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四倍体青花菜小孢子培养及胚胎发生途径研究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ZENG Ai-song

作者: ZENG Ai-song 1 ; 曾爱松 2 ; SONG Li-xiao 1 ; 宋立晓 2 ; GAO Bing 3 ;

作者机构: 1.Institute of Vegetable Crops, Jiang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Nanjing 210014, China

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14

3.Institut

关键词: 青花菜;四倍体;小孢子培养;胚胎发育

会议名称: 中国园艺学会十字花科蔬菜分会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

主办单位: 中国园艺学会

页码: 226-232

摘要: 以同源四倍体青花菜为试材,进行了游离小孢子培养的胚胎诱导条件及胚胎发育途径的研究.结果表明:基因型是影响四倍体青花菜小孢子胚芽诱导率的重要因子,基因型A36的出胚率最高,达到28.5个蕾-1;热激胁迫(32.5℃)诱导小孢子从配子体发育途径向胚胎发生途径转换,其小孢子胚胎发育途径为典型的单核期小孢子经对称分裂产生胚胎的途径(B途径);4℃低温预处理1d或2d结合32.5℃热激ld后,对称分裂和多细胞团增加,供试基因型小孢子出胚率显著提高。

分类号: S635:S603.6

  • 相关文献

[1]四倍体青花菜小孢子培养及胚胎发育途径研究. 曾爱松,华秀红,张云霞,宋立晓,高兵,严继勇. 2014

[2]青花菜与甘蓝型油菜小孢子共培养技术研究. 张振超,潘跃平,毛忠良,颜志明,吴国平,姚悦梅,秦文斌,解振强,戴忠良. 2015

[3]羽衣甘蓝小孢子胚胎细胞结构变化及其植株再生. 姚悦梅,张振超,山溪,肖燕,朱建飞,戴忠良. 2019

[4]预处理对结球甘蓝小孢子培养力的影响. 冯翠,曾爱松,严继勇,宋立晓,高兵,侯喜林. 2011

[5]结球甘蓝小孢子培养技术体系的优化研究. 曾爱松,冯翠,高兵,宋立晓,严继勇. 2010

[6]甘蓝类植物小孢子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 张振超,耿鑫鑫,戴忠良,潘跃平,王兵,许玲,颜志明,周伟军. 2013

[7]结球甘蓝小孢子培养技术体系的优化研究. 曾爱松,冯翠,高兵,宋立晓,严继勇. 2010

[8]不同预处理对西瓜小孢子存活率的影响. 羊杏平,陈学好,周峰. 2012

[9]组蛋白去乙酰化抑制剂诱导羽衣甘蓝小孢子胚状体发生和植株再生. 姚悦梅,任杰,刘传宏,山溪,张振超,戴忠良. 2024

[10]甘蓝型油菜小孢子离体培养条件改良. 吴士红,戚存扣. 2010

[11]优质香米水稻新品种盐申稻83006的选育及应用. 代金英,胡蕾,高润红,程新杰,宛柏杰,张梦龙,施伟,朱国永,唐红生,邓晔,孙明法. 2024

[12]水稻F_1小孢子培养再生DH系的耐盐性鉴定及稻米品质分析. 代金英,郭桂梅,程新杰,刘成洪,岳红亮,张梦龙,宛柏杰,孙一标,孙明法. 2022

[13]秋季专用牛心甘蓝新品种锦秋55的选育. 曾爱松,高兵,宋立晓,严继勇. 2015

[14]耐寒结球甘蓝小孢子培养及其发育过程. 曾爱松,高兵,宋立晓,张云霞,李健绮,严继勇. 2015

[15]结球甘蓝游离小孢子热激处理下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曾爱松,李家仪,李英,宋立晓,侯喜林,严继勇. 2019

[16]长江下游甘蓝型油菜小孢子的培养体系. 龙卫华,浦惠明,戚存扣,陈松,陈新军,高建芹. 2007

[17]油菜小孢子高效培养体系构建Ⅰ.影响小孢子成胚的若干因素研究. 龙卫华,浦惠明,戚存扣,张洁夫,陈松,陈新军,高建芹,陈锋,胡茂龙. 2008

[18]影响油菜小孢子胚成苗的若干因素研究. 龙卫华,浦惠明,高建芹,胡茂龙,戚存扣,张洁夫,陈松,陈新军,陈锋,顾慧. 2011

[19]油菜小孢子高效培养体系构建I.影响小孢子成胚的若干因素研究. 龙卫华,浦惠明,戚存扣,张洁夫,陈松,陈新军,高建芹,陈锋,胡茂龙. 2008

[20]秋季专用平头甘蓝新品种锦秋60的选育. 曾爱松,宋立晓,高兵,严继勇.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