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垦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580条记录
基于红光波段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逃逸率的小麦条锈病遥感监测

农业工程学报 202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小麦条锈病是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病害之一,及时探测到病害信息对小麦条锈病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红光波段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red solar-induce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RSIF)能够敏感反映植物光合生理状态,SIF逃逸率与冠层几何结构、叶片光学特性和植被光能利用率密切相关。为实现小麦条锈病及时准确的探测,该研究基于SIF逃逸率函数计算方式,利用野外实测数据计算不同尺度SIF(冠层尺度SIFCanopy、光系统尺度SIFPS)及其逃逸率(εCP),分析了RSIF逃逸率(RεCP)监测小麦条锈病的生理基础,探讨了条锈病胁迫下RεCP的响应特性,并将其与SIF及其衍生参数(荧光产率ФF、表观SIF产量SIFy)、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MERIS陆地叶绿素指数(MERIS terrestrial chlorophyll index,MTCI)、简单比值植被指数(simple ratio vegetation index,SR)进行比较。结果表明:RεCP与氮平衡指数(nitrogen balance index,NBI)、叶绿素(chlorophyll,Chl)、类黄酮(flavonoid,Flav)和花青素(anthocyanin,Anth)4个生理参数的相关性均达到了极显著性水平,且优于光系统尺度RSIF和远红光波段SIF(far-red solar-induce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FRSIF),与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的相关性则优于冠层尺度FRSIF,RεCP能够更好地反映病害胁迫引起的作物生理和冠层结构的变化。在冠层尺度FRSIF(FRSIFCanopy)、光系统尺度FRSIF(FRSIFPS)和RSIF(RSIFPS)、红光波段表观SIF产量(RSIFy)及其荧光产率(RФF)、NDVI、MTCI、SR等特征变量中,RεCP与病情严重度(severity level,DSL )的相关性最高。低叶绿素含量(Chl≤30)和中高叶绿素含量(Chl>30)下,RεCP对小麦条锈病胁迫的响应均最为敏感,其与DSL的相关性均优于达到极显著性水平的SIF及其衍生参数和植被指数。RεCP是小麦条锈病遥感监测的适宜因子,研究结果对提高小麦条锈病的遥感监测精度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亦对其他作物胁迫的遥感监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植被 指数 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 红光波段 逃逸率 光合生理 小麦条锈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纤维素分解菌与同质型乳酸菌联合接种对青贮玉米发酵品质、有氧稳定性、酶活性和瘤胃降解率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究纤维素分解菌(CDB)与同质型乳酸菌联合接种对青贮玉米发酵品质、有氧稳定性、酶活性和瘤胃降解率的影响。试验采用真空袋法调制全株青贮玉米,设计3个处理,CK处理仅添加去离子水;LP处理混合接种植物乳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和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1∶1,质量比),接种量共计5×10~5 CFU/g FM;TX处理在LP处理的基础上接种CDB,CDB中黑曲霉菌(Aspergillus niger)、绿色木霉菌(Trichoderma viride)、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比例为2∶1∶1(质量比),添加量为0.3%。对发酵结束后青贮玉米的营养品质、主要微生物数量、有氧稳定性、酶活性及瘤胃降解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TX处理的pH和乳酸(LA)、淀粉含量及霉菌数量显著高于CK和LP处理(P<0.05)。LP处理的乙酸(AA)含量显著低于CK和TX处理(P<0.05)。CK处理的干物质(DM)含量显著低于LP和TX处理(P<0.05)。TX处理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均显著低于CK和LP处理(P<0.05)。2)开袋5 d时,TX处理的pH、有害微生物(酵母菌、霉菌)数量显著高于LP和CK处理(P<0.05)。CK处理的二氧化碳(CO2)产气量显著高于LP和TX处理(P<0.05)。CK和LP处理的有氧稳定时间显著高于TX处理(P<0.05)。3)发酵10、35 d时,TX处理的半纤维素酶活性显著高于CK处理(P<0.05)。发酵60 d时,各处理淀粉酶活性按高低排序为LP处理>TX处理>CK处理(P<0.05)。4)降解72 h时,LP处理的酸性洗涤纤维降解率(ADFD)显著高于CK处理(P<0.05),CK处理的有机物降解率(OMD)显著高于LP和TX处理(P<0.05)。5)CK和TX处理的有机物快速降解部分、慢速降解部分和潜在降解部分均显著高于LP处理(P<0.05)。综上所述,CDB与同质型乳酸菌联合接种提高了青贮玉米的有机酸含量和营养品质,提高了发酵过程中半纤维素酶和淀粉酶活性以及有机物降解率。

关键词: 青贮玉米 微生物 发酵品质 有氧稳定性 酶活性 瘤胃降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9YQ-2200S型秸秆方捆打捆机设计与试验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饲料化是我国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重点发展方向,为提高田间饲用秸秆的回收效率和质量,解决常规小型饲草方捆机适用范围小、作业效率低、揉碎质量差和不能有效除尘的问题。【方法】基于秸秆切碎揉搓、压缩打捆基本理论,采用理论分析计算和SolidWorks三维设计方法,设计了1种适用于田间玉米、小麦、水稻、棉花等作物秸秆的9YQ-2200S型秸秆方捆打捆机,开展了样机试制与改进,并针对玉米秸秆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样机的收净率为90.3%,成捆率为100%,规则草捆率为100%,抗摔率为91.66%,草捆密度为119.67 kg/m3,作业小时生产率为3.36 t/h,各项作业指标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作业性能良好。【结论】该机可实现作物秸秆自动捡拾(切割)、粉碎、揉丝、除尘、高密度压缩和自动绳打捆一体化作业。本研究可为秸秆方捆打捆机的设计与改进提供参考。

关键词: 畜牧机械 作物秸秆 饲料化 秸秆揉丝 方捆打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处理对采后小红杏贮藏品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包装工程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 采用差压预冷协同保鲜剂雾化熏蒸处理以提高采后小红杏贮藏品质。方法 以新疆一师四团小红杏为试材,分别采用差压预冷、1-MCP和差压预冷协同1-MCP处理,无差压预冷及保鲜剂处理作为CK组。于温度为1℃、相对湿度为90%的保鲜库中贮藏,每7 d测定1次果实的生理指标,分析小红杏在贮藏期间的品质变化规律。结果 与CK组相比,3组处理组果实均不同程度地保持了小红杏果实的贮藏品质。1-MCP处理和差压预冷协同1-MCP处理组使贮藏期间果实的呼吸高峰推迟了7 d。在贮藏末期,差压预冷协同1-MCP处理组果实的商品率较CK组提高了66.7%,硬度、Vc含量分别为CK组的3.5倍和2倍。差压预冷协同1-MCP处理组较好地保持了果实的硬度、Vc含量,提高了果实的抗氧化酶活性,推迟了果实的后熟衰老进程,最大程度地保持了果实的贮藏品质。结论 1-MCP及差压预冷协同1-MCP处理更好地保持了小红杏贮藏期间的商品率、延长了其货架期,是一种有效提高采后小红杏贮藏品质的保鲜方法。

关键词: 小红杏 差压预冷 1-MCP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川省水资源承载力时空变化格局及驱动因素

水文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四川省水资源极为丰富,但空间分布不均、季节性与工程性缺水等问题突出,亟须评估水资源承载力现状及变化趋势,为水资源合理配置提供科学支撑。从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3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四川省2012—2021年水资源承载力的时空变化及关键驱动因子,并利用灰色预测GM(1,1)模型预测2022—2026年承载力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1)2012—2021年四川省水资源承载力波动上升,且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东西部差异较大,西部高原地区的甘孜州、阿坝州水资源承载力最高,东北部和南部地区承载力波动变化,中部地区承载力整体上升。(2)森林覆盖率、人均GDP、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和人口密度是全省尺度上影响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指标,而总用水量、人均水资源量和人口密度是市州尺度上的主要影响因子。(3)2022—2026年的水资源承载力在全省尺度上逐年递增;在市州尺度上,除巴中、广元、南充、凉山州呈下降趋势之外,其余各市州均呈增加或平稳变化趋势。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主成分分析 灰色预测GM(1,1)模型 四川省水资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果园履带自走式疏花机的设计与试验

新疆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设计果园疏花作业主要参数可调装置,并采用软件优化参数,为果园机械疏花管理装备研发与优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机械设计、理论受力分析、液压分析、疏花性能试验、数据分析优化相结合的方法。采集不同参数组合下的疏除率,运用DESIGN EXPERT响应曲面法分析各因素对疏除率影响效应,并优化回归模型的参数。【结果】疏花机整机尺寸为(2.2×1.7×3.5)m,疏花轴长1 m,疏花臂长度及2个疏花臂支撑架长度分别为1.8、1.5和1.5 m。疏花臂3个液压缸最大受力分别为980、1 450和3 600 N,并对液压系统中计算关键参数、设计和选型,满足疏花农艺要求。【结论】最优参数值组合为履带自走疏花机行进速度2.6~3.4 km/h、胶条转速350~400 r/min、胶条间距为5cm时效果最佳,疏除率为35%~40%;各试验因子对疏花的影响效应依次为胶条转速﹥胶条间距﹥行进速度,该机适用于的现代化标准果园。

关键词: 果园管理 疏花装置 履带自走式 疏花臂 液压系统 疏花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盐碱地治理利用研究回顾与启示

灌溉排水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新疆盐碱地面积大、类型多,其治理利用对于缓解国家耕地紧缺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探索与新疆干旱生境与现代节水灌溉模式相匹配的治理新技术是新疆盐碱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通过历史文献回顾和数据量化评价法系统梳理了新疆盐碱地治理历程与成效,解析了水资源刚性约束下盐碱地治理的瓶颈问题,提出新形势下新疆盐碱地综合利用启示。基于新疆水土平衡配置及节水灌溉农田次生盐渍化特点,提出了从流域和灌区尺度设计“防控治”一体化方案、合理确定灌溉与生态用水指标、探明滴灌农田耕区分层靶向降盐技术、建立农田土壤盐渍化动态监测体系、实施分区分类差异化防治等启示,以期为新疆盐碱地治理利用的精准施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 新疆 盐碱地 盐渍化 水土平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核桃蛋白/肉苁蓉多糖稳定白藜芦醇Pickering乳液的制备及其稳定性

食品科学 202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构建核桃蛋白/肉苁蓉多糖(walnut protein/Cistanche deserticola polysaccharide,WP/CDPS)复合纳米颗粒,以粒径、多分散性指数、Zeta电位为指标,对纳米颗粒和Pickering乳液进行研究。探究WP/CDPS质量比对Pickering乳液的界面张力、贮藏稳定性、热稳定性、包埋率、微观结构以及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DPS比例的增加,WP/CDPS复合纳米颗粒的Zeta电位逐渐从-22 mV降低到-37 mV,其中WP与CDPS质量比为1∶1时的Pickering乳液(C1W1R)粒径最小(5.927μm),界面张力最低(11.88 mN/m),且具有良好的贮藏稳定性和热稳定性,经过480 h贮藏后,乳化层比例为95.6%,在不同温度下的热处理过程中,C1W1R的Pickering乳液粒径随温度的变化最小。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检测结果显示,WP/CDPS可有效包埋白藜芦醇(resveratrol,RT)。WP/CDPS复合纳米颗粒稳定的Pickering乳液对RT的包埋率超过85%,均高于核桃蛋白乳液,贮藏35 d后的RT包埋率仍达到92.9%。由WP/CDPS稳定的Pickering乳液为功能性食品等相关行业中RT的稳态输送提供了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替代品。

关键词: 核桃蛋白 肉苁蓉多糖 白藜芦醇 Pickering乳液 稳定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TRAF2和SNED1基因敲低对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复制的影响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bovine viral diarrhea/mucosal disease,BVD/MD)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引起的接触性传染病,会导致持续性感染,感染犊牛(Bos taurus)会不断向外界排出病毒.本课题组前期使用RNA-蛋白质相互作用检测(RNA-protein interaction detection,RaPID)技术,筛选出了与BVDV互作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2(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associated factor 2,TRAF2)和Sushi、Nidogen和EGF样结构域1(Sushi,Nidogen and EGF like domains 1,SNED1)基因.为了确定TRAF2和SNED1基因对BVDV复制的影响,本研究利用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技术敲低牛肾细胞(madin-darby bovine kidney cells,MDBK)中TRAF2和SNED1基因,通过qPCR检测TRAF2和SNED1基因的敲低效率和BVDV感染TRAF2和SNED1敲低细胞的BVDV 5'UTR RNA水平变化;使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BVDV复制的中间产物双链RNA(double stranded RNA,dsRNA)的积累变化;通过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致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 effect,CPE),使用Karber法计算子代病毒滴度变化.结果表明,TRAF2和SNED1的mRNA水平显著性降低(P<0.05),表明成功构建了TRAF2以及SNED1敲低细胞(TRAF2 KD和SNED1 KD);BVDV感染对照组(NC)36 h开始出现明显的空斑、脱落、死亡等CPE现象,TRAF2 KD细胞和SNED1 KD细胞的CPE现象减弱;与对照组(NC)相比,在BVDV感染TRAF2 KD和SNED1 KD细胞后,BVDV 5'UTR RNA水平在24、36和48h显著下降(P<0.05);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BVDV复制的中间产物dsRNA形成和累积,在TRAF2 KD和SNED1 KD细胞中36和48h绿色荧光强度明显降低;BVDV感染TRAF2 KD和SNED1 KD细胞后48h子代病毒滴度极显著降低(P<0.01).以上结果表明,敲低TRAF2和SNED1会抑制BVDV复制,本研究为揭示BVDV致病机制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 小干扰RNA(siRNA)技术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2(TRAF2) Sushi、Nidogen和EGF样结构域1(SNED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孢蘑菇采后冷链流通过程品质劣变及活性氧代谢规律

中国食品学报 202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探究双孢蘑菇采后冷链流通过程中子实体品质劣变及其活性氧代谢的变化规律。本试验对双孢蘑菇子实体在采后预冷、冷链运输过程及模拟低温货架期的感官品质、主要生理指标及活性氧代谢情况进行动态测定,并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软件探究品质劣变与生理指标及活性氧代谢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冷链流通过程中,双孢蘑菇在预冷及冷链运输过程中品质变化不大,而在模拟超市低温货架期(12℃±1℃)贮藏期间出现品质逐渐劣变。在第3天出现呼吸高峰,之后其感官品质迅速下降,主要表现为萎蔫、褐变、开伞、质地软化等。同时,其生理指标也发生了显著变化,表现在可溶性固形物(SSC)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下降,相对电导率(RC)、总酚(TP)、丙二醛(MDA)、O2·-和H2O2的含量及活性氧(ROS)代谢相关酶活性呈动态上升的趋势。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得出:双孢蘑菇采后褐变与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总酚含量、丙二醛含量的变化存在显著相关性,且褐变受到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酚类物质含量变化的影响。其中褐变与多酚氧化酶的相关性最高(R2=0.95),失重率(WL)与丙二醛含量变化有很强的相关性(R2=0.90)。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ROS不断积累,而抗氧化酶系中虽然PPO酶活性呈上升趋势,而总抗氧化能力呈下降趋势,导致其贮藏品质劣变加速。根据这些规律可更准确预测双孢蘑菇货架期,并为采后冷链流通与货架销售期间品质监测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 双孢蘑菇 冷链流通 品质劣变 相关性分析 生理变化 活性氧代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