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周巧仪
作者: 周巧仪 1 ; 凌彩金 1 ; 王秋霜 1 ; 刘淑媚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广东省茶树资源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
关键词: 茶树种植;土壤改良;生物炭;氢离子浓度指数;养分有效性;重金属含量
会议名称: 第八届茶学青年科学家论坛
主办单位: 中国茶叶学会
页码: 00000165-00000167
摘要: 随着工业发展和农业生产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己成为危害全球环境质量的重要问题.据2014年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公报》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目前,国内外研究己证实生物炭不仅在土壤固碳缓解温室效应方面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同时在改良土壤方面具有很高的潜在价值.生物炭可作为对土壤修复的一种新型、绿色、高效的解决技术.
分类号: S571.106.1
- 相关文献
[1]施用生物炭对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改良及玉米生长的影响. 李衍亮,黄玉芬,魏岚,黄连喜,黄庆,许桂芝,刘忠珍. 2017
[2]酸性硫酸盐土壤对柑桔枝生物炭改良的响应. 逄玉万,唐拴虎,林焕嘉,张发宝,李苹. 2018
[3]花生壳生物炭对土壤改良、蔬菜增产及其持续效应研究. 黄连喜,魏岚,李衍亮,黄玉芬,Nyo Nyo Mar,许桂芝,黄庆,刘忠珍. 2018
[4]金羞茶树生产栽培技术规程. 李家贤,黄华林,何玉媚. 2007
[5]土壤锌铁铜锰形态分布及其有效性. 莫润苍,邹邦基. 1997
[6]施用生物有机肥对芥蓝及土壤重金属含量影响的研究. 郑少玲,陈琼贤,马磊,梅凤娴,谭炽强. 2005
[7]掺沙对南雄牛肝土田的改良效果初报. 柯油松,李淑玲,吴文斌,陈俊标,彭文松,刘阳,凌寿方. 2011
[8]金针菇菌糠啤酒糟有机肥对土壤及马铃薯品质的影响. 曹雪莹,陈智毅,唐秋实,雷清毅,刘学铭. 2017
[9]连作障碍土壤改良措施研究进展. 张胜男,武美华,逄玉万,吴昭云,王祥润,黄建凤. 2024
[10]粤北红茶区土壤酸化改良与茶叶品质形成研究. 李睿,吕庄,周波,崔莹莹. 2024
[11]集约化养殖禽畜粪主要化学物质调查与分析. 杨少海,姚丽贤,李国良,何兆恒. 2006
[12]平菇生产中重金属与有机磷农药含量的分析. 杨佐毅. 2009
[13]有机种植对铁皮石斛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WANG Zai-hua,王再花,ZHANG Jin-hui,章金辉. 2019
[14]不同碱性材料改良酸性硫酸盐土壤的效果研究. Yi Qiong,易琼,Tang Shuanhu,唐拴虎,Huang Xu,黄旭,Li Ping. 2016
[15]生物炭复配调理剂对镉污染土壤性状和小白菜镉吸收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 金睿,刘可星,艾绍英,李林峰,唐明灯,王艳红,李超,宁建凤. 2016
[16]生物炭+碱渣钙镁肥对镉污染土壤、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黄庆,张建文,黄连喜,魏岚,黄玉芬,杨晓娟,许桂芝,刘忠珍. 2019
[17]小麦秸杆生物炭在广东省蔬菜连作土壤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黄连喜,魏岚,李衍亮,黄玉芬,Nyo Nyo Mar,许桂芝,黄庆,刘忠珍. 2017
[18]生物炭对酚酸胁迫下番茄生长和土壤微生态的影响. 涂玉婷,黄继川,彭智平,吴雪娜,廖伟杰. 2021
[19]生物炭-过氧化钙复合颗粒缓解番茄幼苗酚酸化感胁迫效应的研究. 涂玉婷,黄继川,吴雪娜,廖伟杰,彭智平. 2021
[20]生物炭对酸性土壤改良的研究进展. 郜礼阳,林威鹏,张风姬,周巧仪,刘淑媚,熊蔓,凌彩金.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植物花青素修饰相关UDP-糖基转移酶研究进展
作者:王青;倪尔冬;王秋霜;秦丹丹;方开星;李红建;姜晓辉;李波;潘晨东;吴华玲
关键词:植物;花青素;UDP-糖基转移酶;修饰
-
基于YOLOv5s-SE和通道剪枝的虫咬紫金蝉茶检测方法研究
作者:戴佳兵;宋春芳;凌彩金;李臻锋;孙崇高
关键词:茶叶;紫金蝉茶;目标检测;通道剪枝;注意力机制;深度学习
-
施用不同调理剂对酸化茶园土壤化学性质及茶叶品质的影响
作者:凌彩金;周巧仪;魏岚;梁冬霞;郜礼阳;刘淑媚;朱小曼
关键词:生物炭;茶园;土壤
-
白木香叶功能及开发研究进展
作者:梁冬霞;周巧仪;谭水福;凌彩金
关键词:白木香叶;有效成分;产品开发;保健功能
-
不同煮泡条件对仙湖绿茶品质的影响
作者:邱丽琼;梁冬霞;钟燕珊;周巧仪
关键词:仙湖绿茶;煮泡条件;茶水比;煮泡时间;品质成分
-
云浮市象窝山野生茶树种质资源调查与分析
作者:王秋霜;李波;梁建球;秦丹丹;王青;吴华玲
关键词:云浮新兴;象窝山;野生茶树资源;变异系数;农艺性状;品质评价
-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技术的红茶发酵模式判别模型研究
作者:戴振华;李露青;周巧仪;宋飞虎;凌彩金;宋春芳
关键词:计算机视觉;电子鼻;数据融合策略;红茶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