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板栗及其野生种叶绿体微卫星遗传差异研究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黄武刚

作者: 黄武刚 1 ; 程丽莉 1 ; 周志军 2 ; 姚延梼 3 ; 薛会霞 3 ; 陈婕 3 ;

作者机构: 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北京 100093

2.北京市昌平林业局,北京 102200

3.山西农业大学,太谷 030801

关键词: 板栗;野生种叶绿体;微卫星;遗传差异;品种起源

会议名称: 第二届全国果树分子生物学学术研讨会

主办单位: 中国园艺学会

页码: 229-232

摘要: 通过对24对cpSSR通用引物筛选,选用4对呈现多态性的引物对中国板栗的13个居群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4个位点在127个样本中扩增等位基因数(A)平均为3,有效等位基因数(Ne)平均为10.635,PIC值平均为00.326,各遗传参数值远低于核基因组对群体研究的相应值。基于cpSSR数据,本研究对板栗地方品种与天然野生居群间的遗传结构、关系及地方品种的起源进行了初步探讨。

分类号: S664.2`S601

  • 相关文献

[1]板栗野生居群与栽培品种间叶绿体微卫星遗传差异初探. 黄武刚,程丽莉,周志军,刘建立. 2009

[2]湖北省十堰地区野生板栗cpSSR遗传多样性研究. 程丽莉,封海东,饶群,吴伟,周明. 2012

[3]板栗及其近缘种cpSSR遗传差异分析. Cheng Lili,程丽莉,Hu guanglong,胡广隆,Huang Wugang. 2011

[4]中国栗AC/GT微卫星的提取和多态性及对安徽省板栗品种的分析. 肖正东,何定华,何锡山,周志军,陈素传,黄武刚. 2005

[5]小麦F型雄性不育系和恢复系SSR指纹图谱构建及遗传差异分析. 刘丽华,苑少华,冯树英,庞斌双,李宏博,刘阳娜,张立平,赵昌平. 2017

[6]河北区试小麦品种(系)DNA指纹图谱构建及遗传差异分析. 李宏博,庞斌双,刘丽华,刘阳娜,赵昌平,陈景堂. 2015

[7]基于SNP芯片的二系杂交小麦亲本遗传多样性分析. 侯起岭,杨卫兵,秦志列,郝小聪,岳洁茹,苑少华,梁玉龙,庞斌双,赵昌平,张风廷,孙辉. 2025

[8]明清板栗古树指纹图谱的构建. 刘国彬,曹均,兰彦平,王金宝. 2017

[9]Y字形整形对板栗光合特性及生长结果的影响初报. 曹庆昌,王乐乐,曹均,兰彦平. 2018

[10]V字形树形对板栗光合特性及生长结果的影响试验初报. 曹庆昌,王乐乐,兰彦平,王金宝. 2017

[11]板栗PPO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程丽莉,程运河,兰彦平,曹庆昌,胡广隆,苏淑钗. 2020

[12]板栗STP家族基因鉴定与分析. 程运河,程丽莉,曹庆昌,兰彦平. 2020

[13]板栗新品种-怀丰. 兰彦平. 2012

[14]有机栽培条件下板栗桃蛀螟防治技术研究. 曹庆昌,曹均,张国珍,孙明德. 2010

[15]树形对板栗树光合特性日变化的影响. 曹庆昌,王乐乐,曹均. 2015

[16]板栗农家品种资源坚果表型性状分析. 刘国彬,兰彦平,兰卫宗,曹均. 2013

[17]板栗总苞与坚果表型多样性及其相关关系研究. 刘国彬,曹均,兰彦平,王金宝,刘建玲,兰卫宗. 2014

[18]北京密云水库库区板栗生产调查. 王瑞波,兰彦平,周连第,姚砚武. 2010

[19]板栗和锥栗远缘杂交亲和性研究. 刘国彬,兰彦平,曹均,兰卫宗,周连第,王金宝,刘建玲. 2013

[20]不同板栗品种营养品质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 周家华,常虹,熊融,兰彦平.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