艺研究. 张雁,池建伟,张名位,魏振承. 2008
[5]葛根韧皮部总黄酮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作用初探. 张雁,池建伟,魏振承,唐小俊. 2010
[6]牡荆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及其对产气荚膜梭菌抑菌活性研究. 李亚晖,罗胜军,唐兴刚,袁明贵,魏琦麟,娄华,向蓉. 2022
[7]桑白皮总黄酮的提取工艺优化及不同方法获取桑白皮的总黄酮提取效果. 罗国庆,吴亦集,王振江,卢志菁,唐翠明,沈光林. 2010
[8]正交法比较两种新会柑果肉中总黄酮提取工艺. 容庭,马新燕,李贞明,刘志昌,崔艺燕,邓盾,马现永,宋敏,田志梅,杜宗亮,余苗. 2022
[9]应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提取桑叶多糖的研究. 邢东旭,廖森泰,刘吉平,邹宇晓,吴娱明,徐玉娟,刘学铭. 2007
[10]雄蚕蛾蛋白制备功能性多肽酶解条件优化研究. 张鹭,唐道邦,肖更生,刘吉平,徐玉娟,邹宇晓. 2008
[11]桑枝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邹宇晓,吴娱明,廖森泰,唐翠明,张友胜,徐玉娟. (Mis
[12]桑树降血糖功能研究进展. 邢东旭,廖森泰,刘吉平. (Mis
[13]桑枝栽培优稀真菌技术的研究现状与趋势. 何志强,肖更生,邹宇晓,刘军,高云超,符金华. 2013
[14]桑树资源综合利用进展及开发对策. 何雪梅,廖森泰,刘吉平. 2005
[15]桑树的营养功能性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何雪梅,廖森泰,刘吉平. 2004
[16]桑枝多糖与桑枝低聚糖的流变学特性. 杨诗沅,邹宇晓,黎尔纳,廖森泰. 2021
[17]桑枝栽培长根菇的试验研究. 方少钦,高云超,廖森泰,肖更生,邹宇晓,施英,刘凡,刘军,穆利霞,沈维治. 2015
[18]桑枝栽培平菇的规模化生产示范. 龙静池,高云超,廖森泰,肖更生,邹宇晓,施英,刘凡,刘军. 2012
[19]桑枝木屑培养基质栽培金针菇的规模化示范试验. 高云超,肖更生,方少钦,龙镜池,池建伟. 2017
[20]桑枝栽培食用菌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发展建议. 夏春雨,廖森泰,刘学铭.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桑树资源功能性饲料开发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仕培;黎尔纳;周东来;廖森泰;邹宇晓;王弘
关键词:桑树资源;饲用价值;抗营养因子;发酵技术;功能饲料
-
六种市售豆豉的品质和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
作者:覃芳丽;王思远;邹宇晓;黎尔纳;穆利霞;刘军;邢东旭
关键词:豆豉;鲜味;挥发性风味物质;感官评价
-
酶法水解桑叶多糖制备低聚糖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作者:谭凤翔;余元善;邹宇晓;廖森泰;刘袆帆;王琴;胡腾根;肖更生
关键词:桑叶多糖;低聚糖;酶法水解;BBD实验;抗菌活性
-
养殖池塘水体原位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周东来;邝哲师;符兵;彭焕龙;杨琼;李庆荣;邢东旭;廖森泰
关键词:水产养殖;污染物;原位修复;可持续发展;单塘循环;微生物
-
黄粉虫在鱼类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符兵;周东来;陈冰;李庆荣;彭凯;廖森泰;邢东旭
关键词:黄粉虫;鱼类;生长性能;免疫;肌肉品质;肝肠健康
-
富含α-亚麻酸的中长链脂肪酸结构脂的酶法合成与理化性质分析
作者:陈福妮;刘琛;王卫飞;钟赛意;王思远;穆利霞;廖森泰;邹宇晓
关键词:中长链脂肪酸结构脂;α-亚麻酸;酶法合成;氧化稳定性
-
桑叶低聚糖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以及肠道消化酶活性、免疫功能和菌群的影响
作者:钟文豪;黎尔纳;李庆荣;邢东旭;杨琼;邹宇晓;廖森泰;周东来
关键词:桑叶低聚糖;大口黑鲈;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免疫功能;肠道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