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6864条记录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脂多糖诱导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炎性损伤和凋亡的干预作用

中国畜牧兽医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炎症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潜在的保护机制.[方法]利用LPS诱导BMECs构建细胞炎症模型.通过CCK-8检测细胞活力,筛选EGCG最佳浓度.将BMECs分为对照组、LPS处理组和EGCG+LPS共处理组,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中炎性因子、凋亡因子以及抗氧化相关基因mRNA表达水平;利用试剂盒检测BMECs的线粒体膜电位和活性氧(ROS)水平;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BMECs凋亡情况.[结果]使用LPS处理BMECs后,与0 h相比,各时间段细胞中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IL-8和IL-iβ基因mRNA表达量均极显著或显著升高(P<0.01;P<0.05),成功构建BMECs细胞炎性损伤模型.CCK-8检测细胞活力结果显示,EGCG最佳作用浓度为5 μmol/L.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LPS诱导的BMECs中JL-6、IL-8、丙二醛(MDA)、Bcl-2相关X蛋白(Bax)和半胱氨酸天门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基因mRNA表达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B细胞淋巴瘤蛋白-2(Bcl-2)基因mRNA表达量极显著降低(P<0.01);与LPS组相比,EGCG+LPS组细胞中IL-6、IL-8、IL-1β、MDA、Bax和Caspase-3基因mRNA表达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P<0.01),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Bcl-2基因mRNA表达量均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P<0.01).线粒体膜电位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LPS组BMECs红色荧光明显减弱,绿色荧光有所增强,而EGCG和LPS共孵育后则对BMECs红色荧光没有明显影响,绿色荧光相对减弱;ROS水平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LPS组细胞绿色荧光明显增强,而EGCG和LPS共孵育后,细胞绿色荧光有所减弱.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LPS处理后死亡细胞和凋亡细胞明显增多,细胞凋亡率极显著升高(P<0.01),而EGCG和LPS共孵育后凋亡细胞则明显减少,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EGCG可以通过抑制LPS诱导BMECs中ROS释放和缓解线粒体损伤等综合作用,缓解炎性反应并抑制细胞凋亡,研究结果为EGCG预防和治疗奶牛乳腺炎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 脂多糖(LPS) 炎性损伤 细胞凋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套肉羊"区域品牌建设思考与建议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24

摘要:巴彦淖尔市是传统畜牧业大市,肉羊产业作为巴彦淖尔现代畜牧业发展和巴彦淖尔国家农高区的主导产业,目前已培育了我国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肉羊品种——巴美肉羊,选育了国家重点品种——二狼山白绒山羊,现又一新品种——华蒙肉羊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形成了一套成熟的肉羊繁育和高效生产经营模式,是全国地级市中唯一能够四季均衡出栏的肉羊养殖与加工基地,被授予"中国羊都"称号.虽然肉羊产业发展迅速,但在品牌化建设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制约着肉羊产业的发展.本文主要综述了巴彦淖尔市肉羊产业品牌化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巴彦淖尔市肉羊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肉羊产业 品牌 问题 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谈"互联网+"技术在食品安全智慧监管中的应用

食品安全导刊 2024

摘要:近年来,随着食品行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监管模式已难以做到全面监管,而运用"互联网+"技术,有助于实现智慧监管,提升监管效能."互联网+"技术应用在食品安全监管中有诸多实用功能,但作为新兴事物,"互联网+"技术应用在食品安全监管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本文对于如何推广"互联网+"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中应用提出了相应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 互联网+技术 食品安全 智慧监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户选择农业生产性服务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河北农业科学 2024

摘要:农业生产性服务是缓解农业劳动力短缺和实现节本增效的有效途径。基于张家口市万全区的217份样本数据,构建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对农户选择农业生产性服务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文化程度在0.05水平上显著正向影响农户选择农业生产性服务行为,外出打工人数、是否有农业机械、亲友外包选择、是否参加合作社在0.01水平上显著正向影响农户选择农业生产性服务行为;性别、农业收入占比分别在0.1、0.01水平上显著负向影响农户选择农业生产服务行为。提出增加农机购置补贴、改进补贴发放程序、拓宽宣传渠道等对策。

关键词: 农业生产性服务 影响因素 Logistic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氮水平对沙质土壤油莎豆氮磷钾累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作物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探讨了沙质土壤条件下不同氮肥施用水平对油莎豆干物质及养分累积、分配和产量的影响,为沙质土壤条件下油莎豆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理论依据.以油莎豆品种"中油莎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试验,设不施氮(N0)、低氮(N1)、中氮(N2)、高氮(N3)4个施氮水平,分析不同氮肥施用水平对油莎豆干物质及养分累积、分配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生育期的推进油莎豆茎叶、根、块茎干物质累积量的变化趋势均呈上升趋势.在块茎形成期前油莎豆主要以地上部茎叶营养生长为主,块茎形成期后生长中心逐渐向地下部块茎转移,至收获期块茎干物质累积分配比例高达43.34%~51.00%.2年N2水平块茎干物质累积量及分配比例均高于其他水平,较其他施氮水平平均提高17.50%和4.00%.油莎豆对氮、钾需求量较大,磷较少.收获期油莎豆氮、磷、钾累积量表现为块茎>茎叶>根,块茎成为油莎豆氮磷钾最终的贮藏器官.N2水平下油莎豆氮、磷、钾累积吸收量在整个生育期内一直呈较高水平,特别是块茎在收获期的氮、磷、钾分配比例分别达到47.09%、65.82%和56.40%.N2水平下,油莎豆地上部生物量、地下部生物量、千粒重、块茎产量均高于其他水平,较其他施氮水平平均提高5.57%、7.40%、15.83%和18.12%.在沙质土壤栽培条件下,油莎豆氮施肥量以150 kg hm-2较为适宜.

关键词: 油莎豆 氮肥 养分累积分配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内生枯草芽胞杆菌WZ10对马铃薯枯萎病防效及功能测定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枯草芽胞杆菌WZ10的生物学功能及对马铃薯枯萎病的室内防治效果。本研究利用Salkowski’s比色法和分光光度法、室内盆栽试验对菌株WZ10促生能力进行测定;通过室内防病试验和生理生化测定分析菌株WZ10的防病效果;并利用透明圈法对其解磷、解钾能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枯草芽胞杆菌WZ10具有产IAA和解无机磷能力,并对马铃薯植株的生长有明显的促生作用,与对照植株相比,接种菌株WZ10后马铃薯植株的株高、根长和鲜重均显著增加,分别提高了14.34%、19.75%和77.07%,马铃薯植株的PPO、POD、SOD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升高。同时,菌株WZ10对马铃薯枯萎病的室内防治效果达80.65%,显著高于30%甲霜·噁霉灵水剂处理。菌株WZ10具有较强的促生能力,且对马铃薯枯萎病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该研究可为后续菌株WZ10功能开发和枯萎病病害防治奠定基础。

关键词: 枯草芽胞杆菌 马铃薯枯萎病 促生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炭化条件制备油茶果壳生物质炭的理化性质比较研究

土壤通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比较不同炭化条件制备的油茶果壳生物质炭的理化性质,为生物质炭的制取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不同炭化温度(T:400℃、500℃和600℃)、恒温时间(t:2 h、4 h和6 h)和升温速率(v:150℃h-1)条件下将油茶果壳制成了9种生物质炭,借鉴材料科学的方法,研究其热失重特征、形貌结构、表面官能团种类和有机组分含量等内容。【结果】随着炭化温度的升高,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组分相继分解,600℃以后进入热失重稳定阶段。400℃→600℃升温炭化过程中,油茶果壳生物质炭的氮气吸附-脱附等温线由IV型转为Ⅲ型;400℃时,中孔丰富,总孔容积0.00309~0.00351 cm g-1;500℃和600℃时,大孔丰富,平均总孔容积分别为0.00352 cm g-1和0.00390 cm g-1。随着炭化温度的升高和恒温时间的延长,C=O和C—O—C消失,—OH、—CH2、C=C、C=O、O—H和Si—O—Si的伸缩振动峰逐渐缩窄;同时由于C=O、—OH、C—O—C等基团的逐渐分解或重组导致油茶果壳生物质炭中H、O元素减少,C元素富集,H/C、O/C和(N+O)/C也明显降低。【结论】油茶果壳炭化过程是芳香性增强,亲水性和极性减弱的富C脱挥发分过程。炭化温度是影响油茶果壳生物质炭C、H、O、N元素含量、微观特征、氮气吸附-脱附等温线构型的主要因素,而恒温时间是影响油茶果壳生物质炭孔径分布的主要因素。其中,T400t4V150处理的微孔、中孔和大孔结构在体系中大量分布,尤其是中孔结构最为丰富且孔径分布范围更窄。

关键词: 油茶果壳生物质炭 热重分析 微观特征 孔隙结构 有机组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沙蒿醇提物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基于抑菌效果的谱效关系分析

饲料工业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旨在建立不同冷凝回流提取条件下黑沙蒿醇提物甲醇溶解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指纹图谱,对其药效指标和指纹图谱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以期进一步揭示黑沙蒿醇提物起抑菌效果的药效物质。通过冷凝回流提取获得黑沙蒿醇提物,使用HPLC建立黑沙蒿醇提物醇溶HPLC指纹图谱,共标记10个共有峰,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在0.979~1.000范围内,拥有良好的稳定性,并对得到的黑沙蒿醇提物进行体外抑菌试验,体外抑菌试验表现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结合指纹图谱及抑菌试验结果进行谱效关系分析,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起作用的共有峰。结果表明,抑菌效果最强的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65%,水浴温度95℃,料液比1∶9,水浴时间2 h,且各提取条件下提取的成分基本相似。10个共有峰全部与抑菌效果关联度大于0.6,且其中有4个峰与抑菌效果关联度大于0.8。黑沙蒿醇提物的抑菌效果是多成分协同作用的结果。通过指纹图谱与抑菌效果的相关性初步明确了黑沙蒿醇提物抑菌活性成分的有效峰,筛选出了黑沙蒿醇提物中发挥抑菌作用的有效峰群,为黑沙蒿醇提物的抑菌物质基础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黑沙蒿醇提物 HPLC 指纹图谱 体外抑菌试验 灰色关联度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科研副产品管理现状及优化探讨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24

摘要:农业科研副产品具有季节性、多样性、不耐储藏、产出数量不确定、养护难度大和地点分散不易管理等特点.科研院所一般通过制度建设进行审批和备案管理.由于层层审批,在实际操作中既会增加科研人员的负担又不适合科研副产品管理实际.本文对农业科研副产品管理现状进行概述,探讨将农业科研副产品管理模块嵌入OA系统,以期实现农业科研副产品处置流程线上办理、线下处置,提高效率,减轻科研人员负担.

关键词: 农业 科研副产品 管理 OA系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填装密度下添加乳酸菌和糖对小麦秸秆黄贮饲料发酵品质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24

摘要:[目的]探究在不同填装密度下添加乳酸菌和糖对小麦秸秆黄贮饲料发酵损失率、发酵品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方法]将小麦秸秆粉碎,调节水分含量至60%,混合均匀后随机分成2等份。取一份加入由活菌数为1×10~5CFU/g的植物乳杆菌(添加量为5 g/t)和白砂糖(添加量为10 kg/t)组成的混合添加剂并均匀喷洒3%的无菌水,按450、500、550 kg/m~3的密度进行填装调制黄贮饲料(添加剂处理组);另一份均匀喷洒3%的无菌水,按450、500、550 kg/m~3的密度进行填装调制黄贮饲料(对照组)。分别于发酵1、3、6、15、35、200 d测定2组不同填装密度黄贮饲料的发酵损失率;在发酵200 d开盖取样,测定发酵品质、微生物数量和微生物多样性。[结果]从黄贮3 d开始至200 d,2组黄贮饲料的发酵损失率均显著(P<0.05)增加;发酵35 d和200 d,添加剂处理组的发酵损失率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添加剂处理组的pH值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乳酸含量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氨态氮含量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酸碱缓冲能力值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添加剂处理组的乳酸菌数量和酵母菌数量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2组黄贮饲料中的主要菌属均为乳植杆菌属(Lactiplantibacillus)和迟缓乳杆菌属(Lentilactobacillus),相对丰度分别为22.12%~49.18%和1.45%~49.91%,这两个属在黄贮饲料中的总相对丰度大于34.25%。在450 kg/m~3填装密度下,添加剂处理组的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和肠杆菌属(Enterobacter)相对丰度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在500 kg/m~3填装密度下,添加剂处理组的迟缓乳杆菌属、明串珠菌属相对丰度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而肠杆菌属、泛菌属(Pantoea)、罗尔斯通氏菌属(Ralstonia)和魏斯氏菌属(Weissella)相对丰度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在550 kg/m~3填装密度下,添加剂处理组的迟缓乳杆菌属、肠杆菌属和明串珠菌属相对丰度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而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相对丰度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迟缓乳杆菌属的相对丰度与乳酸含量、乳酸/乙酸和酸碱缓冲能力值呈负相关(P>0.05),与乙酸含量呈正相关(P>0.05),与pH值呈显著(P<0.05)正相关,与氨态氮含量呈显著(P<0.01)正相关;肠球菌属(Enterococcus)、乳球菌属(Lactococcus)的相对丰度与乳酸含量呈显著(P<0.05)负相关,与乳酸/乙酸和酸碱缓冲能力值呈显著(P<0.01)负相关,与pH值呈显著(P<0.01)正相关。乳酸菌和酵母菌数量与pH值、氨态氮含量呈显著(P<0.01)正相关,与乳酸/乙酸呈显著(P<0.01)负相关。[结论]提高填装密度、使用添加剂可降低小麦秸秆黄贮饲料的发酵损失率,改善发酵品质。

关键词: 乳酸菌添加剂 填装密度 小麦秸秆黄贮 微生物群落结构 发酵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