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6365条记录
波纹唇鱼消化道的形态学和组织学

热带海洋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形态解剖、组织切片和光镜观察技术对波纹唇鱼Cheilinus undulatus消化道的形态学和组织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波纹唇鱼消化道分为口咽腔、食道、胃和肠。口咽腔较大,颌齿和咽骨齿均发达,具有多种类型齿;食道粗而短;鳃耙仅有3对半,较长、粗且稀少;"I"型胃,盲囊部不明显;无幽门盲囊;肠管粗短,可分为前肠、后肠和直肠三部分,肠道系数约为3.05。从食道后部开始整个消化道管腔有密集的绒毛,消化道管壁的组织结构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肉层和浆膜层构成。消化道上皮为单层柱状细胞,其间分布有较多杯状细胞,杯状细胞有明显的开口。黏膜下层为疏松结缔组织。肌肉层致密,内层为环肌外层为纵肌,二者间分布有神经丛。浆膜层极薄,覆盖于整个消化道的外层。这些特征使波纹唇鱼具有典型的肉食性鱼类的特征和习性,便于咬破和磨碎食物坚硬的外壳,使食物在消化道中停留的时间较短、能够快速通过消化道,在肠道中迅速消化吸收,然后排出体外。

关键词: 波纹唇鱼 消化道 形态学 组织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菱鲆引进亲鱼与国内累代繁养亲鱼群体的形态特征比较

渔业科学进展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使用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分析和比较了法国、西班牙、丹麦3个引进亲鱼群体和国内莱州、海阳、日照3个累代繁养大菱鲆亲鱼群体的形态特征。单因子方差分析表明,法国与日照群体形态具有较大差异,日照群体同海阳群体形态趋同,丹麦群体具高体型特征。主成分分析的第一、二、三主成分贡献率分别为47.07%、28.10%、15.45%,三者累积贡献率为90.62%;6个群体整体上形态差异显著,但不存在无交集的隔离。聚类分析表明,莱州群体与海阳群体形态最为接近,二者与法国群体聚为一类;日照耐高温群体与西班牙群体聚为一类。这两类聚为一大类。丹麦群体与另外5个群体形态差异最大。引进群体的形态学多样性总体高于国内累代繁养群体。

关键词: 大菱鲆 亲鱼 群体 形态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印度洋大眼金枪鱼和黄鳍金枪鱼渔场水温垂直结构的季节变化

海洋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印度洋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esus)和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主要作业渔场温跃层上界温度、深度和垂直温差时空变化特征,采用2007~2010年Argo温度剖面浮标资料,计算了印度洋大眼金枪鱼、黄鳍金枪鱼主要作业渔场次表层温度和温跃层特征参数。研究认为,温跃层上界深度、温度和10~200 m温差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5~9月在15°~25°S纬向区域存在一块季节性较深的温跃层上界深度区域;在20°S以南海域,12月至次年4月份温跃层上界深度非常浅;在15°S至赤道纬向区域,尤其是在西部,常年存在一块温跃层较浅的区域。总体而言,温跃层上界深度较深的地方温度相对较低,在2~5月期间,在阿拉伯海东南和孟加拉湾西南形成一块大面积的暖水区;7~9月期间,在15°~25°S,纬向区域因温跃层上界深度较深,从表层至温跃层上界深度温度变化相对较大,温跃层上界温度显著较低。在20°S以南,温跃层上界温度常年都很低。10°S经线方向将水下10~200 m垂直温度分成南北两部分,10°S以南部及以北部海区的垂直温差分别大于和小于10℃。分析结果初步揭示了金枪鱼主要作业渔场温跃层上界温度、深度和垂直温差分布特征,为金枪鱼实际生产作业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esus) 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 印度洋 渔场 温跃层 垂直温差 季节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凝胶渗透色谱净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产品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提出了水产品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方法。样品经环己烷-乙酸乙酯(1+1)混合溶剂提取,提取液经凝胶渗透色谱净化除去基质的干扰,所得洗脱液用环己烷-乙酸乙酯(1+1)混合溶剂定容至1.0mL,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以鲤鱼样品为基体,用标准加入法做回收及精密度试验,33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回收率在75.2%~120%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1.11%~13.7%之间。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法 凝胶渗透色谱,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水产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椒江口海域浮游植物与富营养化的关系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2010年椒江口海域3个季节的海洋调查资料,运用定量、定性方法,探讨该海域浮游植物、富营养化和赤潮之间的关系.自该海域共鉴定浮游植物81种,赤潮种35种,由于受椒江径流、浙江沿岸流、台湾暖流和上升流共同影响,浮游植物种类数、平面分布及优势种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最主要的赤潮优势种是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curvisetus)、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具槽直链藻(Melosira sulcata)和琼氏圆筛藻(Coscinodiscusjonesianus);调查期间海域富营养化指标E值大于1,富营养化程度较为严重,但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较为稳定,多样性指数较高,并未发生赤潮.

关键词: 浮游植物 富营养化 赤潮 旋链角毛藻 优势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池塘三维植被网生态坡水质净化调控系统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养殖池塘三维植被网护坡技术及其水质净化调控效果,试验用三维植被网、布水管和水生植物等构建池塘生态坡净化调控系统。研究发现,池塘三维植被网生态坡净化调控系统具有潜流湿地和表流湿地双重特点,空隙率为4%~9%,构建坡度应低于1:2.5,水流速度应高于0.13m/s。在池塘水体日循环量10%情况下,三维植被网生态坡可使池塘水体中氨氮、亚硝态氮、硝态氮、总氮和总磷的浓度下降46%、65%、49.2%、64.4%和39%,使养殖水体中叶绿素a浓度下降8.8%;生态坡对水体中总氮、总磷、COD的净化效率分别为0.27、0.015和0.94g/h.m2。与对照池相比,试验期间,三维植被网生态护坡池塘水体中的绿藻种类比对照池塘增加了10.7%,蓝藻种类减少了2.5%,藻类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增加了38%。同时,试验池塘水体中的藻类密度下降了23%,其中蓝藻密度下降48.4%,隐藻、裸藻密度分别增加了24%和34%,藻类优势种群结构组成更有利于养殖需要。研究表明池塘三维植被网生态坡系统具有保护池埂和净化调控水质效果,是一种"经济、生态、减排"的护坡技术。

关键词: 养殖 生态系统 水质 净化调控 三维植被网 池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投喂3种不同饲料的中华鳖品质比较分析及评价

广东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投喂3种不同饲料(A组:90%配合饲料+10%食品添加剂;B组:配合饲料;C组:新鲜鱼组)的中华鳖的肌肉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A组与B、C组相比,在粗蛋白、粗灰分和水分指标方面差异不显著,但脂肪含量降低,属于低脂产品,有利于提高中华鳖的质量品质。A、C组氨基酸含量很丰富,组成相对比较平衡,含量基本相同,而B组中华鳖肌肉的必需氨基酸含量欠缺。在脂肪酸含量组成上,A、C组总饱和脂肪酸(ΣSFA)、总单不饱和脂肪酸(ΣMUFA)和总多不饱和脂肪酸(ΣPUFA)含量差异不大,说明投喂90%配合饲料+10%食品添加剂饲料饲养的中华鳖与投喂新鲜鱼饲养的中华鳖在氨基酸组成方面效果相当。

关键词: 中华鳖 营养成分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DDT、苯并[a]芘暴露对阿部鲻虾虎鱼P糖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

生态环境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阿部鲻虾虎鱼(Mugilogobius abei)P糖蛋白(P-gp)mRNA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利用该检测方法探讨不同时间、不同浓度DDT和苯并[a]芘(BaP)暴露对阿部鲻虾虎鱼P-gp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该检测方法能在低质量浓度污染物(0.01 mg·L-1DDT、0.005 mg·L-1BaP)暴露下检测到P-gp基因表达量的显著变化(P<0.05)。P-gp基因在正常阿部鲻虾虎鱼肌肉、肝脏、心脏、肠、脑组织中均有表达,在鳃、脾组织中没有检测到表达,DDT和BaP能诱导肝脏和脑中P-gp基因表达量升高。2种污染物暴露5 h均可诱导肝脏表达量的显著变化,随着暴露时间延长,表达量均升高,24 h达到较高表达量。低质量浓度DDT和BaP均能诱导肝脏P-gp基因表达,并呈现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而高质量浓度均抑制P-gp的表达。DDT和BaP可影响阿部鲻虾虎鱼肝脏P-gp基因表达,其变化可作为生物标志物,来评价化学污染物对水生动物的生物学效应。

关键词: DDT 苯并[a]芘 阿部鲻虾虎鱼 P糖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东南沿海弹涂鱼科常见鱼类的遗传多样性和DNA条形码

生态学杂志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中国东南沿海海岸线经济开发、海水污染等对该区域生物遗传多样性的潜在影响,本文使用COI基因作为DNA条形码,对从中国东南沿海广东汕头、福建东山、福建云霄、福建泉州、福建霞浦、上海崇明6个地点采集的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弹涂鱼(Periophthalmus modestus)和青弹涂鱼(Scartelaos histophorus)进行种间和种内的遗传学分析。遗传多样性分析显示,青弹涂鱼的核苷酸多样性(0.0018)在3个种中最低;青弹涂鱼广东汕头种群的核苷酸多样性(0.0018)比福建云霄种群低;大弹涂鱼的上海崇明种群核苷酸多样性(0.0021)低于其他5个地理种群。物种水平分析表明,3个物种间分化明显,种间与种内遗传距离有明显差异;不同种的单倍型在系统发育树上聚成3个高度支持的独立分支。种群水平分析显示,大弹涂鱼的6个不同地理种群之间有共享单倍型,地理种群间与地理种群内的遗传距离重叠;各地理种群之间的基因流较频繁(Nm>4);青弹涂鱼的分析情况与大弹涂鱼基本一致。大弹涂鱼和青弹涂鱼的单倍型在系统发育树上均呈现多系或并系分布格局,并未按地理位置分成不同的单系群。本研究表明,应及时加强3种鱼类及其野生种群遗传多样性的保护,且COI基因对种一级的识别明确可靠,而在地理种群水平的识别则比较困难,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关键词: COI基因 湿地保护 物种鉴定 遗传多样性 地理种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产品中多环芳烃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随着水环境污染的加剧,水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文中从提取、净化和测定3个方面回顾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报道的水产品中多环芳烃的分析方法,重点介绍了索氏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加速溶剂提取法、基质固相分散萃取法、超临界流体提取法等样品前处理方法和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仪器测定方法,并对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和局限性进行了比较,以便研究者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和发展。最后,对水产品中多环芳烃分析方法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水产品 多环芳烃 前处理 测定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