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346条记录
在BLUP中亲属多次记录利用研究

遗传学报 1986 SCI

摘要:一般的最优线性无偏预测(BLUP)法由于微机功能不足或出于成本的考虑,常常只能利用一次记录,而且仅仅用于种公畜的选择,多次记录所提供的大量遗传信息白白地丢失,无疑是一重大损失。本文推导了利用多次记录预测公、母畜育种值的简化BLUP法,其特点是省去了母体效应方程,从而大大简化了矩阵,使整个运算在微机甚至类似夏普PC-1500袖珍机上就可迅速完成,其准确度无疑要高于一次记录法。本法不仅适用于羊、猪业,对于世代间距长、后裔数目少的奶牛育种同样有应用价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灭幼脲Ⅲ号防治甜菜夜盗虫研究

中国甜菜 1986

摘要:甘兰夜盗虫是吉林省甜菜的主要害虫之一。历年来各甜菜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该虫在吉林省每年发生两代,以第二代危害为重。被害严重的地块,叶片全被吃光,甚致将根头啃成孔洞。据1982年在白城地区调查,平均降低含糖2.31度。过去,生产上多用六六六、DDT、甲胺磷等农药防治,对控制该虫的发生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由于有机氯农药已停止生产,有机磷农药多属剧毒,对人畜很不安全。为此,我们在新农药筛选的基础上,根据国内外资料信息,开展了对应用灭幼脲Ⅲ号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螟白僵菌147号和9号菌株防治玉米螟田间试验

生物防治通报 1986

摘要:1984年,利用玉米螟白僵菌菌株147号(法国菌株)和9号(中国菌株)制成颗粒剂,在吉林省白城进行防治玉米螟的田间试验。施用一次,使用孢子量6×10~(13)/公顷,对防治1~2两代玉米螟的效果,依次降低虫量为96.62—95.2%和84.28~75.55%,提高田间僵虫率依次为72.77~83.6%和29.21~50.70%。147号菌株防治第一代王米螟效果高于9号菌株,可能是残效期较短,不适应异地气候条件之故。两个菌株混合使用增效不明显。

关键词: 亚洲玉米螟 白僵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态环境对大豆籽粒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中国油料 1986

摘要:大豆油的质量主要由所含脂肪酸的种类和数量所决定。大豆油中含有大量亚油酸、维生素E和酶等对延年益寿有效的成份。但是,大豆油中也含有一定数量的亚麻酸,因为其性质不稳定,很容易氧化使油脂变质,不耐贮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苏打碱化盐土不同植被类型的根层土壤盐碱化程度的研究——吉林省大安县草原盐碱土调查报告

吉林农业科学 1986

摘要:苏打碱化盐土在松辽平原分布广,面积大,仅吉林省西部有盐渍土草原139万公顷,其中部分酸化盐土失去利用价值,是目前发展畜牧业主要障碍。为筛选耐盐抗碱品优的野生牧草品种、建立人工草场,恢复和改良苏打碱化盐土草原植被,我们对大安县苏打碱化盐土地进行了调查。本文就植被群落中四个主要优势种九个类型的分布特点、土壤盐碱含量状况、两个野生牧草品种——星星草、野大麦正常生长的耐盐抗碱能力等进行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梁品种资源和杂交种氨基酸的组分和含量的分析

吉林农业科学 1986

摘要:改善高梁子实氨基酸的组分与含量,是改进高粱品质,提高其营养价值的关键问题。试经采用日本日立牌838—50型氨基酸分析仪,测定了ll份高粱品种资源和杂交种的氨基酸组分与含量。结果表明:品种间、杂交种与亲本间,氨基酸含量差异很大,而且共同含有6类14种氨基酸;赖氨酸含量最低,但它却反映蛋白质结构的优劣,是影响高粱子实品质的主要氨基酸之一。分析的试材中,原8—31的赖氨酸含量,比吉林省现有推广杂交种中品质最好的吉杂26号高7.7%。所以,通过选用高赖氨酸的资源作亲本,改进高粱的品质,是大有潜力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磷化肥D—饱和最优回归设计田间试验结果的分析

土壤肥料 1986

摘要:D-饱和最优回归设计是1980年全国化肥试验网试行方案之一,吉林省布设了氮磷化肥多点田间试验,本文仅对一个点的试验材料进行初步的分析,以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白山的小浆果资源

作物品种资源 1986

摘要:小浆果,以其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适于果品加工、栽培容易、抗寒性较强而著称于世。在西欧,十七世纪初就成为人们喜食的果品,种类、品种很多。我国在二十世纪初,经俄国人引种至哈尔滨帽儿山一带栽培。但绝大部分不能适应我国北方严寒地区的气候条件,只有很小面积的埋土防寒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夏大豆在东北春大豆育种中的利用研究 Ⅰ.亲本产量及其配合力的比较

大豆科学 1986

摘要:采用东北春大豆品种与三个山东夏大豆、三个山西春大豆品种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三个夏大豆及三个山西春大豆品种在吉林省公主岭条件下的生育期相近。评价了这12个杂交组合的F_1、F_2及F_3代的产量及其对亲本平均值的优势。 试验结果表明,春×春与春×夏大豆杂交组合的亲本产量差异小于后代产量的差异,夏大豆组合较春大豆组合的籽粒产量及其配合力大。不同地理来源的品种配合力有更大的差异,而且这种差异给后代表现以较大的影响。不同夏大豆品种虽然也有较大的配合力差异,但这种差异对后代群体产量影响较小。 根据上述结果,以不同地理来源的品种与本地品种杂交时,首先确定具有高产后代群体的某一地理来源的材料作为方向,再从中选择最高产的品种作杂交进行选育高产品种,可能是有效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林省举行昆虫学术报告会

植物保护 1986

摘要:1985年11月28至12月5日,在公主岭省农科院宾馆召开了吉林省昆虫学术报告会。会议由吉林省植保学会昆虫专业委员会和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共同主持,人员来自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和吉林省、地、市、县、乡的会员代表,44个单位95人。学术报告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