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果桑品种桑椹花青素含量比较分析及干燥工艺研究
《蚕业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花青素是桑椹中的重要活性功能成分,但并不稳定,易受到温度、光照、pH等影响.本研究对生产上常见的8个果桑品种桑椹中的花青素含量进行比较,并分析了烘干温度、烘干时间对桑椹花青素含量的影响.结果发现,花青素含量在不同果桑品种间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以品种琼46和大10的花青素含量最高,花青素质量分数均大于55 mg/g;在短期贮藏过程中,桑椹质量不断降低而花青素含量不断提高;随着烘干温度升高、烘干时间延长,桑椹花青素含量降低差异极显著(P<0.01),因此桑椹烘干温度不应高于60℃,烘干时间不应超过24 h.研究结果将为果桑品种选择、桑果加工工艺优化等提供一定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靖州杨梅引种试验与表型聚类分析
《浙江农业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靖州的传统品种木洞光叶和木洞大叶杨梅为对照,比较引进的早佳、早荠蜜梅、晚荠蜜梅、黑晶、荸荠种、东魁6个品种的叶片形态、果实品质、成熟期等主要农艺性状,并对品种叶片和果实表型性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早佳与木洞光叶杨梅聚为一类,但早佳成熟期提早约7 d,表现出较好的早熟特性,具有极好的推广应用前景;荸荠种具有核小、可食率高等特点,在靖州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东魁果大、商品性佳,其株产和售价是当地传统品种的1.96~1.98倍和2.67~3.48倍,栽培经济效益显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粪炭对茶园土壤硝化过程及微生物酶活性的影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猪粪炭对茶园土壤的改良作用,通过35 d的好气密闭培养实验,研究猪粪炭施加对茶园土壤的硝化过程、温室气体N2O排放及土壤微生物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猪粪炭可以改善茶园土壤的酸性环境,显著提高土壤pH,使其更适宜茶树的生长;茶树是典型的喜铵厌硝植物,较高的硝铵比不利于茶树的生长,低、中量猪粪炭施加显著增加土壤pH,并未促进茶园土壤的硝化作用,且显著降低土壤N2O累积排放量高达41.2%~58.7%;高量猪粪炭施加显著增加茶园土壤净硝化速率,降低N2O累积排放量62.4%;猪粪炭施加显著提高土壤FDA水解酶、脲酶及脱氢酶活性.研究表明,适量猪粪炭的添加可以改善茶园土壤的酸碱环境和微生物活性,促进土壤的生物化学反应和土壤养分元素的循环,从而提高土壤养分的可利用性和土壤质量.
关键词: 猪粪炭 温室气体 硝化作用 氧化还原类酶 水解类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双粒基因tg1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分子植物育种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双粒基因tg1对稻米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浙粳22'的双粒突变体'浙粳22-tg1'为供体,将tg1基因导入大粒品种'SLG',比较了'浙粳22'、'浙粳22-tg1'、'SLG'和'SLG-tg1'在灌浆速率、稻米品质指标和淀粉颗粒形态上的不同,分析双粒基因tg1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发现新品系'SLG-tg1'灌浆速率高,在稻米品质包括外观品质、加工品质以及蒸煮食味和营养品质上都有显著改善.淀粉颗粒的电镜扫描观察表明,与'SLG'相比,'SLG-tg1'淀粉颗粒结构更加紧密,为优质米类型的多面体形.因此,本研究发现转育tg1基因可改善稻米品质,为选育优质水稻新品种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双粒基因tgl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分子植物育种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双粒基因tgl对稻米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浙粳22'的双粒突变体'浙粳22-tgl'为供体,将tgl基因导入大粒品种'SLG',比较了'浙粳22'、'浙粳22-tgl'、'SLG'和'SLG-tgl'在灌浆速率、稻米品质指标和淀粉颗粒形态上的不同,分析双粒基因tgl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发现新品系'SLG-tgl'灌浆速率高,在稻米品质包括外观品质、加工品质以及蒸煮食味和营养品质上都有显著改善.淀粉颗粒的电镜扫描观察表明,与'SLG'相比,'SLG-tgl'淀粉颗粒结构更加紧密,为优质米类型的多面体形.因此,本研究发现转育tgl基因可改善稻米品质,为选育优质水稻新品种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热风干燥温度对冰菜干燥动力学、多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中国食品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冷冻干燥为对照,分析不同热风干燥温度(40,60,80,100,120℃)对冰菜干燥动力学、色度、水分活度、多酚含量以及抗氧化能力(DPPH、FRAP)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热风干燥条件下,干燥温度越高,干燥时间越短.冰菜热风干燥的最优模型为SLogistic1模型,各温度下的决定系数R2均在0.970以上.随着热风干燥温度的升高,冰菜中的总酚、总黄酮及抗氧化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在80℃左右最高,其中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FRAP铁离子抗氧化能力分别为24.3 mg TE/g dw和105.0 mg TE/g dw.进一步分析冰菜多酚含量,发现80℃时冰菜中的原儿茶酸、香豆酸、绿原酸、阿魏酸、咖啡酸含量也显著高于其它温度处理组.此外,80℃热风干燥的冰菜色泽与冷冻干燥最为接近.80℃是冰菜热风干燥的最佳温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陶瓷膜预处理猪场沼液的工艺参数及效果研究
《农业工程学报 》 2020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沼液中悬浮物含量高、重金属残留等问题,该研究采用陶瓷膜进行预处理,开展膜过滤工艺参数优化和污染物去除效果的试验.首先证明7种不同孔径陶瓷膜中10~50 nm超滤陶瓷膜通量较高,再选择20 nm膜进行后续沼液温度、膜面流速和浓缩倍数等因素对陶瓷膜通量影响的研究.结果显示:20 nm陶瓷膜通量随温度升高呈指数型增长;较适宜的膜面流速为3.0 m/s,对应的膜通量可达175 L/(m2·h);经济性较高的变频器运行频率范围为40~45 Hz;20 nm陶瓷膜的极限浓缩倍数大于10倍,优于100 nm膜.20 nm陶瓷膜可完全去除沼液中浊度,同时较好的保留溶解性有机质和氮磷钾等无机营养,并对沼液中多种重金属具有良好的阻控效果,综合考虑其生产工艺和使用成本,20 nm陶瓷膜有广阔的实际应用前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田环境中农药残留比例型荧光传感系统研究
《农业机械学报 》 2020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监测农业环境中有机磷农药的残留,从种养源头管控农产品安全,基于锆离子和1,2,4,5-四(4-羧苯基)苯(H4TCPB)合成了蓝色荧光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 Zr-TCPB,并与红色荧光量子点QDs组装成双荧光QDs@MOFs复合物,基于Zr-TCPB对有机磷农药特异性荧光淬灭效应,构建比例型荧光化学传感器系统,实现了有机磷农药的快速、灵敏、可视化检测.甲基对硫磷与对硫磷的检测限(LOD)分别为1.9 μg/L和4.9 μg/L,线性检测范围为0.005 ~2 mg/L.研究表明,该荧光分析法能有效用于农业环境水样中甲基对硫磷及对硫磷的现场快速测定,甲基对硫磷回收率为93.23% ~ 116.46%,平均相对标准偏差(RSD)为5.29%,对硫磷回收率为92.52%~107.83%,平均RSD为5.74%.该方法在环境样品农药残留快速监测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农田环境 农药残留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荧光分析 传感器 快速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氨氮降解微生物的筛选和初步应用
《浙江农业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创制高效的粪污氨氮降解菌剂,特从猪粪中分离高效的氨氮降解微生物.通过感官法初筛,并结合氨氮降解率为指标进行复筛,最终获得高效氨氮降解菌株-Z2、AOZ和Y.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菌株Z2为弯曲芽孢杆菌(Bacillus flexus),菌株AOZ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Y为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试验结果显示,菌株Z2和Y组成的复配菌剂对氨氮的降解效果最优,氨氮降解率高达53.19%,表明该复合菌剂可以应用于粪污除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蛋黄卵磷脂微胶囊贮藏稳定性研究
《中国食品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复合壁材组分配比对蛋黄卵磷脂微胶囊贮藏稳定性的影响,以确定壁材组分的最佳配比.方法:以蛋黄卵磷脂为芯材,麦芽糊精和阿拉伯胶(质量比1∶3,1∶1,3∶1)为壁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蛋黄卵磷脂微胶囊.研究不同配比壁材条件下制备的蛋黄卵磷脂微胶囊的理化性质及微观形态的差异.通过加速氧化试验,分析蛋黄卵磷脂微胶囊的包埋率、色差(L~*,a~*,b~*)及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蛋黄卵磷脂微胶囊的溶解度、流动性和表面形态均良好,壁材中麦芽糊精和阿拉伯胶的质量比为1∶3和3∶1时,包埋率较高,分别为66.40%和66.52%.随着壁材中麦芽糊精比例的增加,微胶囊的包埋率、色泽更加稳定,且蛋黄卵磷脂的氧化程度降低.结论:复合壁材中麦芽糊精和阿拉伯胶的质量比为3∶1时,蛋黄卵磷脂微胶囊的贮藏稳定性较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