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干燥时间对远安黄茶理化品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叶飞

作者: 叶飞 1 ; 龚自明 2 ; 高士伟 1 ; 滕靖 1 ; 高志明 1 ; 刘盼盼 3 ; 王雪萍 1 ; 郑鹏程 1 ; 王胜鹏 1 ; 郑琳 1 ;

作者机构: 1.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武汉430064

2.湖南农业大学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沙410128

3.远安嫘祖黄茶有限公司,宜昌444200

关键词: 黄茶;干燥工艺;技术参数;感官评价;理化成分;香气组分

会议名称: 2017全国茶业创新学术研讨会

主办单位: 中国茶叶学会

页码: 00000171-00000173

摘要: 远安黄茶是中国特色茶类之一,其外形卷曲紧结带钩,色泽黄绿油润带爆点,香气高长,俗称"环子脚、鱼子泡和锅巴香".黄茶的适制品种筛选、闷黄工艺优化等方面都取得了相关进展,但远安黄茶"锅巴香"的干燥工艺还缺乏深入研究,主要是因为远安黄茶在高温干燥过程中,需要均匀加热,并在干茶表面形成一致的爆点,才能达到"鱼子泡和锅巴香"的要求.目前大生产中主要采用热风和滚炒方式,其中热风干燥以热空气为媒介对茶叶进行高温干燥,滚炒干燥则通过茶坯与高温筒壁的反复摩擦来改善香气,近年相关学者采用恒温远红外技术对绿茶进行干燥作业,取得了相关进展,但这些技术还未能应用于远安黄茶的大生产,采用热风和滚筒干燥也容易导致远安黄茶的鱼子泡分布不匀,锅巴香的品质特点也欠缺稳定.本试验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新研发的干燥设备,比较不同时间对远安黄茶的感官得分、茶叶色泽、理化成分和香气组分的影响,从而优化提出新工艺,为远安黄茶干燥工艺提供技术指导和理论依据。

分类号: TS272.59

  • 相关文献

[1]提香时间对远安黄茶理化品质的影响. 叶飞,滕靖,龚自明,高士伟,高志明,刘盼盼,王雪萍,郑鹏程,王胜鹏,郑琳. 2017

[2]黄茶及其茶毫挥发性成分分析. 尹鹏,刘威,刘盼盼,王子浩,郭桂义. 2018

[3]机制名茶“杨柳青”的工艺研究. 龚自明. 1998

[4]骞林茶加工工艺优化及品质成分研究. 董智杰,叶继煜,黄进,余志,叶飞,张丙华,张群峰. 2023

[5]不同干燥工艺制备板栗全粉的理化特性和风味比较. 施建斌,隋勇,蔡沙,何建军,熊添,范传会,陈学玲,家志文,王少华,蔡芳,蒋修军,梅新. 2022

[6]马铃薯热干面干燥工艺研究. 梅新,施建斌,蔡沙,隋勇,陈学玲,何建军. 2019

[7]摊放时间对茶鲜叶香气组分影响初报. 郑鹏程,叶飞,高士伟,王雪萍,龚自明. 2011

[8]湖北地方名优绿茶香气组分的GC-MS分析. 龚自明,王雪萍,高士伟. 2009

[9]湖北绿碎茶加工轻简化及理化品质改善. 叶飞,龚自明,桂安辉,王胜鹏,刘三运,严峰,胡善斌,高士伟. 2021

[10]湖北引种高氨基酸茶树品种的绿茶适制性分析. 马林龙,曹丹,刘艳丽,龚自明,金孝芳. 2017

[11]鲜马铃薯面条的制备工艺研究. 施建斌,蔡沙,隋勇,何建军,陈学玲,蔡芳,梅新. 2017

[12]加工工艺对超微粉碎麦麸热干面品质的影响及工艺优化. 施建斌,蔡沙,隋勇,何建军,范传会,陈学玲,梅新,向云程,张国忠. 2019

[13]2种面包贮存过程中感官品质的变化. 李蕙蕙,何四云,眭红卫,鲁永超. 2015

[14]白鲢鱼体内腥味物质的脱除方法研究. 廖涛,杨玉平,白婵,鉏晓艳,李海蓝,李小定,吴文锦,熊光权. 2018

[15]茶多酚结合真空包装对微冻鲈鱼片品质的影响. 鞠健,胡佳慧,乔宇,李冬生,胡建中,廖李,汪兰,丁安子,吴文锦,石柳,李新. 2018

[16]马铃薯豆丝制备的工艺. 蔡沙,施建斌,隋勇,何建军,蔡芳,梅新. 2019

[17]马铃薯全粉面条的制备工艺研究. 施建斌,隋勇,蔡沙,何建军,陈学玲,范传会,梅新. 2018

[18]响应面优化紫薯生全粉挂面配方工艺. 熊添,蔡芳,何建军,王少华,施建斌,蔡沙,隋勇,陈学玲,范传会,家志文,梅新. 2022

[19]山药米发糕的加工工艺研究. 熊孜,乔宇,程薇,陈学玲,梅新,廖李. 2017

[20]鹅血酱的研制. 陈明利,陈金国,杨德,王俊,林若泰,曾汉庭.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