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特色果蔬汁及其饮料加工品质调控关键技术及应用

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作者机构:

获奖名称: 科学技术奖

获奖等级: 三等奖

关键词: 加工品;果蔬汁;加工;关键;调控;技术;关键技术;品质;品质调控;饮料;特色;加工品质;果蔬

第一完成单位: 江南大学

获奖时间: 2011

摘要: 近年来,果蔬汁及其固体饮料在经济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等)发展迅速,市场十分畅销。1999年,美国软饮料市场总销量达152.516亿加仑,其中果蔬汁及其固体饮料的市场占有率已达10%以上,其增长率高达86.5%,远高于其他饮料品种。2001年,我国果蔬汁产量达146万吨,同比增长50%,是饮料行业增幅最大的产品,但其中蔬菜汁和果蔬复合汁只占比较小的部分,且主要品种为胡萝卜、番茄汁及其复合汁,杨梅汁、甘蓝汁、芦笋汁等各种特色果蔬汁开发还停留在研究阶段。这表明地方特色果蔬汁产业蕴含着巨大的商机,其产品已显示出强劲的优势和广阔的消费市场。 果蔬汁及其固体饮料的研究和开发是果蔬食品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针对国内外的不同需求,在10年中依托8个主要纵向课题资助和产学研横向联合研发,已研发出以系列珍稀果汁、复合果蔬汁、功能性果蔬粉(饮料)、蔬菜汤料等为代表的高品质果蔬汁及其固体饮料产品,较好地解决了杨梅汁等珍稀果汁中色泽和风味保存难、复合果蔬汁加工过程易分层、功能性果蔬粉(饮料)加工贮藏易变性、蔬菜汤料复水性较差等果蔬汁及其固体饮料加工及新产品开发中的著名难题。 本成果的应用为实现我国高品质果蔬汁及其固体饮料加工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与技术基础,也为入关后竞争日益激烈的我国优势果蔬汁及其固体饮料加工品扩大出口份额和拓展国内市场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 相关文献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在于“带头人”——吴仁宝、王乐义给我们的启示. 闻学良. 2007

[2]鲜食加工兼用型西洋南瓜新品种的引种筛选试验初报. 于利,李德翠,徐刚. 2009

[3]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果蔬汁中9种农药残留. 朱光艳,孙丰收,崔凯,郑尊涛,龚勇,朴秀英,李富根. 2019

[4]灵芝、金针菇混合发酵饮料的研制. 苗敬芝,李振宇,董玉玮. 2013

[5]雪茶活性成分提取与饮料制作研究. 李勇,宋慧,唐仕荣,张挺,徐晓薇. 2014

[6]甘薯果肉饮料加工工艺研究. 朱红,钮福祥,徐飞,张爱君,朱磊. 2003

[7]中温α-淀粉酶水解糯玉米汁的工艺条件. 苏爱梅,吴海燕,唐明霞,陈慧. 2015

[8]18种玉米组分对其饮料产品颜色和稳定性的影响. 唐明霞,陈惠,顾拥建,冯英委,陆虎华,陈洁. 2014

[9]芦荟汁饮料工艺研究. 王永军,周玲,陆新龙,徐秋芳. 2003

[10]金针菇、灵芝混菌发酵型饮料的制备及其活性物质的检测. 董玉玮,苗敬芝,曹泽虹,刘辉. 2014

[11]灵芝细胞微胶囊化发酵饮料的研究. 丁柯,陈尚兵,苗敬芝,秦苏佳,高贝贝. 2016

[12]液体发酵杏鲍菇-牛蒡茉莉花茶饮料的研制. 董玉玮,苗敬芝. 2021

[13]灵芝、金针菇细胞微胶囊化发酵饮料的研制. 苗敬芝,董玉玮,张建萍. 2017

[14]复合型甘薯茎尖饮料的研制. 王炜,李鹏霞,王毓宁,胡花丽. 2009

[15]酶处理工艺对紫心甘薯饮料品质的影响. 李春阳,张红城,李建军,曹建民. 2008

[16]桦褐孔菌复合饮料配方优化及抗氧化能力评价. 李亚楠,朱蕴兰,陈宏伟,王文斌,方文艳. 2022

[17]菊芋乳酸菌饮料生产工艺及稳定性研究. 张宏志,马艳弘,李亚辉,黄玉玲,唐伯平,周春霖. 2015

[18]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镇麦168群体质量、产量和加工品质的调控效应. 温明星,陈爱大,李东升,曲朝喜,蔡金华. 2014

[19]功能型大麦——糯性裸大麦开发前景探讨. 陈晓静,陈和,陈健,沈会权,周汝琴,陶红,乔海龙,臧慧. 2011

[20]南方冬麦区主要小麦品种品质分析初报. 马兆祉,钱存鸣,葛永福,陈志德,盛培英,王肇慈,袁建. 198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