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鸢乌贼酶解产物的抗氧化稳定性与功能特性
《南方水产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鸢乌贼(Symplectoteuthis oualaniensis)胴体为原料,采用木瓜蛋白酶进行酶解,比较了酶解液中不同分子量组分的抗氧化特性,探讨了温度、p H和光照对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以及其功能特性(包括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吸水性、持水性和吸油性等)。结果表明,鸢乌贼酶解产物具有一定的耐热性,在酸性偏中性的环境中能较好地保持其抗氧化活性,日光照射会降低其抗氧化能力。此外,酶解产物还具有较强的乳化性、起泡性、吸水吸油能力等功能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企鹅珍珠贝GLUT1基因全长cDNA克隆及其对葡萄糖的表达响应
《南方水产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s)是能量代谢的关键因子,为了探索GLUT1(glucose transporter type1)在企鹅珍珠贝(Pteria penguin)中的功能,开展了企鹅珍珠贝GLUT1基因的克隆与功能研究。利用RACE技术克隆出企鹅珍珠贝GLUT1基因,并命名为Pp GLUT1。该基因c DNA全长为2 068 bp,编码522个氨基酸,有2个跨膜螺旋区,N端和C端都在胞质侧,分子量为57.226 4 k D,理论等电点为5.17。不同组织荧光定量结果表明,在肠和外套膜中表达量最高,闭壳肌中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其他组织。0.5 g·m L-1的高质量浓度葡萄糖注射实验表明,在注射后30 min内,肠Pp GLUT1表达量升高,在30 min之后表达量逐渐降低,注射后第2小时表达量最低。不同浓度葡萄糖注射实验表明,当葡萄糖质量浓度为0.1~0.4 g·m L-1时,Pp GLUT1表达量逐渐上升;质量浓度为0.4g·m L-1时,Pp GLUT1表达量最高;大于0.4 g·m L-1之后,表达量逐渐降低。上述结果表明,企鹅珍珠贝Pp GLUT1主要在肠和外套膜表达,并对葡萄糖注射有表达响应,可能在上述组织的葡萄糖转运过程中发挥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明对虾caspase2基因克隆及其在抗白斑综合征病毒中的表达分析
《水产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RACE技术克隆获得中国明对虾caspase2基因cDNA序列全长,并对该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明对虾caspase2基因全长为1517 bp,开放阅读框长924 bp,5'非编码区长78 bp,3'非编码区长515 bp,命名为FcCasp2。推测该基因编码307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34.21 ku,理论等电点为7.62。同源性和系统进化分析发现,FcCasp2基因与凡纳滨对虾caspase2和斑节对虾caspase的相似性分别为88%和80%,与其他节肢动物caspase家族基因聚为一类。荧光定量RT-PCR结果显示,FcCasp2基因在肝胰腺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在肌肉中表达量最低。WSSV感染后该基因在中国明对虾肌肉、肝胰腺和鳃丝中的表达量有不同的时空表达趋势,表明FcCasp2基因可能参与中国明对虾生物胁迫的应答反应。
关键词: 中国明对虾 caspase2基因 基因克隆 组织表达 WSSV感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海中北部海域秋季浮游细菌和病毒丰度及其影响因子
《南方水产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于南海中北部海域设置20个采样站位,分别采集各站位5 m、25 m、75 m、150 m和200 m水层海水样品。应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分析了浮游细菌和病毒的生态分布特征,并对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调查海区浮游细菌和病毒丰度分别为(1.19~151.65)×104个·m L-1和(1.37~326.70)×105个·m L-1。5 m和200 m层浮游细菌的平均丰度分别为(54.03±30.87)×104个·m L-1和(4.94±4.15)×104个·m L-1,浮游病毒丰度则分别为(121.95±89.73)×105个·m L-1和(9.98±6.54)×105个·m L-1,随水深的增加两者丰度基本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5 m层和25 m层浮游细菌和病毒丰度均表现为北部区域大于南部区域的分布趋势。不同水层浮游细菌和病毒分布的影响因子存在一定差异。5 m层浮游细菌和病毒与磷酸盐显著正相关(P<0.05),说明南海中北部海域表层水存在磷限制。75 m层浮游细菌与硝酸盐、硅酸盐和总有机氮显著正相关,而浮游病毒的分布则同时受到硝酸盐、硅酸盐、总有机氮和磷酸盐的影响,说明该区域浮游细菌和病毒受到上行控制效应的影响。水深达到200 m时浮游细菌和病毒的主要限制因子是水温而不是营养盐。浮游细菌和病毒丰度之间在各个水层均极显著正相关(P<0.01),说明浮游细菌作为浮游病毒的寄主,对浮游病毒的丰度产生较大的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和长江散鳞镜鲤群体的种质差异分析
《水产学杂志 》 2016
摘要:本文检测分析黑龙江和长江地区散鳞镜鲤Cyprinus carpio群体的主要生物学特征、生长性能、生化遗传特性。结果表明:长江群体后代鳞被分离较大;全长/体长、体长/体高、体长/体厚、体长/头长、体长/头高、头长/头高、尾柄长/尾柄高等可量性状差异显著。黑龙江群体较长江群体在1龄鱼阶段具有生长优势,2龄鱼生长无明显差异。2个群体1龄和2龄鱼的成活率无明显差异。测量不同酶在不同组织中的活性,结果发现长江散鳞镜鲤与黑龙江散鳞镜鲤在酯酶和乙醇脱氢酶的谱带活性具有一定的差异,淀粉酶、超氧化歧化酶、苹果酸脱氢酶及其他酶的带型和活性差异不明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铜合金网衣在海水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海洋渔业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铜合金网衣在渔业工程领域特别是网箱和围栏网海水养殖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铜合金网衣具有"0"生物附着、高效低碳、健康环保等特点。本文结合国内外在海洋、环境和金属材料等领域对铜合金研究已取得的成果,探讨了铜合金网衣在海洋中的抗污、耐腐蚀机理;通过介绍几种铜合金网衣类型,描述了两种结构类型的铜合金网衣网箱的制作方法以及在网箱养殖应用中常见的问题,并分析了其结构、力学特性和抗风浪能力等作业性能的关系,对铜合金网衣网箱在渔业上的应用情况及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以期为铜合金网衣网箱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金乌贼胚胎发育阶段主要生化成分的变化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采用生化方法对金乌贼胚胎发育过程中的粗蛋白、粗脂肪、灰分、氨基酸、脂肪酸、常量及微量元素等主要生化成分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水分总体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而粗蛋白、粗脂肪、灰分和总糖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粗蛋白、粗脂肪和总糖的利用率分别为66.20%、66.67%和36.08%,总能消耗为0.91kJ/g,其中粗蛋白供能为0.79kJ/g,为能量的主要来源;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半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含量总体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利用率分别为18.48%、19.08%、16.77%和18.24%。饱和脂肪酸含量总体变化不大,利用率为7.86%,主要是由于C14:0和C16:0下降所致;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利用率为33.02%,主要是由于C20:1(n-7)下降所致;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总体呈上升的变化趋势,含量上升9.35%,主要由于EPA和DHA含量上升所致。矿物质中P和Cu元素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余元素含量变化不大,其中Fe和Se利用率较高,分别为45.16%和33.33%,但Ca和Cu的含量在出膜期却明显上升,上升比例分别为68.3%和24.19%。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处理水产养殖污水潜流湿地中的厌氧氨氧化菌群特征
《环境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厌氧氨氧化(anaerobic ammonium oxidation,ANAMMOX)是潜流湿地净化污水的重要功能,目前关于潜流湿地厌氧氨氧化特征还不清楚.为了解处理水产养殖污水潜流湿地中的厌氧氨氧化特点,采用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以及多样性分析等方法,对处理水产养殖污水潜流湿地中ANAMMOX菌的结构、多样性和丰度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处理水产养殖污水潜流湿地中存在Candidatus brocadia和Candidatus kuenenia这2类已知的ANAMMOX菌和3类未知的ANAMMOX菌,其优势种群为Candidatus brocadia;在不同季节中,秋季潜流湿地中ANAMMOX菌的多样性最高(H',1.21),春季最低(H',0.64);在养殖周期内,潜流湿地中ANAMMOX菌的丰度(以鲜重计,下同)在8.0×104~9.4×106copies·g-1之间,总细菌丰度在7.3×109~9.1×1010copies·g-1之间;在潜流湿地不同层面以及不同季节中,ANAMMOX菌的丰度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总细菌丰度则差异不明显,ANAMMOX菌的丰度在不同层面上的差异没有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性.根据潜流湿地中ANAMMOX菌的分布特征,改变养殖污水布水方式和调整湿地结构可以提高潜流湿地的反硝化效果.该研究为进一步优化潜流湿地结构,提高净化养殖污水效率提供了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