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0504条记录
夏季不同环境控制方法对层叠式笼养肉鸭舍内环境的影响

中国家禽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与优化夏季高温高湿条件下层叠笼养肉鸭舍环境控制方法,试验选取设施结构与养殖工艺完全相同的两栋鸭舍,根据温度变化将对照舍设置为3段式通风管理,试验舍采用5段式通风管理,研究不同环控策略对舍内温度、湿度、风速与CO2质量浓度的影响。结果显示:测试期间,试验舍与对照舍内平均温度范围分别为23.5~28.9℃、25.5~30.9℃,试验舍内平均温度波动低于对照舍,最大温差达到4.3℃;对照舍12∶00~24∶00时平均温度明显高于试验舍,而平均相对湿度却低于试验舍。两栋舍内温度沿纵向通风呈上升趋势,同时相对湿度呈下降趋势。12∶00~24∶00期间,试验舍于横向、纵向与垂直方向上各区域温度均显著低于对照舍(P<0.05),同时00∶00~24∶00相对湿度均显著高于对照舍(P<0.05)。00∶00~12∶00时,两栋舍前端、对照舍上与中层温湿指数(THI)为76.23~77.71,其余区域THI为78.06~79.26;12∶00~24∶00期间,试验舍除底层THI为80.46,其余区域THI为74.26~76.77,而对照舍所有区域THI为79.29~80.52,属于中度应激。试验舍与对照舍风速分别为0.99~1.25 m/s、0.45~1.20 m/s,且CO2质量浓度分别为1 198~1 396 mg/m3、1 154~1 570 mg/m3,试验舍内风速与CO2质量浓度波动均小于对照舍。与对照舍相比,试验舍肉鸭成活率显著提高(P<0.05)。研究结果提示夏季层叠笼养肉鸭舍采用5段式通风管理,可有效改善舍内环境质量、缓解肉鸭热应激程度。

关键词: 肉鸭 层叠笼养 环境控制方法 温度 湿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KASP标记的厚皮甜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指纹图谱构建

江苏农业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通过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KASP)标记对厚皮甜瓜核心种质资源进行多态性分析,以期筛选厚皮甜瓜种质资源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标记,应用于厚皮甜瓜种质资源及品种的纯度鉴定和指纹图谱构建。从公布的297份甜瓜重测序数据中挑选95份厚皮甜瓜重测序数据进行SNP标记开发,对课题组的20份核心厚皮甜瓜种质资源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显示,共计开发50个SNP标记,分布在甜瓜12条染色体中。50个SNP标记中,有23个SNP标记能够将本研究中的19份核心厚皮甜瓜种质资源进行分型,其中Marker33、Marker38、Marker23、Marker36、Marker47、Marker42 6个标记能够完全区分19份甜瓜种质资源,本研究结果可以为后期厚皮甜瓜种质资源和品种纯度鉴定提供有利的支撑。

关键词: 厚皮甜瓜 单核苷酸多态性 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 遗传多样性 指纹图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抗病大豆新品种泗豆195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作物研究 2024

摘要:泗豆195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科所以泗豆08-02为母本,以泗豆08-306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2018—2019年参加江苏省淮北夏大豆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为3 206.13 kg/hm2,较对照徐豆13号增产5.79%。2020年参加江苏省淮北夏大豆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3 195.15 kg/hm2,较对照徐豆13号增产6.10%。2018—2019年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泗豆195的平均蛋白质含量为43.3%,脂肪含量为20.1%。2年大豆花叶病毒病抗性鉴定结果为抗致病强毒株系SC3和SC7。泗豆195百粒质量26.5 g,为大粒品种,外观商品性较好,适宜在江苏省淮北地区种植。

关键词: 大豆 育种 栽培 泗豆19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Bt毒素表达应用及其残留风险与免疫检测研究进展

江苏农业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Bt毒素是苏云金芽孢杆菌产生的一类生物大分子蛋白质,对多种常见的农林害虫甚至卫生媒介蚊虫都有特异性毒杀活性,是具备重大经济价值和生态环境效益的绿色抗虫材料。然而,随着Bt毒素制剂和转基因抗虫作物长期应用,致使靶标害虫抗药性进化加快,并对非靶标生物的交互毒性等潜在风险加大,因此对其残留监测成了农业食品和环境安全风险评估的重要内容。本研究梳理了Bt毒素传统的依托微生物表达体系的制剂和植物表达体系的转基因抗虫作物应用及其对靶标害虫抗药性和非靶标生物交互毒性潜在风险的研究现状,概述了针对Bt毒素残留分析的免疫检测研究进展;并结合本研究团队近年来依托热门的噬菌体展示抗体库技术,在Bt毒素特异性基因工程抗体创制以及Bt毒素抗虫模拟物靶向设计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探讨了基于Bt毒素的新型安全杀虫蛋白质创新研发与应用策略及其毒素蛋白质残留检测技术创新等未来潜在发展动向和可行捷径,为进一步围绕Bt毒素的相关研究提供有价值的文献资料和新的思路。

关键词: Bt毒素 杀虫蛋白质 蛋白质表达 转基因作物 农药残留 免疫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豆花色苷-豌豆淀粉复合物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粮食与油脂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湿热法制备黑豆花色苷-豌豆淀粉复合物。以结合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复合物的制备工艺,并对其进行抗氧化活性和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制备条件为糊化时间25 min、糊化温度70℃、黑豆花色苷与豌豆淀粉质量比8∶10、pH 3。在此条件下,黑豆花色苷与豌豆淀粉的结合率为75.61%。与花色苷单体相比,黑豆花色苷-豌豆淀粉复合物的抗氧化活性显著提高,其对DPPH·、ABTS+·、·OH的清除率分别为83.06%、62.26%、60.68%。体外消化模拟试验结果显示,黑豆花色苷-豌豆淀粉复合物中花色苷含量在模拟消化过程中有一定程度降解。消化结束后,复合物中花色苷保留率为25.89%,高于花色苷单体(18.33%),且对3种自由基的清除率均高于花色苷单体。试验证明黑豆花色苷-豌豆淀粉复合物能够提高花色苷的稳定性,降低花色苷的降解速率。

关键词: 黑豆花色苷 豌豆淀粉 抗氧化活性 体外消化模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核心KASP标记的江苏粳稻品种DNA指纹图谱构建

江苏农业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建立江苏粳稻品种DNA指纹图谱数据库,本研究利用水稻10K液相芯片对314份来源广泛的水稻种质资源进行SNP基因分型,筛选出一系列高多态性的SNP位点并开发出122个KASP标记。利用122个KASP标记对38份江苏粳稻品种进行检测,以多态性信息量(PIC)>0.3,最小等位基因频率(MAF)>0.2,检出率>0.9为筛选标准,筛选出56个具有高效鉴别效率的核心KASP标记。遗传距离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基于56个核心KASP标记的江苏粳稻品种的遗传距离与基于122个高多态性KASP标记的的江苏粳稻品种的遗传距离相关系数为89.1%,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表明56个核心标记可以有效代替122个高多态性标记进行品种鉴定。进一步利用56个核心KASP标记对102份江苏粳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并构建了102份品种的DNA指纹图谱和分子身份证二维码,本研究结果为江苏地区粳稻品种鉴定、选育和种质资源高效利用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水稻 KASP标记 DNA指纹图谱 品种鉴定 遗传多样性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浮萍人工培养和调控及其在稻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CSCD

摘要:文章介绍了浮萍的生理生态特点、发生分布规律以及自然状态下的繁殖方式;基于这些特征特性,进一步归纳了关于浮萍实验室内的制备和培养塘等规模化养殖方法的最新研究和探索,系统梳理了影响浮萍生长的环境因素,重点阐述了浮萍在稻田水体中对氨氮转化和利用的作用.在农业生态领域,还需进一步开展关于稻田浮萍时空变化规律及其与水稻间互作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在降低因伴生浮萍过快生长造成的水稻产量下降风险的同时,充分发挥浮萍在稻田生态系统中的平衡效应,提升稻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 浮萍 分布规律 繁殖培养 稻田生态系统 水稻 互作效应 生理生态特性 规模化养殖 环境因素 氨氮转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高产糯稻新品种南粳糯3号的选育与特征特性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24

摘要:南粳糯3号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利用抗病高产粳稻新品系JD7007与优质高产糯稻大华香糯杂交配组,利用常规育种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育成的早熟晚粳糯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株高适中、抗倒性好、穗型较大、丰产性稳产性好、品质优、熟相好等优点。在2021—2022年江苏省水稻区域试验中南粳糯3号平均产量704.2 kg/667 m2,稻米品质达NY/T 593—2021《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1级,中感稻瘟病、条纹叶枯病和白叶枯病。2024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审稻20240088),适宜在江苏省沿江及苏南地区种植。

关键词: 优质 高产 南粳糯3号 选育 特征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农家科技 2024

摘要:随着生态环境的变迁与农业生产模式的转型,棉花种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使得对棉花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的深入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盐城作为重要的棉花种植大市,其在棉花种植技术的应用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当地种植户应加强学习,立足棉花的生长实际采取科学高产种植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措施,以便可以进一步提高棉花种植产量与效率.本文就棉花种植及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为当地棉花种植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的技术参考依据.

关键词: 棉花 种植技术 病虫害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药剂及防治次数对中抗品种赤霉病的田间防效

农业装备技术 2024

摘要:为明确中抗赤霉病品种在赤霉病偏重流行时的用药选择,开展了不同药剂及防治次数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赤霉病偏重及以上流行年份,必须立足 2 次防治,即在扬花初期施药 1 次,间隔 5~7 d再施药 1 次;建议扬花期第 1 次防治选择氟唑菌酰羟胺等药剂,第 2 次防治选择丙硫菌唑、叶菌唑、氰烯菌酯等药剂,不同作用机制药剂轮换使用.若灌浆期遇到连续阴雨天气,合理选择药剂,开展应急防治可抑制病情快速扩展.

关键词: 氟唑菌酰羟胺 防治次数 灌浆期 赤霉病 田间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