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6233条记录
《江苏农业学报》1985~2008年百期引文统计与分析

江苏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文献计量学和数理统计方法,对1985~2008年<江苏农业学报>所载百期科技论文进行分类统计,获得引文量、被引文量、被引频次分布、基金论文被引分布、被引论文作者及单位分布等指标,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江苏农业学报>被引文量与影响因子自创刊以来呈上升趋势,近年来其上升幅度特别显著;该刊发文被引率为62.49%;基金论文被引频次占总被引频次的66.86%;被引期刊为568种,其中65种被引期刊的被引频次占期刊类被引频次的84.17%;总发文量的78.0%来自于15个科研单位,其被引频次占总被引频次的88.3%;高被引频次论文作者大多来自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江苏农业学报》 引文 被引频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钵育苗不同苗龄移栽的棉苗生长发育特点

江苏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微钵育苗不同苗龄移栽期试验,研究不同苗龄棉苗移栽后成活率及生长发育特点。结果表明,微钵育苗15 d、20 d和25 d苗龄处理的移栽成活率均在97.1%以上,苗龄30 d处理移栽成活率下降。微钵育苗20 d苗龄处理棉苗干重积累适宜,移栽后14 d地上、地下部生长转化快;25 d苗龄处理棉苗与20d苗龄处理相比,根系干重增长缓慢,移栽后14 d地上部叶与茎干重均为负增长;苗龄短(15 d)棉苗干重积累少,但移栽后生长转化也很快,苗龄长(30 d)棉苗干重积累多但移栽后生长转化慢,可见25 d苗龄是棉苗移栽后生长转化变慢的转折期。20d和25 d苗龄处理棉苗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协调,最终产量水平高;15 d苗龄处理移栽后在持续高温条件下营养过旺,造成生殖生长迟且弱,苗龄30 d处理产量也低于20 d和25 d苗龄处理。可见,微钵育苗适龄移栽是提高移栽成活和获得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

关键词: 微钵育苗 苗龄 成活率 生长发育 产量形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抗黄瓜花叶病毒同源序列的克隆与分析

江苏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已知抗病基因的核苷酸结合位点(NBS)保守结构域设计简并引物,以高抗黄瓜花叶病毒的辣椒Yv2007001为试材,获得10条抗病基因同源序列(RGA)。经序列分析,这些RGAs皆具有开放阅读框和NBS保守结构域(P-loop、Kinase-2、Kinase-3a、RNBS-C和GLPL),属于nonTIR-NBS-LRR类抗病基因同源序列。其中RGA46与番茄花叶病毒抗性基因Tm-22的氨基酸同源性为78%,可能与辣椒抗黄瓜花叶病毒(CMV)相关。其它序列与已知抗病基因Prf、RPP13、I2C-1、Mi-1.2、L6、M氨基酸相似性为21%~70%。所得RGA序列的Ka/Ks值为0.0110~0.3051,均显著小于1,表明"纯化选择"在辣椒NBS区域进化中起主要作用。

关键词: 辣椒 黄瓜花叶病毒 抗病基因同源序列 核苷酸结合位点-富含亮氨酸重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Damas1869李组培苗移栽技术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Damas1869李组培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基质、不同生根状况、环境条件对组培苗生根移栽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殖苗在低浓度激素条件下连续继代2次,株高大于4 cm的生根苗,移栽到草炭土∶珍珠岩∶蛭石=1∶1∶1(体积比)的基质中,移栽后温度控制在25℃和前期相对湿度在90%以上时,最高移栽成活率可达90%。

关键词: 试管苗 移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CACNA1S基因内含子37的克隆及多态性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不同物种间保守性及相似性的特点,跨内含子设计引物,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对猪CAC-NA1S内含子37进行克隆;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金华与皮特兰杂交F2代猪(JPF2)和苏钟猪CACNA1S基因内含子37的单核苷酸突变点(SNP),并结合JPF2猪生产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克隆得到猪CACNA1S基因内含子37完整DNA序列(235bp);(2)在猪CACNA1S基因内含子37中检测到6个SNP;(3)相关分析显示,位点1S-76对体长存在显著性影响(0.01

关键词: CACNA1S基因 克隆测序 PCR-SSCP 相关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六合竹镇基地循环农业的实践与思考

江苏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和运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现代农业生产,创新发展模式,转变增长方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本研究在阐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在南京市六合区竹镇镇建设循环农业示范基地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案,并结合工作实践探讨循环农业示范基地的具体实施方案与措施。

关键词: 循环农业 现代农业 示范基地 设计方案 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采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玉米赤霉醇的单链抗体

免疫学杂志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从噬菌体单链抗体库中筛选玉米赤霉醇(ZER)的阳性克隆。方法人工抗原ZER-BSA作为包被原,采用负筛选,经过连续3轮固相"亲和-洗脱-富集"筛选,富集了噬菌体抗体库中阳性克隆的比例,同时采用Trypsin和ZER竞争洗脱2种洗脱方法。ELISA鉴定阳性克隆,运用SDS-PAGE方法对大肠杆菌分泌蛋白进行了时间条件的摸索。结果随着淘洗轮数的增加,特异性噬菌体抗体得到了高度富集,从6个96孔板的克隆中筛选到10株阳性克隆(阳性大于阴性3倍视为阳性克隆),将菌株转换成功的5株测序发现有4株不同的阳性克隆,对一株进行了原核系统的表达,SDS-PAGE确定了目的条带的存在,相对分子质量为Mr28000。结论为在天然噬菌体抗体库中制备玉米赤霉醇的抗体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噬菌体抗体库 单链抗体 玉米赤霉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生态因子的冬小麦产量遥感估测研究

麦类作物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提高冬小麦遥感估产的精确性与适用性,在河南省的孟州市和沁阳市利用GPS定位布设田间试验,利用P-6卫星数据进行了冬小麦遥感估产研究。通过对遥感植被指数和冬小麦长势与产量GPS定位数据的综合分析,基于遥感影像信息获取的瞬时性和准确性,结合小麦灌浆期生态条件对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利用开花期遥感影像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灌浆期生态因子(气温、日照、氮素营养、土壤水分)建立了冬小麦产量遥感估测模型,并检验了该模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较为一致,利用开花期遥感影像NDVI和灌浆期生态数据估测冬小麦产量的RMSE值为369.27 kg.ha-1,相对误差为6.45%。模型估测性能好,且具有一定的解释性。

关键词: 冬小麦 生态条件 遥感 产量预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硝化还原假单胞菌SPQ03 PnSoxRS调控子的克隆和功能初步分析

江苏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对百草枯具有高度抗性的硝化还原假单胞菌(Pseudomonas nitroreducens)菌株SPQ03中分离了PnSoxR和PnSoxS调控子。ScanProsite程序分析结果表明,SoxR氨基端含有一个MerR家族特有的DNA结合域,羧基端含有4个半胱氨酸残基,是MerR家族成员之一;SoxS是AraC家族成员,含有2个典型的AraC-HTH保守域;PnSoxR所编码的氨基酸与大肠杆菌SoxR的一致性为98%,而与同属的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SoxR的一致性仅为56%,PnSoxR与大肠杆菌SoxS的一致性为100%,铜绿假单胞菌中没有发现SoxR基因存在。将PnSoxR和PnSoxS分别转化E.coliBL21,发现PnSoxS能赋予BL21百草枯(Paraquat)抗性。

关键词: 硝化还原假单胞菌 SoxRS 调控子 百草枯 氧化胁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内病猪中猪链球菌2型分离株溶血素基因的PCR检测及序列分析

江苏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探明猪链球菌2型(SS2)国内病猪分离株的溶血素基因(sly)的分布情况及其序列为目的。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29株不同年代、不同地区SS2国内分离株的sly,并将其中的5株(SS2-1、HA9801、HA0507、JR0507和ZY05719)sly进行克隆及序列分析。结果显示:29株菌都有sly,其中5株菌的sly的ORF的碱基数目都为1 494 bp、编码497个氨基酸,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9.7%~100.0%,所推导的蛋白质序列的同源性为99.8%~100.0%,其中SS2-1、HA9801、HA0507、JR0507与国外参考株P1/7的序列完全一致。表明中国猪链球菌2型病猪分离株普遍具有sly,且基因序列极为保守。

关键词: 猪链球菌2型 溶血素基因 检测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