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袋栽香菇发菌期培养基成分的变化
《食用菌 》 1988
摘要:香菇在发菌培养阶段,菌丝体分泌的胞外酶对培养基质进行分解,致使基质产生一系列化学变化,造成袋栽香菇培养基质的上、下部在外观和手感上的差异。为了探讨其成分的变化,我们取菌丝完全发到底的菌袋,将其分成5段,对每段的主要成分进行了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样品制备菌种为香菇8001菌株。培养基配方为木屑78%,米糠20%、蔗糖1%,石膏1%,含水量50%,pH 自然。聚丙烯塑料袋长15厘米,划线均


HL型超吸水剂的改土效应
《上海农业学报 》 1988
摘要:超吸水剂在国外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农林业和医疗卫生。近年来,我国也有不少同类产品问世,但在农业上应用较少。本文通过室内模拟等试验,说明HL型超吸水剂不仅可以提高土壤保水保肥性能,还能改善土壤结构,可以作为土壤改良剂。用于蔬菜育苗,对提高秧苗的素质具有良好的影响。但是要达到生产上普遍应用,还须不断降低它的价格,并加强使用方法等研究。


血多素与红土预防仔猪缺铁性贫血症试验报告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 1988
摘要:哺乳仔猪的缺铁性贫血症是常见的仔猪疾病.由于仔猪每天需要铁质约7毫克,母乳中只能供给一半,如在出生后一周内不补给铁质,又不能接触土壤,在三周龄左右,仔猪出现贫血症状.贫血的仔猪易并发传染病,特别是大肠杆菌病,孤菌性下痢及链球菌性心


冬虫夏草液体深层培养试验
《食用菌 》 1988
摘要: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隶属子囊菌纲,肉座菌目,麦角菌科,虫草属,药用部位为菌核和子座。据报道,国内有30多个单位的科学工作者在进行冬虫夏草的人工培养及采用其无性阶段的发酵物代替野生冬虫夏草的研究,并已取得了较理想的结果。本文采用我所从云南德庆人工分离的虫草纯菌


锗元素在香菇上的应用研究初报
《食用菌 》 1988
摘要:锗元素属稀有元素,它既具金属性质,又具非金属性质,所以有人称它为准金属元素。据报道,它有净化血液和富集氧之功能,对癌细胞有放射增敏作用,对红细胞有辐射保护作用。因此,它对肺癌、胃癌、肝癌和白血病等血管丰富部位的癌症是有特殊疗效。此外,对高血压也具独特的疗效,而且不会引起低血压和头痛等副作用,同时还有止痛消炎,抗关节炎等活性。对锗元素的研究,日本七十年代就进行了人工合成含锗化合物,目前已有多种方式


应用荧光抗体技术检测猪细小病毒抗原
《上海农业学报 》 1988
摘要:为了诊断猪细小病毒(PPV)引起的母猪繁殖障碍,我们利用提纯的病毒作抗原免疫兔生产高免血清,然后提取IgG与FITC结合制备了荧光抗体(FA)。用这种FA检测PPV感染的ST细胞培养物和人工感染母猪子宫内胎儿的组织切片,可检出特异性核内荧光。用已知PPV阳性血清做阻断试验进一步证明了反应的特异性。检测PPV感染的细胞培养物中的病毒抗原时,FA的敏感性比HA大100倍,检出时间也短得多。在自然发生母猪繁殖障碍的5个猪场送检的9份病料中,有4个场的6份病料检出了PPV抗原。


保菇粉和萎线清防治蘑菇虫害初探
《食用菌 》 1988
摘要:螨、线虫及菌蚊等害虫,对蘑菇的产量和品质有很大影响。近几年,随着蘑菇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栽培品种的更替,这些虫害的发生日趋严重,为害损失令人瞩目。据国内外报道及我们近三年来对40多个菇房的调查结果表明,培养料两次发酵温度不够、菌种和菇料的早期污染及覆盖土未经消毒自然带虫,是上述虫害的主要侵染源。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经几年的摸索初步找出:用复配农药保菇粉处理菇料和用萎线清处理覆盖土相结合的办法,取得了良好的防


大麦抗黄花叶病毒病(Ba-YMV)研究的进展
《大麦科学 》 1988
摘要:大麦抗 Ba-YMV 的研究已从形态学的描述及栽培措施的控制转到了生理生化的分析,超微结构及免疫学的研究,更多的是遗传机制的研究和抗性品种的培育。随着组织培养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展,抗 Ba-YMV 的遗传育种工作将会有可喜的突破。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结果对大麦抗 Ba-YMV 研究进展作了简要的评述。


复微石膏蘑菇培养料的研究
《食用菌 》 1988
摘要:培养料是蘑菇高产的物质基础。改良培养料配方,研究培养料添加肥料,一直是栽培业中关注的课题。1984~1987年,我们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复微石膏(全称微量元素磷石膏)的配方及对蘑菇的增产作用,目前已在上海和江苏部分地区推广应用。现报道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