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60个平菇菌株ISSR遗传差异分析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肖自添

作者: 肖自添 1 ; 何焕清 1 ; 郑雪平 2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广州510640

2.广州市正星食用菌有限公司,广州510545

关键词: 平菇;遗传差异;聚类分析;分子标记技术

会议名称: 中国园艺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

主办单位: 中国园艺学会

页码: 2712-2712

摘要: 平菇适应性强、分布广泛,是我国栽培量和消费量最大的食用菌.平菇品种繁多,不同地区称谓的平菇所指生物学种不完全相同,加上商品名称繁多,同名异物,同物异名常有发生,导致菌种生产和管理混乱,成为食用菌产业良种化的重大技术障碍.本研究中主要应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本研究室多年来收集保藏的60个平菇菌株进行遗传关系分析,澄清同物异名,为平菇生产提供种性清晰的菌株,同时为开展种质资源数据调查提供参考数据.

分类号: Q943.2

  • 相关文献

[1]辣椒优良自交系间遗传差异的分子分析. 杜晓华,巩振辉,王得元,殷秋妙. 2006

[2]花生栽培种(Araehis hypogaea)类型间遗传差异的SSR分析. 洪彦彬,梁炫强,陈小平,林坤耀,周桂元,李少雄,刘海燕. 2008

[3]花生栽培种(Arachis hypogaea)类型间遗传差异的SSR分析. 洪彦彬,梁炫强,陈小平,林坤耀,周桂元,李少雄,刘海燕. 2008

[4]桑枝栽培平菇和秀珍菇的调控出菇试验. 高云超,肖更生,方少钦,龙镜池,池建伟. 2018

[5]桑木屑不同配方栽培平菇对比试验初报. 唐才明,黄日保,廖森泰,陈罡,张贻意,龙素梅. 2011

[6]桑枝栽培平菇的规模化生产示范. 龙静池,高云超,廖森泰,肖更生,邹宇晓,施英,刘凡,刘军. 2012

[7]高温型平菇品比筛选试验. 肖自添,叶耀程,何焕清,叶志坚,李明珠,郭巨先. 2012

[8]凤眼莲栽培草菇平菇试验. 肖自添,何焕清,刘明,朱壮猷. 2013

[9]稻属不同物种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s)分析. ^A范芝兰^B1%^A李晓方^B2%^A潘大建^B3%^A张祥喜^B4. 2003

[10]31份猕猴桃种质资源的AFLP分析. Xu Xiaobiao,徐小彪,Yi Ganjun,易干军,Chen Hua. 2008

[11]姜荷花种质资源评价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YE Yuan-jun,叶远俊,LI Dong-mei,李冬梅,LIU Xiao-fei. 2019

[12]利用SNP分子标记分析化橘红种质资源. 赵俊生,杨晓燕,曾样有,钟声. 2017

[13]利用SNP分子标记分析化橘红种质资源. 赵俊生,杨晓燕,曾祥有,钟声,方静. 2016

[14]广州地区春季叶菜田杂草群落组成及其特征. 岳茂峰,冯莉,杨彩宏,田兴山. 2008

[15]荔枝资源果实成熟进程中糖、酸变化. 陈洁珍,蔡长河,吴洁芳,付丹文,严倩,欧良喜. 2018

[16]不同萎凋时间英红九号和黄化英红九号红茶品质比较. 黄华林,李波,陈海强,马成英,陈维,乔小燕. 2019

[17]华南双季稻主栽品种的光能利用效率及聚类分析. 黄农荣,傅友强,钟旭华,梁开明,潘俊峰,刘彦卓,胡香玉,彭碧琳,陈荣彬,胡锐. 2019

[18]广东苦茶资源嘌呤生物碱含量分析与评价. 李红建,秦丹丹,姜晓辉,方开星,王秋霜,潘晨东,李波,王青,吴华玲. 2021

[19]基于8个农艺性状的569份果桑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 王振江,罗国庆,戴凡炜,肖更生,林森,李智毅,唐翠明. 2021

[20]35个荔枝品种抗氧化活性评价. 蒋侬辉,刘伟,金峰,凡超,黄泽鹏,向旭.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