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斜带石斑鱼封闭式人工育苗技术研究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张春禄

作者: 张春禄 1 ; 陈超 2 ; 王鲁 1 ; 黄蓉 2 ; 盐崎雅史 3 ; 神谷高广 3 ; 张梦淇 4 ; 邵彦翔 4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71

2.上海海洋大学,上海

3.东山百亿澳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4.日本生命科学(爱媛)株式会社

关键词: 斜带石斑鱼;人工育苗;水质管理;生长特性

会议名称: 2015年全国海水养殖学术研讨会

主办单位: 中国水产学会

页码: 00000198-00000205

摘要: 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俗称青斑,为暖水性中下层鱼类.国外开展斜带石斑鱼人工育苗研究的主要是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和泰国,中国台湾、海南、福建、广东等地也可以进行批量生产,但产量极不稳定,主要原因之一是育苗初期感染神经坏死病毒,造成仔鱼大批量死亡.目前,国内对如何预防和治疗神经坏死病毒的研究和报道很少,养殖户遇到只能听天由命,损失惨重,严重打击了养殖户的信心.据文献报道,神经坏死病毒(VNN),主要发生在海水鱼类种苗培育阶段,是近些年石斑鱼苗种培育中危害最大的根源,鱼苗死亡率高达90%以上,其传播方式主要有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两种途径.为了在育苗初期杜绝神经坏死病毒的水平传播,本研究采用封闭式育苗方法,育苗前期不换水,通过向育苗池中添加EM菌和养殖环境改善剂(マリンべツドN種苗),保持育苗水体水质稳定,完成育苗的过程.为斜带石斑鱼的育苗防止突发NVV疾病提供了研究数据和理论依据.

分类号: S965.334:S962.1

  • 相关文献

[1]光照对海萝生长及藻体生化成分的影响. 张文文,郭永坚,李俊伟,朱长波,陈素文,颉晓勇. 2015

[2]史氏鲟南移驯养及生物学的研究:Ⅴ-鱼池水质的变化与管理. 庄平,张征,章龙珍,张涛,李大鹏. 1999

[3]南美白对虾池塘养殖水质智能控制系统设计与开发. 张红燕,袁永明,马晓飞,沈楠楠,施珮. 2020

[4]西施舌增养殖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吴进锋,陈利雄,陈素文. 2005

[5]基于有性繁殖的鼠尾藻规模化繁育试验. 孙修涛,王飞久,汪文俊,江洪涛,王义民,汤庭耀,李生尧. 2010

[6]青龙斑高位池人工育苗技术研究. 吕国敏,黄小林,李涛,刘付永忠,蔡云川,马志洲,黄忠. 2013

[7]条石鲷人工育苗及养殖技术. 孙中之,柳学周,徐永江,李娟,曲建忠. 2009

[8]克氏原螯虾人工育苗技术初步研究. 徐增洪,周鑫,赵朝阳. 2010

[9]西施舌的人工育苗现状及养殖发展前景展望. 陈健光,陈利雄,吴进锋,张汉华,陈素文. 2006

[10]东风螺的增养殖技术及产业化前景. 陈利雄,吴进锋. 2004

[11]点带石斑鱼Epinephelelus malabaricus(Schneider)人工育苗技术的初步研究. 王建钢,乔振国,于忠利. 2007

[12]长肋日月贝个体发生观察及人工育苗初步试验. 王雨,叶乐,杨其彬,陈旭,温为庚,吴开畅. 2009

[13]我国鲍养殖研究现状及展望. 唐保军,王慧. 2009

[14]东风螺的人工养殖实用技术和产业发展展望. 张汉华,吴进锋,陈利雄,梁超愉. 2006

[15]高雅海神蛤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董迎辉,杨爱国,李赟. 2004

[16]锈斑蟳人工育苗技术. 邹雄,杨明秋,蒲利云,陆建学,夏连军,刘鑫. 2023

[17]红螯螯虾繁殖生物学以及孵化方式研究进展. 郭国才,王广军,张凯,郭照良,梁志辉. 2023

[18]5种波长光对日本沼虾人工育苗幼体成活率的影响. 郁桐炳,唐渝,尤洋,俞开颐. 2004

[19]银鲳繁殖生物学及人工繁育技术的研究进展. 施兆鸿,王建钢,高露姣,凌建忠. 2005

[20]哲罗鲑(♀)×细鳞鲑(♂)的人工育苗技术初步研究. 徐革锋,尹家胜,刘洋,李永发,杜佳,牟振波.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