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524条记录
晚熟优质黄肉桃新品种美阳的选育

果树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美阳是以中晚熟白肉桃优株99-1-44(丰白×金童5号)为亲本,通过自交育成的晚熟黄肉桃新品种,2020年通过河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果实圆形,果顶凹,缝合线中,两半部对称,平均单果质量377 g,大果质量602 g。果皮底色黄,果面着红色,着色率20%~50%,茸毛少。果肉黄色,硬溶质,风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13.3%~16.2%。离核,鲜食品质佳。去皮硬度为13.7 kg·cm-2,采收持续期10 d以上,室温下可贮藏10~15 d。树势强健,树姿半开张。叶片椭圆披针形;花蔷薇型,有花粉,自花结实率和自然坐果率高。石家庄地区3月下旬萌芽,4月上旬盛花,9月中下旬果实成熟,果实发育期173 d左右,11月上旬完全落叶。美阳桃适宜在河北省中南部及相似气候地区栽培。

关键词: 新品种 美阳 晚熟 黄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度对真空浓缩梨汁品质的影响及其品质评价模型构建

食品工业科技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比较不同温度下真空浓缩梨汁的品质,构建浓缩梨汁品质评价方法.方法:以鲜榨雪花梨汁为材料,分别在 50、60、70、80℃下进行真空(真空度 0.005 MPa)浓缩,考察温度对浓缩梨汁的褐变度、pH、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Fe3+还原力、可溶性糖、有机酸以及挥发性成分的影响,构建品质评价模型.结果:温度升高会显著(P<0.05)降低浓缩梨汁pH、酒石酸和富马酸含量,升高褐变度、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Fe3+还原力、奎宁酸、苹果酸、柠檬酸.醇类物质在 50℃浓缩梨汁中含量最高,为 4.753 μg/mL;酯类物质在 70℃浓缩梨汁中含量最高,为 2.808 μg/mL;醛酮类物质在 70℃浓缩梨汁中含量最高,为 12.478 μg/mL.本研究得到了浓缩梨汁品质评价的模型,发现 70℃是真空浓缩梨汁的最适温度.结论:温度对浓缩梨汁品质有明显影响,品质评价模型能较好区分,可为浓缩梨汁品质控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真空加热浓缩 浓缩温度 浓缩梨汁 品质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为害北苍术根螨的种类鉴定与防治初探

中国植保导刊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明确河北省深泽县北苍术种植田根螨的种类、为害情况,以及使用苏云金杆菌对其的田间防效,开展了调查与试验,采用5点取样法调查根螨为害情况,利用mtCOⅠ和ITS2分子标记鉴定其种类,施用苏云金杆菌JQD117悬浮剂进行田间防治。结果表明:深泽县北苍术根螨mtCOⅠ和ITS2核苷酸序列与罗宾根螨mtCOⅠ和ITS2核苷酸序列的一致性分别达98%以上和99%以上,成螨形态特征也与罗宾根螨一致,由此确定北苍术根螨为罗宾根螨Rhizoglyphus robini Claparede。罗宾根螨严重为害调查田的北苍术,死苗率达12%。JQD117对北苍术根螨的防效为85.63%,表现出较好的生防应用潜力。

关键词: 北苍术 根螨 种类鉴定 分子标记 罗宾根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13份樱桃番茄分离单株抗病基因检测及品质鉴定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筛选多抗、优质樱桃番茄亲本资源,本研究采用PARMS检测技术对44个樱桃番茄品种,113份樱桃番茄分离单株进行17个抗性基因检测。结果表明:113份樱桃番茄分离单株中,含有叶霉病抗性基因Cf-5的材料最多,占80.6%;而含有枯萎病抗性基因I-3的材料占2.7%,资源较为稀缺。对单一材料含有的抗性个数汇总发现706-1含有13个抗性基因,637-7、649-8含有12个抗性基因。含6个以上抗性基因的材料共67份,多抗樱桃番茄材料较为丰富。根据抗性检测结果,筛选出25份纯抗樱桃番茄材料进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TSS)等的测定。其中643-2的TSS含量最高为8.91%,固酸比10.72,含有7个纯抗基因;647-5的TSS为7.65%,可溶性酸含量较高,含有7个纯抗基因,为本研究筛选的较好的优质多抗亲本资源;706-3、648-6、717-4的TSS较低,分别含有8、9、7个纯抗基因,可利用其较好的抗性进行多抗樱桃番茄的育种研究,本研究筛选的资源为多抗优质樱桃番茄的选育提供丰富的基础。

关键词: 樱桃番茄 抗病基因检测 PARMS 亲本资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晚熟梨新品种‘美香’

园艺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晚熟梨新品种‘美香’是由1991年在河北省魏县一株80年生的鸭梨树上偶然发现的枝变育成。果实卵圆形,果皮黄绿色,果面光滑,果点中大、稀疏;单果质量220g,果形指数1.1,果肉细腻松脆,果汁丰富,酸甜,石细胞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7%,香味浓郁,品质优。在河北邯郸地区9月中下旬成熟,盛果期产量60 000 kg·hm~(-2)。在河北省魏县、阜城、玉田等地及生态环境近似地域栽培。

关键词: 晚熟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硝酸镧浸种对盐胁迫下棉花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江西农业学报 2024

摘要:以棉花种子为试材,采用种子发芽箱培养法,探究了不同浓度(0、25、50、75、100 mg/L)硝酸镧溶液浸种对150 mmol/L氯化钠胁迫下棉花种子萌发的性状和幼苗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150 mmol/L氯化钠抑制棉花种子萌发,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含量升高;(2)50 mg/L硝酸镧浸种对盐胁迫下棉花种子萌发的促进效果最显著,其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胚根和胚芽长度以及生物量均显著增加;(3)硝酸镧浸种可增加盐胁迫下棉花幼苗抗氧化酶活性,随着硝酸镧浸种浓度的升高,POD、SOD和CAT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MDA含量先降低后升高且在硝酸镧浓度为50 mg/L时抗氧化酶活性最强;(4)盐胁迫下棉花幼苗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脯氨酸含量随着硝酸镧浓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硝酸镧浓度为50 mg/L时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最高。综上,硝酸镧浸种可提高棉花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耐盐性,浓度为50 mg/L的促进效果最显著。

关键词: 棉花 硝酸镧 盐胁迫 种子萌发 幼苗 生理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粱地方种质资源表型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为依托,采用遗传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2020-2021年在河北省内普查收集的136份高粱种质资源进行研究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河北省高粱地方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表型变异,15个表型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在0.0844~1.9926之间,变异系数在4.69%~68.00%之间,千粒重的遗传多样性最高,穗形的变异系数最大;株高与穗部性状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聚类分析将136份高粱种质资源分为3个类群,3个类群无明显地域聚类特点.第Ⅰ类群在穗部性状方面表现最好,可进行工艺用高粱资源选育;第Ⅱ类群株高较低,可筛选矮秆高粱资源进行种质创新;第Ⅲ类群在产量性状方面表现最好,可作为粒用高粱育种材料加以利用.主成分分析将表型性状简化为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60.182%,株高、穗部与籽粒性状是高粱表型变异的主要因素;136份高粱的综合得分范围在0.107~1.147之间,以综合得分排序,筛选出肃宁高粱、长穗高粱、笤帚高粱、落黍等排名前10的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种质资源.本研究从多方面、多角度对新征集的河北省高粱种质资源进行了分析及评价,以期为高粱优异种质资源的挖掘及种质创新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高粱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分析 综合评价 普查收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合成菌群促进作物健康:进展与展望

应用生态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作物健康直接影响作物产量及粮食安全.目前农业生产主要依赖化肥和农药等农用化学品提升作物健康水平,但长期过度使用会破坏农田生态环境,增加农产品安全风险,亟需创制高效且环境友好的绿色投入品.作为植物的第二基因组,根际微生物组与作物健康密切相关,明确核心功能微生物、微生物-微生物以及植物-微生物的相互关系是深入挖掘有益微生物潜力、保证和维持作物健康的核心内容.然而,由于自然环境的异质性和复杂性,激发土著微生物发挥功能仍存在一定限制.合成菌群是人为地将两种或多种具有不同分类和遗传特征及功能特性的微生物进行组合,因菌群兼具多样性及稳定性的优势,已被广泛地应用于人体健康、环境治理和工业生产等领域,在促进作物健康方面也具备巨大潜力.本文阐释了合成菌群的概念及研究现状,解析了菌群构建原则及方法,并从植物-微生物互作机制、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和提高抗胁迫能力等方面总结了合成菌群促进作物健康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以期为利用合成菌群提升作物健康水平提供指导.

关键词: 合成菌群 作物健康 微生物生态 合成生物学 生物肥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通平脂肝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肝组织炎症及TLR4/MyD88/NF-κB通路的影响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24

摘要:目的:基于TOLL样受体4(TLR4)介导的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因子-κB(NF-κB)通路探讨通平脂肝方对高脂饲料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 NAFLD)模型小鼠的肝脏保护作用及抑制炎症的相关机制。方法:选用C57BL/6J雄性小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模型、盐酸吡格列酮和通平脂肝方低、中、高剂量组,各10只。给药8 w后取材。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体质量、血脂、肝功能、IL-6、TNF-α及TLR4、MyD88、Ikkβ、NF-κB蛋白和TLR4、MyD88、Ikkβ的mRNA表达水平均上升(P<0.05),通平脂肝方中、高剂量组显著改善上述指标(P<0.05)。模型组肝细胞大量脂肪蓄积,气球样变性,细胞质受到球形脂滴占位性挤压以及炎症细胞浸润,各用药组肝组织病理形态得到改善,球形脂滴及炎性细胞浸润减少。结论:通平脂肝方可调节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小鼠的血脂水平,改善肝功能,减少肝脏脂质堆积,减轻脂肪肝及肝损伤,减轻炎症反应。其抗炎机制可能与其激活TLR4介导的MyD88/NF-κB信号通路,抑制脂质合成及炎症因子的表达有关。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炎症 通平脂肝方 TLR4 MyD88 Ikkβ NF-κB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森林昆虫学》课程思政立体化育人体系研究

现代农村科技 2024

摘要:森林昆虫学课程思政将专业课知识与思想政治理论相融合,从"点、线、面、体"四个维度出发,构建立体化育人体系.深入挖掘森林昆虫学中的思政元素,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相结合,通过强化教师角色定位、创新教学方法、整合多元化资源等,构建思政体系,最终达到育人目标.立体化育人体系,可以"精""准"地将森林昆虫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病虫害管理办法及防治措施等内容教授给学生,让学生打好扎实理论基础的同时,传授生态文明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深刻内涵,为学生今后从事病虫害方向的科学研究在思维上、道德上提供理论基础并培养其开拓创新能力,破除专业课的"孤岛"效应,实现课程思政立体化育人目标.

关键词: 森林昆虫学 课程思政 立体化 育人体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