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一种橙色花椰菜的选育方法

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发明人: 简元才;丁云花

专利号: CN200510051251.3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橙色花椰菜的选育方法。该方法通过多代自交提纯得到橙色花椰菜自交系;同时以青花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与白色花椰菜自交系进行杂交及连续六代回交转育,得到遗传稳定的白色花椰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以该不育系为母本,与上述橙色花椰菜自交系杂交,得到杂种一代F1,经田间多次重复鉴定筛选,并测定其营养成分含量,特别是胡萝卜素含量的测定,选育出花椰菜家族中富含具有保健功能的β-胡萝卜素的橙色花椰菜优良杂交组合(金玉60和金玉80)。所得到的橙色花椰菜杂交组合的亲本之一为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具有不育性稳定,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为100%,蜜腺发达,花蜜多,柱头正常,开花结实性状良好,幼苗在低温条件下不黄化等优点。利用它繁制一代杂种,可降低生产成本,并且杂交率可达100%。

  • 相关文献

[1]类球形水果表皮颜色变化校正方法研究. 李江波,黄文倩,张保华,彭彦昆,赵春江. 2014

[2]奶牛亲子鉴定应用的标记和方法研究进展. 周磊,刘林,初芹,刘剑锋,王雅春,张沅. 2010

[3]花椰菜机械化育苗最佳营养条件研究. 崔海信,司亚平,陈殿奎. 1988

[4]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吡虫啉在花椰菜和土壤中的残留. 刘冰洁,贾春虹,陈莉,余苹中,贺敏,赵尔成,靖俊杰. 2018

[5]花椰菜与黑芥体细胞杂种的生物学特性. 郝薇薇,赵泓,盛小光,陈斌,刘凡. 2008

[6]花椰菜与黑芥非对称体细胞杂种的鉴定分析. 张丽,赵泓,刘凡. 2008

[7]花椰菜—黑芥体细胞杂交获得抗黑腐病异附加系新材料. 王桂香,严红,曾兴莹,盛小光,唐宇,韩硕,宗梅,陆坤,刘凡. 2011

[8]早熟花椰菜新品种‘京研60’. 丁云花,简元才. 2007

[9]高品质高颜值花椰菜新品种紫花616. 徐涛,武长见,彭春雨,聂力保,牛靖琅,丁云花. 2023

[10]花椰菜与黑芥种间体细胞杂种的获得和鉴定. 张丽,赵泓,陈斌,刘凡. 2008

[11]不同类型花椰菜硫代葡萄糖苷组分与含量分析. 丁云花,宋曙辉,赵学志,王文琪,何洪巨. 2015

[12]我国花椰菜种业发展现状、市场需求及研究热点综述. 朱焕焕. 2019

[13]通过花药漂浮培养提高花椰菜小孢子胚胎发生率. 杨清,曹鸣庆. 1991

[14]花椰菜—黑芥体细胞杂种的性状演变和对黑腐病抗性的转育. 张洁,王桂香,韩硕,严红,宗梅,郭宁,刘凡. 2016

[15]不同类型花椰菜主要营养品质分析. 丁云花,何洪巨,赵学志,王文琪,宋曙辉. 2016

[16]花椰菜—黑芥渐渗系和异附加系的获得与分析. 吕晶,刘凡,宗梅,韩硕,王幼平,王桂香. 2014

[17]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5个产地花椰菜和西兰花中的23种酚酸类化合物. 马帅,王纪华,高媛,王蒙,冯晓元. 2018

[18]原生质体非对称融合获得花椰菜与Ogu CMS甘蓝型油菜种间杂种. 惠志明,刘凡,简元才,申书兴,赵泓. 2006

[19]分子标记技术在花椰菜品种鉴定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宋晓玉,甘德芳,杨琳,宋顺华,孟淑春. 2022

[20]基于SSR标记的花椰菜育种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 宋晓玉,韩硕,甘德芳,宋顺华,刘凡,郭宁,孟淑春.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